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紅
摘 要:本文將從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合理性、困境以及相應的對策進行闡述,希望對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完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檢察機關;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完善路徑
一、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近年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環境的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生態系統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而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表明生態環境對人們的重要性,并且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也在逐漸提高。因此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提出和實施刻不容緩。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檢察機關獨立行使檢察權,其中也包括對環境公共利益的維護。在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提出后,破壞環境和環境污染的行為已經構成違法,因此檢察機關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這符合檢查機關的性質和職能。
二、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困境分析
(一)法律依據缺乏
眾所周知,一項訴訟的提出需要有法律的依據和支持,但是由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意識在近幾年才被逐漸提高,且我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建立至今僅4年,仍然處于初步階段,也僅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沒有推往全國實行,因此法律依據尚不完善。而檢察機關在進行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時,需要依據法律所賦予的各項權利和程序進行訴訟,但是在法律依據尚不完全的情況下,訴訟程序很有可能不夠明確。同時人民法院即使由《中華人民共和共行政訴訟法》規定要求公正嚴格審理,但是在訴訟案件中會出現不同的情況,沒有完善的法律依據,人民法院也很難進行審理。并且最重要的是,該法沒有明確賦予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和提起方式,這會給檢察機關在實際訴訟中增加難度。
(二)角色定位沖突
檢察機關在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中扮演兩種角色,一個是“監督”,一個是“訴訟”。作為法律監督者,檢察機關履行的是自身作為環境利益維護者的職責,但是作為訴訟者,又變成原告通過法律途徑對自身權利進行申討的受害者。兩者雖然根本目的相同,但是定位和角度不同,在實際訴訟過程中,檢察機關的職責和訴訟者的權利可能會有矛盾,在訴訟程序上,兩者的不同過程也會在實行過程中造成沖突。
(三)訴訟成本過高
傳統行政訴訟過程中,檢察機關一直存在“取證難”“執行難”的問題,而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也不例外,甚至由于正處于試點階段,人們對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普遍不了解或存在誤區,取證和執行的過程會更加艱難,這也就增加了訴訟的時間、人力甚至是資金成本。在環境行政公益訴訟過程中,檢察機關要根據環境的諸多方面進行調查了解,并且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差異,所涉及的情況也不盡相同,而在法律制度尚不完全的情況下,檢察機關通常還要根據環境專業知識和當地情況進行判斷,這個過程相比其他行政訴訟已經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再加上行政責任劃分尚不明確,取證也更加艱難,訴訟成本也會過高。
三、建立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對策
(一)明確主體資格
根據前文提到,目前的法律和制度沒有明確賦予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和提起方式,因此這個基礎性問題要首先解決才能進行接下來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完善。檢察機關的原告主體資格除了檢察機關本身的監督職能,還應該包括對環境監管部門行政權力的制約。只有這樣的主體資格才能盡可能保障檢察機關的執行效力,同時還要將檢察機關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活動的規則和權利明確規定,確保具體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限定可訴范圍
限定可訴范圍才能明確檢察機關在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活動中的職責范圍和訴訟情況。首先可以將在試點地區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進行整理分類,將一些典型案件進行分析,根據當地的情況和人們的反映及要求作為一定的根據進行可訴范圍的限定,隨著案件的發生及時整理并逐步調整明確最終的可訴范圍;其次也可以在已有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解決機制和方案上加以改進。但無論用哪種措施,都要緊密聯系實際情況和社會效益,在具體的案件中可以靈活應變達到行政訴訟效果。
(三)延長訴訟時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訴訟時效為6個月,特殊時效可長達5年,甚至20年。由于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剛剛建立,人們對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尚未了解全面,同時還有上述提高的檢察機關取證相比以往會更加困難等原因,因此可以考慮針對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采取延長訴訟時效的辦法,增加訴訟的調查時間,提高訴訟案件的準確性。例如,在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就環境損害賠償而言,訴訟時效為3年,起始點以損害賠償的時間節點開始計算。但是如果根據當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和環境損害賠償的時間點就會存在出入,可能會導致案件不能順利完成。因此本文建議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訴訟時效應該根據現有的案件進行分析之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延長,對于一些大型案件而言,甚至可以延長至25年左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建立仍然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但是我國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本身起步晚,發展時間較短,只要在試點期間進行不斷調整和完善,依舊可以起到對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和對環境損害的懲罰。因此,我們要建立符合國情的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以切實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甜.論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的完善路徑[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0(06):81-83.
[2]曹奕陽.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實踐反思與制度優化[J].江漢論壇,2018(10):123-127.
[3]秦鵬,何建祥.論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啟動制度——基于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的定位[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0 (05):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