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
作為檢察機關,訊問是審查起訴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全國檢察機關刑事業務部門對訊問及筆錄的重要性、規范性、有效性是有充分認識的。證據三性審查,尤其是對言辭證據的審查以及對犯罪事實的認定,都是以訊問筆錄為基點進行,因此,訊問清楚每一名犯罪嫌疑人,制作好每一份訊問筆錄至關重要。
一、訊問筆錄的制作
講到訊問筆錄的制作,要注意一下三點。一是主體的規范,必須是兩名以上檢察人員,二是文書制作的規范,包括格式、簽名、捺印等。三是訊問的特殊要求,即必須遵守相關刑事法律規定。
1.訊問筆錄文書規范
訊問筆錄的文書規范包括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首部包括以下幾部分:一是標題、在文書頂端正中,只寫文書名稱,且必須要跟有國徽的院章上的字必須一致。院名用宋體二號字,若非第一次,標題后用括號注明次數。“訊問筆錄”四個字用宋體一號加粗。二是訊問起止時間要注明,應當精確到分鐘。三是寫明訊問地點,地點必須具體,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后,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進行,對檢察人員的訊問時間法律沒有限制性規定。四是犯罪嫌疑人姓名,不能有同音字替換。五是偵查員、記錄人員應當簽名。
正文這部分內容是訊問筆錄記錄的重點。包括權利義務告知情況、犯罪嫌疑人基本信息、歸案情況、犯罪經過等。
尾部在筆錄的底部,訊問結束時,筆錄應交犯罪嫌疑人核對。無誤后,在筆錄的末尾由犯罪嫌疑人簽明對筆錄的意見:“以上筆錄我看過(或向我宣讀過),和我說的相符。并簽名捺印。
這就是一份完整的筆錄必備的三大部分。
2.訊問的法律規范
首先,對訊問的主體法律有明文的規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負責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但是目前我國沒有明確規定犯罪嫌疑人聘請的律師是否有訊問時在場的權利,這是與西方司法程序的區別之一。
其次,對不同的犯罪嫌疑人,有不同的要求,以保障司法公正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一百九十二條,訊問同案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分別進行。同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于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錄音或者錄像應當全程進行,保持完整性。根據《人民檢察院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的規定》,職務犯罪案件必須不間斷的同步錄音錄像。填寫《錄音錄像通知單》,交由技術部門配合負責,經檢察長批準也可以由訊問人員以外的其他檢察人員負責。
二、訊問的方法與技巧
1.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特點
犯罪嫌疑人供述與辯解,作為一種言辭證據,有其特定的特點。
一是直接性。作為犯罪的親歷者,對整個犯罪發生的過程、細節最清楚最直觀,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往往最能反映犯罪動機,除了犯罪嫌疑人本人的口供,幾乎沒有其他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其犯罪動機。
二是復雜性。口供的真實性與虛假性并存,往往是真假混雜,另外由于犯罪嫌疑人特殊的訴訟地位,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往往隱瞞罪行,或者避重就輕,這就要求我們在訊問過程中去偽存真。
三是易變性。犯罪嫌疑人在不同時期、不同訴訟階段,可能做出內容不一致的口供,比如出于恐懼心理,包庇其他人的心理等。
由于此類證據的不穩定性,刑事訴訟法將其位列所有證據種類的第五名,相對而言,客觀證據更加穩定,所以不能僅以口供定罪是處理刑事案件的一個基本要求。
2.訊問的方法
除了一些常規問題,針對犯罪行為,應當以犯罪構成為出發點進行訊問。
一是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一方面有利于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信息及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對確認犯罪嫌疑人身份至關重要,一些罪名需要犯罪嫌疑人具備特定的身份才能構成。
二是了解犯罪經過,時間、地點、人物、行為是必問要點,這些要素是構建出立體的犯罪過程的骨骼。
三是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意圖以及犯罪動機,是故意還是過失。很多時候在犯罪嫌疑人描述犯罪過程時,會體現出來,但是對于一些主觀意圖不同,會直接影響罪名確定的犯罪,必須訊問清楚犯罪嫌疑人的主觀狀態和意圖,有無過節矛盾等,例如過失致人死亡罪。
四是了解犯罪行為侵害的對象、造成的損失、后果。犯罪行為侵害的對象、造成的后果,能直接或者間接的體現出犯罪行為侵害的客體,造成的損失,以及社會危害性的大小。
在訊問過程中,問法不能有罪推定,應當客觀的進行提問,保障犯罪嫌疑人做無罪、罪輕供述的權利。
三、訊問是發揮偵查監督職能的有效載體
偵查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監督活動主要是發現和糾正一下違法行為:
①對犯罪嫌疑人刑訊逼供、誘供的;
②對被害人、證人以體罰、威脅、誘騙等非法手段收集證據的;
③偽造、隱匿、銷毀、調換或者私自涂改證據的;
④徇私舞弊,放縱、包庇犯罪分子的;
⑤故意制造冤家錯案的;
⑥在偵查活動中利用職務之便謀取非法利益的;
⑦在偵查過程中不應當撤案而撤案的;
⑧貪污、挪用、調換所扣押、凍結的款物及其孳息的;
⑨違反刑事訴訟法關于決定、執行、變更、撤銷強制規定的;
⑩在偵查中有其他違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的行為的。
檢察人員在訊問過程中,發現以上問題的,或者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和人身權利的行為提出控告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及時對公安機關提出糾正意見。偵查人員法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立案偵查,對于不屬于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
總之,一份精良的訊問筆錄的制作,是開展審查起訴、偵查監督工作的重要載體。在制作完成一份規范的訊問筆錄后,還要對其內容結合案卷進行審查,這才是處理公訴案件完整合理的程序,因此檢察人員要不斷提高訊問以及制作筆錄的能力,嚴謹辦案,保障司法公正。
參考文獻:
[1]張亮.張亮講偵查:14堂職務犯罪偵查實戰課[M].中國檢察出版社,2014.6.
[2]楊迎澤、孫銳編.刑事證據的收集、審查與運用[M].中國檢察出版社,2013.9.
[3]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陳國慶編.形式公訴辦案規范手冊[M].中國檢察出版社,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