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國芳
摘 要:我國醫療行業進入市場化發展,傳統的醫生對患者的家長制作風已不再能為患者接受,患者從對醫生的高度依賴與信任到如今的希望在醫療診治過程中,全面而詳細的了解自身疾病情況、診治方案、醫療措施、治療效果、存在的風險等內容,并依據這些內容作出自己意愿內的選擇,這就對我國的患者知情權的法律保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從患者知情權角度討論目前所存在的問題,試析對患者知情權的影響和對策,有效保護患者知情權。
關鍵詞:患者知情權;分析及對策
1患者知情權概述
“知情權”是一項基本人權,即掌握實情的權利。所以,知情權與隱私權等權利一樣,具有自己的獨立性,也是人格權的一種。只不過知情權的內容相對來說太復雜,界定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颊咧闄噙@一權利的淵源來自于人對自我身體的控制,因此患者只有在對自我身體狀況具有全面而真實的認識基礎上,才能在必要時候對自身的身體做出合理而正確的處分和決定。明確患者知情權的性質,才能確定忠者知情權的保護手段。
因此,患者知情權在本質上是人權,而其上位的權利法律屬性是患者生命、健康權在醫療領域中的延伸和擴展。倫理和法律上都將知情同意權作為患者最基本的權利并加以認可,體現其基本性、主體特定性等特點。在涉及人生命與健康權利得醫療行為領域,患者知情權指的是,患者所享有的,在接受診療過程中,了解與診療相關的所有信息,并有據此做出其認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和判斷的權利。該權利內容包含了知情和同意,因為患者知情權本身設計了兩類不同的主體,對于醫患雙方來說意義也自然不同。
患者作為一個獨立的民事主體應有的對自己身體做出決定的權利,因此患者知情權的設立體現了人性尊嚴和價值。一方面使患者對于自己身體的掌控和處理,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患者有權利自己決定自己的身體。另一方面,由于醫學領域專業性非常高,醫生是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做好這一工作,而患者本身幾乎不可能對自己的病情作出準確的判斷和正確的治療,所以醫生也承擔著患者對他們極大的信任?;颊咧闄噙@一規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患者一方對在相關事項中的知情度,從而是醫患雙方的不對等情況得到平衡,因此它是一項應該被享有的基本權利。
醫患關系從前也非常和諧,不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了矛盾增多,信任下降,醫患雙方逐漸不愿意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F實世界多數發達國家,如美、德、法、日等國家,都以法律或宣言的方式明確規定患者享有知情權并界定了其范圍,具體規定了醫方告知義務的內容?;颊咧闄鄬⒈皇澜缭S多國家引入醫療領域, 并作為一項法律規范來實行。在我國,患者知情權也已實施了幾十年,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外科手術前的簽字制度。除此之外,我國在相關法律法規中也從原則上規定了患者的知情權, 但是在我國由于受傳統家長模式醫患關系思想的影響, 患者知情權未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2患者知情權現狀及對策研究
如前所述,患者知情權這一權利的范圍廣泛,在從患者入院開始接受診療到最后痊愈出院,以及其中可能產生的各種爭議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患者對每一環節的必要信息都要有知情的權利。然而該權利的行使又具有相對性,必須通過醫方履行特定的義務才行,患者的知情必須依靠醫生的告知和答復,同時醫方的知情也需要患者的配合?;颊咧闄嘧鳛橐环N權利也自然有其限度,會收到醫學、道德等條件限制,醫學是一門非常復雜的科學,現代人類對其的認知也是有限的,可能會存在那一解釋清楚的復雜病例,治療可能也難盡人意,這種情況下醫患雙方就會存在認知差異,進而影響患者知情權的實現。
實際上,我國并沒有施行真正的患者知情制度。我國是醫療告知模式。醫師會把所有醫療風險全部都告知患者,這只是出于保護自身的目的和立場。現實中,有太多的患者及家屬不愿接受醫療告過程,拒絕簽署告知書,致使治療發生延遲,帶來更多的醫療風險。實踐中,由于信息嚴重不對稱導致患者知情權的保護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從患者角度看他們也希望得到醫方的尊重,能夠參與到治療過程,但是往往因為不具備專業知識,對于醫生的診斷和用藥被動的接受,為了等治療則不惜采用送紅包之類的手段,其實這只是它們處于弱勢地位的一種自我保護。并且在法律制度上,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也很難滿足患者知情權的訴求。在2002年我國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首次明確規定了患者享有知情權,但該條款同時也賦予了醫生進行自己的價值判斷選擇的權利,擁有不予告知的自由裁量權。我國患者知情權的這些局限之處,可以借鑒國外的立法經驗和內容,從體例和內容兩方面對我國患者知情權的立法加以完善。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患者的權益保護,新型醫患關系走進人們的視野,逐步取代過往。患者知情權目的在于個人自治和增進福祉,所以在患者具備行為能力能夠充分行使自己權利的情況之下,就應當由患者本人行使知情權。可以再醫方內部建立相應的評價制度,就診患者可以對醫生的告知行為進行評價,作為醫生晉升的考核因素。對于現有的醫療資源也應該進行合理的整合,充分利用,緩解目前的醫患壓力,政府在其中更應肩負起責任,應該多對進行輿論宣傳,通過政策導向改變社會對醫方的認知,增強認同感。最后小到個人,患者本身也應該有意識的加強自身的權利保護意識。
3小結
我國醫患矛盾長期存在已是確實存在的事實,這是因為醫療體制與司法規制還有待更新完善,因此我們的法律工作者、醫務人員、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對此有了正確的認識,大家都必須積極行動起來,才能使患者的知情權得到最好的保護,這樣患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最好的維護,從而使得醫療糾紛和相關訴訟案件逐步減少,進而推動整個醫療環境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程玲,武小欣.論患者知情權的法律保障[J].河北法學,2005,23 (10):145-148.
[2]劉崢,張傳軍.論醫療糾紛案件中患者知情權的法律保護[J].人民司法,2005(7):59-63.
[3]王小東.患者隱私權保護醫療糾紛的案件分析[D].蘭州大學,2010.
[4]王利海,論患者的知情同意權[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