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奇函
最近,我有一個體驗群眾演員的機會。去體驗之前,我滿心認為我會遇到周星弛在《喜劇之王》里邊那樣一個為夢想不顧一切的故事,回來會寫下一篇熱情洋溢的關于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的演講稿。但是坦白說,我去了之后,沒有看到那么多寶強,也沒有看到那么多星爺,我只看到了一些遺憾。
在等的時候,我跟幾位群演大哥聊天,基本上那幾位哥們跟我講的都是吃喝玩樂,如玩《王者榮耀》什么的。然后我就問:“努力一些會不會好一點?”其中有一個大哥跟我說:“在龍套這行努力是沒有用的。”我聽了其實挺不開心的,努力沒用嗎?我不信,我要證明給他看。第二天,我又一個人到了北京電影制片廠門口。我越等越心虛,馬上快下午一點了,還是沒有活兒。我就想,難道群演這行真的是靠天吃飯嗎?問題是我現在要吃不上飯了,我來之前是跟導演打了賭的:今天不開工就不吃飯!
怎么辦?我得套近乎,于是找到一個“群頭”。我說:“大哥,給個戲讓我演唄。”“群頭”說:“你能演什么?”我說:“我吹拉彈唱都沒問題,演個才子吧。”然后他說:“就你這形象演才子?不要想了。”我說:“這樣,大哥,我退一步,我能說會道,演個小二沒問題。”他說:“你知不知道,想有個臺詞,那得是需要‘咖位’的,是‘群特’,你有這資格嗎?”我說:“好,這樣。大哥,我演個死尸也沒問題。”“群頭”看了看表,跟我說:“現在劇組還沒到死人的時候,你再等等。”然后我就等著,終于,“群頭”突然問我:“你會說英語嗎?”我說了一大堆后,他說:“行,就你了。”然后我演了一個打醬油的翻譯官的角色,得了150元錢,我很開心。日落西山的時候,我拿著這150元錢,淚流滿面地想:終于可以吃飯了。
那天我還問過“群頭”:“大哥,咱們這行努力真的沒有用嗎?”他說:“你看見那位老爺子沒,他十年前來北京的時候,沒有文化,找不到工作,只能從演死尸開始。但是他每天都記筆記,琢磨怎么演戲,跟正式演員交流,甚至還自學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活越來越多,業務越來越好,后來就成了正式演員。”所以,努力有用嗎?有,努力不是一個一次性的過程,它也不會把所有的結果一次性打包給你全變現,它是一個慢慢發酵的過程。有人會說:“你那天也是靠天吃飯,沒有那個翻譯官的角色,你還是吃不上飯對不對?”可是,如果我當年不努力學英文,這個“餡餅”我接不住。
所以當時我就覺得夢想是有用的。薔薇猛虎皆成個性,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我們能做的,就是時刻準備著。
那天晚上回家之后我上網查了四個字——電影演員,出來了1210萬個詞條。我又查“電影明星”四個字,出來了1260萬個詞條。有意思吧,中國的電影明星比電影演員還多。我一個導演朋友跟我講,現在認認真真演戲的人越來越少,每天幻想著一夜爆紅的人越來越多。我說:“何止你們那一行,哪行不是如此?真才實學的不多,每天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卻遍地都是。”
很多人愛說我有一個夢想,我的夢想多么偉大。但你真的去付諸實踐了嗎?我們不去努力、不去拼搏,那就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已。為什么?因為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在追求夢想,而是在沉溺幻想。我們間歇性地躊躇滿志,持續性地混吃等死,有時候懶得像頭豬,但我們從來不敢像豬那樣,懶得心安理得。支撐我們前行的不是眼前若隱若現的夢想微光,而是身后步步緊逼的萬丈深淵。
夢想這事,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執行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執行。人就一輩子,你要敢賭,老天才敢讓你贏,滿是借口的青春輸不起,因為它就沒贏過。
忘掉所有不可能的借口,去堅守一個可能。莫笑雛龍鱗窄,敢與鯤鵬奪海。萬般回首化塵埃,看我昆侖不改!(裴金超 摘自2017年“演說家” 圖 /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