程建軍,馬永勝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礦產勘查院,甘肅 蘭州 730020)
礦產勘查工作是指在完善了解資源信息的基礎上獲取相關數據,而后對資源進行科學利用。在實施礦產勘查工作時,工作人員不僅要了解某一區域的礦物準確位置,還要完善了解所在地區的化學構成、礦產數量等,以此為后續應用提供有效依據。同時受新時代發展的影響,市場中涌現出大量優質礦產勘查技術,以DGSS軟件為例,其也被稱作數字地質調查系統,是一種貫穿整個地質礦產資源調查過程的軟件。下面對礦產勘查中DGSS軟件的應用進行研究與分析。
在礦產勘查工作中運用DGSS軟件,不僅降低了當前高新技術應用的門檻,還優化了實踐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并在保障數據精確度的同時,提出了多種成果展現和服務的形式。相信隨著這一軟件的逐漸優化,其勢必可以成為國內地質調查領域的主流軟件和工具。軟件主要分為四大子系統:其一,數字地質填圖系統,也叫作RGMap。其中包含了遙感、地理等多源地學數據,且具備化石、分層及地質表述等數據采集的功能;其二,探礦工程數據編錄系統,也叫作PEData。其中包含了野外數據采集、鉆孔探礦工程、現場自動構成探槽等功能;其三,數字地質調查信息綜合平臺,也叫作DGSInfo。其作為野外地質工作中實測地質剖面圖的重要依據,有助于準確測量、實時整理、快速錄入剖面原始數據,避免低效、繁瑣、不利于對比、易出錯等現象;其四,資源儲量估算與礦體三維建模信息系統,也叫作REInfo。這一軟件的提出,展現出了充分的功能,且可以成為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及其他固體礦產勘查項目資源儲量估算的軟件工具[1]。
了解以往工作情況可知,礦產勘查工作任務是發現并明確工業礦床,因此在工作階段要引用坑探、地質填圖等方式進行取樣研究,以此明確礦石的具體質量,而后引用工業指標要求的礦體計算相應的儲量,同時還要了解礦床開采、礦石選等地質條件,這樣有助于為礦床技術經濟評價奠定基礎,進而提出完善的地質勘探報告。這項工作符合國家建設需求的地質工作,因此直接影響了未來國家經濟發展水平。
對礦產地質勘查工作而言,其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其一,預查。這項工作是指在了解所在區域礦產資源遠景、綜合分析區內資料等內容的基礎上,明確礦化潛力較大的區域,并收集與之相關的普查信息,以此為區域經濟發展建設提供依據;其二,普查。在對礦化潛能較大的區域提出取樣、勘探及評價等工作后,要針對有價值地段標記出繼續詳查的范圍,以此為區域經濟發展建設工作奠定基礎;其三,詳查。在引用多種方法對詳查區域實施系統化工作后,結合預可行性分析,明確其是否具備工業化價值,并標記實踐勘探的位置,以此為后續設計工作方案奠定基礎;其四,勘探。這項工作要求工作人員對已經明確工業價值的礦區、標記勘探區等地,通過整合多種勘查方法實施相應的可行性分析,此時不僅能了解礦床地質具備的特點,還能研究礦體展現出的礦石質量、礦體形狀等信息,進而確定礦體開采技術條件,條件支持的情況下可以試試半工業試驗,以此為礦山建設提供有效信息。
整合實踐工作案例分析可知,礦產勘查中遇到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一,我國在發展中,沒有明確企業在商業性礦山地質勘查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導致大部分企業或領導者逐漸忽視了礦產勘探工作的重要性,這也為實踐工作的推廣埋下了安全隱患,進而降低了我國社會經濟投資范圍和國家投資效益;其二,與礦山地質勘查工作有關利益主體的體系構建不健全,會影響我國礦產業的發展速度。因為我國針對勘查工作提出的法律規定并不完善,且沒有隨著時代變遷而優化,導致整體工作有具備不穩定性、不透明性等劣勢,嚴重的還會威脅投資行為,阻礙礦產勘探市場的發展;其三,優質人才數量過少。地質勘探技術的陳舊致使實踐工作出現資金落后、找礦效果低等現象,同時受與地質勘查有關的技能培訓工作不多、企業已有專業人才繼續引用傳統工作技術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新時代發展提出的各項優質技術沒有得到全面推廣,這樣不僅會制約地質勘查工作的實施,還會降低企業地質勘查工作團隊的綜合水平[2]。
傳統意義上的礦產勘查工作大都引用野簿、手圖等紙介質,結合手工方式記錄野外地質現象和宏觀特征,相應的室內資料整理和研究工作也會以手工為主,這樣不僅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實踐工作效率,而且還不便于資料儲存。而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隨著科學技術理念的持續優化,DGSS軟件逐漸成為礦產勘查工作應用的重點,大部分企業都在應用和推廣中收獲了大量效益。如下圖1所示,其展現了DGSS軟件在整個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全過程中的貫穿情況。

圖1 DGSS軟件在整個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全過程中的貫穿
數據采集與構建數據系統都是礦產勘查工作的前提條件,更是工作量最大的任務,其包含的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一,收集與礦區有關的基本信息數據,如測量點、礦權拐點坐標等都是收集重點。了解實踐案例可知,一般工作人員會在Access管理軟件下引用數據導入、截面輸入等方式進行操作,這些數據通常數據量非常少,因此可以選擇截面輸入的方法進行收集。其二,收集與正在施工有關的信息數據,如與勘查技術相關的數據。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員要在實施前及時編錄各類地質信息數據。雖然DGSS軟件可以引用掌上電腦實施現場的數據收集,但受設備條件的影響,依舊需要引用傳統整理方式進行操作,而后在桌面錄入系統中收集。在DGSS軟件的輔助下,工作人員通過引用數字地質填圖系統,整合計算機軟硬件對野外數據實施收集、處理及研究等一體化工作,不僅可以保障采集信息數據的完善性和準確性,而且有助于減輕工作人員面對的壓力。
在礦產勘查工作中引用DGSS軟件,可以讓數據達到無縫聯接。因為在勘查工作實施之前,工作人員已經做好了數據準備工作,所以可以直接整合有關軟件進行剖面制作。了解實踐工作情況可知,DGSS可以在了解工業指標的基礎上,自主進行單工程圈礦,亦或是交互圈礦。同時,最終結果可以從鉆孔投影到研究中自動構成,以此展現出“數字化”礦產勘查工作的獨特優勢。工作人員在計算地質塊段法儲量的過程中,要結合水平投影、縱投影等圖片進行研究。傳統意義上的地質制圖要讓礦體在剖面圖的位置投影到縱投影、水平投影圖片中,而當前推廣的DGSS軟件可以直接進行投影。一般情況下,在滿足實踐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工作人員能在DGSS軟件投影中快速分開塊段,明確面積大小,而后在輸入相關數據信息的基礎上直接計算塊段的儲量,進而獲取對應的報表統計。由此可知,DGSS軟件的應用可以直接達到“數字化”礦產勘查工作目標要求,換句話說從地質數據入手,合理引用收集信息進行圖表研究,不但可以預防出現重復工作,而且有助于提升實踐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員的壓力。
礦體三維可視化在礦產勘查工作中的應用,有助于工作人員了解包含地面、地下在內的整體礦山工程。在構建三維礦體模型后,礦山工作人員能直接而完善的觀察實踐工作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而結合后續工作要求提出對應的生產方案。工作人員在引用DGSS軟件實施實體礦體建模工作時,可以在了解剖面礦體截面狀態下進行操作,這樣有助于更好分析深層礦體的狀態和劃分規律。
對礦產勘查工作而言,在推廣數字地質調查信息綜合平臺時,最重要就是構建所需數據庫,具體步驟如下所示:其一,在構建數據數據庫后,工作人員要結合PRB工程菜單下的具體操作,對數據庫實施革新;其二,在啟動數據庫后,要在模擬下整合現實材料,再自主進行空間數據庫圖層的整合工作,但要注意的是,具備標注的數字要提前處理,這樣可以提高數據運行的科學性;其三,在編輯菜單時,工作人員要在了解數據庫各類數據重要性的基礎上,讓地質體實體時代、子類型標識屬性等轉變為所屬地質體對應的時代及子類型標識。在這項工作中,會出現一定量的填圖單元,這就需要工作人員進行對應操作;其四,在編寫執行數據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數據被賦予的屬性,將子類型標識屬性和地質界線轉變為與其相符的內容。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會出現多種類型的接線,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完成有關操作;其五,在編輯處理圖幅中的要素、文件等內容時,工作人員所選方法要在了解綜合要素、基本要素等內容的基礎上,選擇圖幅所編輯的文件內容,在實踐操作中直接交給系統進行操作,進而完成編輯工作;其六,在建設空間數據時,打開綜合要素和基本要素的菜單,再打開上述編輯內容,而后在圖幅相應位置設立點面線等信息,再一次打開文件,完成圖形的點擊,并調出錄入界面,以此輸入相應屬性;其七,在處理內圖框要素時,要保障其與綜合要素類一致;其八,在空間數據庫菜單下,在落實工作時,要為所有要素提供相對的ID,以此完成標識操作;其九,在空間數據庫菜單中,工作人員輸入相關數據,并在打開界面時優化設計的屬性。
綜上所述,對礦產勘查工作而言,數字地質調查系統(DGSS)軟件的提出和應用,不但突破了傳統工作理念的制約,提升了數據收集工作的有效性和完善性,而且調動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更有效緩解了他們的工作壓力,因此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礦產勘查工作人員要在實踐應用中深層探索,以此更為熟練的應用DGSS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