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剛
摘 要:民商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發展突飛猛進,人們對民商法中的相關連帶責任的關注度日漸增長,熟練的了解與掌握民商法中的相關連帶責任,是運用民商法的一個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實現民商法保護債權人法律權利的重要手段。本文結合現階段我國民商法中相關連帶責任實施的現狀,對民商法中的相關連帶責任的概念及若干思考進行概述,旨在促進民商法相關連帶責任的全面性。
關鍵詞:民商法;連帶責任;義務;權利
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系最常見的弊端為實施了不同的法律準則,在不同的法律條例下,同一個案件會出現不同的處理結果,民商法中也出現上述現象,連帶責任的認定與相關法律的條例存在相互交錯的現象,在法律復雜性的背景下,同一個案件出現不同的處理結果,人們的合法權益的認定出現差異性,因此對民商法中的相關連帶責任思考進行深入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一、民商法連帶責任的概念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民商法中相應的連帶責任范圍也隨著經濟涉及的范圍而逐漸擴大,與過去的民商法基本概念相比,其概念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涉及的面更加廣泛。連帶責任制度主要是連帶責任人的認定與監管。連帶責任概念的形成具有廣泛而悠遠的歷史背景,最早可追溯至秦商時期的商鞅變法中,商鞅變法中制定責任明確的了“連坐責任”制度,成為“連帶責任”制度最早的概念定義。根據當代社會民法和商法的規定,連帶責任人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共同責任人,他們掌握了彼此的存在。在具體的社會活動中,隨機的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共同擔保的現象。在這個基礎上,民商法的中認定的責任人具有多重聯系,責任人的連帶責任規定主要是指連帶責任人和多責任人因同一原因而喪失權益。在責任不明確的情況下,連帶責任人不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一切責任[2]。同時,只要任何負責人承擔全部責任,所有責任的責任最終都會消失。連帶責任具有的特殊作用及意義在于在風險評估和經濟利益維護項目中,可以明確保護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二、民商法中連帶責任認定的若干思考
1.連帶責任歸屬問題的判斷
在國內司法審判的情況下,有一個連帶責任,這往往是模糊的偏好。也就是說,一旦當事人的連帶責任的建立,對方的具體職責往往不再細化。一般來說,當事人的責任,通過協商分配。雖然,權利的范圍內,權利人提出了合理的法律程序,法院可以解決連帶責任鑒定在保護債權人利益的觀點,那就是,連帶責任的反面。然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對其他訴訟關系的影響。例如,連帶責任案件中,主債務的比率和追償問題的判決。因此,為了更好的區分責任的歸屬問題,國內法律制度應該將所有權范圍進行明確的規定,它不能模棱兩可,似是而非。在保護權利人權利方面,企業負責人的合理責任和義務應仔細根據相關情況進行處理,從而減少在訴訟案件繼發問題的可能性,不僅可以提升辦案效率,節省時間及減少訴訟成本,同時也提高公民對案件處理效率的滿意度,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資源和成本的節約。
2.連帶責任和非連帶責任的區分
現階段我國實行的大部分法律內容,特別是民商法適用了連帶責任法律制度,但有一個特殊性的情況,在民商法中,一些責任的內容是模糊的,容易出現在實際連帶責任案件中。雖然非真正連帶責任不屬于連帶責任范疇,但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兩者之間存在一些共性,容易導致誤判。當債務人超過兩個人時,支付的內容是一致的,每個債務人都有承擔責任的權利,使債權人的權利得以實現。只要一個債務人履行了支付義務,其他債權人的債務就可以消除。目前的問題是,這兩種情況之間仍然存在很大的差異。首先,原因是不同的,一般說來,連帶責任的成因是相同的,與共同侵權行為、共同侵權協議和共同侵權協議相反,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但實際上,連帶責任的形成因素的復雜多變且難以明確判定的,其具有復雜性及多元化的特點,雖然原因不同,但相關法律規定的賠償責任是相同的[3]。另一方面是目的的差異性,根據不同的維度和利益,債務人的連帶責任不同,然而,對于研究對象而言,共同目的并非絕對不同,但其區別特征并不明顯。因此,在實際的司法判決中,必須區分好連帶責任與非連帶責任。
3.訴訟時效方面的思考
許多案例表明,國內民法和商業法中關于連帶責任的規定還掩蓋了較為重要的法律缺陷,最突出的表現為訴訟限制規定缺乏具體化。因此,在司法規則一致性的前提下,在法律審判過程中,應最大限度減少自身原因造成的矛盾,維護和保障法律的嚴肅性和規范化,在結合我國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現有的法律規定缺陷進行不斷補充及完善。我們可以認為,在連帶責任的定義中,應明確規定連帶責任的合理債權。同時,要把連帶責任人的債權作為終止合理訴訟限制的重要原因,提高司法實踐的公正性和公信力,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法律的尊嚴,最大限度降低各種情況及法律糾紛的發生,為提升人們的滿意度奠定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民商法的基本職責是實現債權的目的,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在連帶責任制度中,應明確區分連帶責任與非實連帶責任的關系,并將兩者區分開來。在民商法體系中,連帶責任條款與其他法律規范的內容存在矛盾,必須在憲法約束下補充和擴大相應的解決辦法,不斷完善認證標準和方法,增強各項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獨特性[4]。
參考文獻:
[1]閆玲娟.淺析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J].法制博覽,2018(24):216.
[2]楊波.淺談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認定[J].法制博覽,2018(22):92-93.
[3]任磊.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法制博覽,2016(23):180-181.
[4]華玥.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法制博覽,2016(0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