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媛+范小東+林莉娜+喻淑琴+鄧幼清
摘 要:目的 了解城市居民對于入戶調查腦卒中的意愿,探求深入調查腦卒中高危人群的有效途徑。方法 設計調查問卷,培訓醫務人員,對醫院內100名就診人員和社區內100名居民隨機進行調查。結果 200份問卷中有5名拒絕調查,參與調查的195名中,有36名愿意入戶,占18.46%;大部分居民對入戶調查是拒絕的,拒絕理由不一。結論 入戶調查是一種有效的獲取全面資料的調查,但入戶調查面臨困境,政府支持、居委會的配合、有效的溝通很重要。
關鍵詞:腦卒中篩查;入戶調查;意愿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1.046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1-0121-02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Household Investigation Stroke Screening Project
LIU Xing-yuan,FAN Xiao-dong,LIN Li-na,YU Shu-qin,DENG You-qing
(First Hospital of Nancha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8,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urban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investigate stroke at home 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high-risk stroke population.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nd medical staff were trained to conduct a random survey of 100 hospital staff and 100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Results 5 out of 200 questionnaires rejected the survey.Among 195 respondents,36 were willing to enter the household,accounting for 18.46%.Most of the respondents rejected the household survey and rejected the different reasons.Conclusion The household survey is an effective survey to obtain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However,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household survey to face difficulties,government support,neighborhood coordination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Key words:Stroke Screening;Household Survey;Willingness
按國家衛計委要求,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必須有社區篩查資料,對選定社區≥40歲以上人群進行腦卒中高危因素篩查[1]。通過與居委會及社區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溝通,我們了解到各社區居委會有居民的相關資料,包括所管轄區的人口總數、常住人口總數、40歲以上人口數等,但社區人口流動較大,該資料已有一段時間未更新;社區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已對轄區居民進行慢病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但所在轄區有多少居民的檔案尚未建立無從知曉。我們的工作思路是與居委會及社區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在其已有居民檔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并補充那些沒有錄入的居民的健康資料。但是如何去獲取這些“缺失”的資料成為本工作的難點。為了達到國家衛計委80%以上的數據錄入要求,入戶調查是一種可以獲得比較全面資料的途徑。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013年8月~9月來我院就診的患者或家屬100名,隨機抽取某社區居民100名。
1.2方法 培訓醫務人員,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問卷調查。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n(%)]表示,?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抽取的200名被調查者,共有5名拒絕參與調查,其中院內4名,社區1名,配合調查率97.50%。社區被調查者年齡較醫院被調查者年齡大,二者存在統計學差異(P<0.001);社區被調查者居住地家庭人口數較醫院被調查者多,二者存在統計學差異(P=0.003);社區調查者居住地≥40歲人口較醫院調查者多,二者存在統計學差異(P=0.002)。見表1~表2。
3討論
3.1調查的現狀 此次共200份調查問卷,醫院內及社區各100份,院內有4名不愿意接受調查,社區有1名不愿意接受調查,雖反復勸說仍不配合,實際完成195份調查問卷。關于被調查者的年齡,院內被調查者的年齡較社區小,二者具有統計學差異。關于居住地的總人口,有2名拒絕透露,參與調查的195戶中,最少居住1名,最多居住8名,院內被調查者和社區被調查者,其居住地總人口存在統計學差異,二者居住地≥40歲人口數也存在統計學差異。雖然院內被調查者和社區被調查者存在諸多差異,但二者對入戶調查的意愿是一致的,絕大部分都表示拒絕,二者沒有統計學差異。endprint
同意入戶者中部分是因為家中有腦卒中患者,對腦卒中有親身體驗,家中患有腦卒中的家人行走不方便,希望醫務人員能上門給予幫助和指導[2];另一部分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對自己有好處,應該給予積極的配合。然而大部分人還是拒絕入戶調查,理由不一,大多數人(86名,54.09%)認為外人進入自己的家中會對其造成打擾;部分人(20名,12.58%)對進入家中調查的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表示懷疑;部分人(17名,10.69%)認為自己沒時間;部分人(13名,8.18%)認為自己身體好,沒有必要進行此項篩查,經過醫務人員解釋,他們仍然認為自己完全沒可能患上這種“恐怖的疾病”;還有一些其他拒絕入戶的原因。
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項目是一項對樣本分布要求很高的調查,需按照預定的抽樣方案選取樣本,并委派經過培訓的醫務工作者入戶調查。在現在常用的三種調查方式即入戶調查、街頭攔訪、電話調查中,入戶調查至少具有以下三種優勢[3]:①抽樣設計更準確,抽樣誤差便于控制;②訪問時間較長,可以涉及較為深入的問題;③便于使用較為復雜的調查手段。入戶調查因其以上三點優點比較突出,在很多學科和領域都有應用[4-7]。然而入戶調查卻面臨越來越多的障礙,導致無回答率迅速上升[8]。本次調查,雖然有社區工作人員的介紹,工作人員穿戴有標志的工作服,院內和院外被調查者存在年齡、居住背景等諸多差異,但二者拒絕入戶的態度是高度一致的。這與城市居民相互之間不太熟悉有關,另外與居民的警惕性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下降有關,該結果與岑海燕[9]等研究結果一致。
3.2可能的解決辦法
3.2.1事前溝通 有電話溝通、信件溝通和組織溝通等[10]。電話溝通適用于較熟悉的個體;信件溝通耗時較長,部分人因為文化水平有限,溝通也存在困難;故較有效的溝通是組織溝通,居委會工作人員對所在轄區居民相對熟悉,通過居委會使用廣播通知、貼通告告知所在轄區居民,請其協助配合篩查。
3.2.2與居委會及社區醫院合作 居委會負責通知轄區內居民分批在一定時間內到社區醫院進行腦卒中篩查;被選擇的社區醫院需具備以下條件:對腦卒中篩查與防治項目感興趣,有積極參與的態度,與所在轄區居民關系融洽,已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蒯t院共享社區醫院已建立檔案,并對其進行完善;對于部分行動不便、不能到社區醫院進行篩查的居民,由居委會工作人員或社區醫院工作人員帶領入戶進行腦卒中篩查。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腦卒中篩查與防治技術規范[J].中國醫學前沿(電子版),2013,5(9):44-50.
[2]郭晶,常紅,王曉娟.老年腦卒中患者出院后入戶居家需求調查分析[J].北京醫學,2016,38(10):1091-1092.
[3]龔江輝.城市入戶調查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統計,2007(1):52-53.
[4]施堯,侯韋蓮,時紅杰,等.某市城市居民常見慢性病患病狀況與健康素養調查[J].淮海醫藥,2017,35(1):41-46.
[5]馬金書.云縣開展農村入戶調查工作情況及對策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6(24):9.
[6]謝玲麗,郁晞,王森,等.上海青浦區成年人飲酒現況調查結果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6,11(6):447-449.
[7]李金濤,張瓊,張文輝,等.杭州市居民健康素養現狀調查[J].健康促進與教育,2016,28(9):964-969.
[8]呂智超.淺析城市低保入戶調查存在的問題[J].經濟師,2015(12):57-58.
[9]岑海燕.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入戶調查存在的困境與對策[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7):925.
[10]王秀蓮,王曉玲.居民健康檔案入戶調查技巧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0,3(13):112.
收稿日期:2017-4-10;修回日期:2017-5-22
編輯/楊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