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文星
摘 要:婚姻登記對于男女雙方十分重要,同時其登記程序涵蓋程序、內容也比較廣泛,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在實際執行時會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將從瑕疵婚姻法律問題常見形式出發,提出落實違規登記責任制度、建立婚姻公開模式、完善瑕疵修正體系、做好材料審查核實等策略,確保登記程序的合理、公正、有效。
關鍵詞:登記程序;瑕疵婚姻;法律問題
受到社會中多種因素影響,在進行登記時會出現多種瑕疵問題,一般面對此類問題,我國相關部門均是通過行政流程進行處理,其中并沒有民事糾紛解決方案,在處理很多特殊問題時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雖然相關條例中制定了無效婚姻與撤銷婚姻的內容,但是涵蓋范圍較小,因此還需要制定可靠地救濟手段。
一、登記程序瑕疵婚姻的法律問題概述
相關條例中明確規定,結婚這一社會活動需要在男女雙方互為自愿的關系基礎上進行,并且滿足一定法律條例標準與要求進行登記后,才能確保二者為夫妻關系,在登記機關進行申請時,需要對應工作人員對男女雙方提交的資料、證明、信息進行嚴格核查才能給其辦理登記。嚴格意義上來說,瑕疵婚姻并不是一個嚴格的明文規定概念,在相關規定中還沒有建立起統一學說,所以對于瑕疵婚姻一般情況下不能走行政流程。目前我國常見登記程序瑕疵情況可分為三種:①非本人登記,根據工作人員實際反饋可知,虛假資料信息登記、非本人代替登記、虛假頂替登記等情況都包含在其中。②非工作人員登記,目前我國仍有一些農村、鄉鎮地區的政府部門人力資源缺乏,在崗人員綜合素質較差,所以在登記婚姻時不能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因此婚姻程序瑕疵問題,而出現這種情況與轄區政府機關職能缺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③非管轄地婚姻登記,一般是指男女雙方向無權登記的機構提交申請,且該機關也對應做出登記,這屬于越權行為,責任需落實在登記人與機構兩者身上。
二、對于完善登記程序瑕疵婚姻的策略
(一)落實違規登記責任制度
上述常見婚姻登記程序瑕疵情況的發生,不僅是由于登記機構工作人員工作失職所造成,同時也可能是由于登記當事人故意出示虛假、偽造的信息與材料,導致婚姻登記機關工作人員錯誤登記。因此,制定對應責任法律條例,并依法落實瑕疵責任到個人,懲罰起對應問題的人員,能夠對社會當中有違法登記意圖或者已經參與違法登記的人員敲響警鐘,從而最大程度上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約束。目前我國相關條例規定對于一部分程序瑕疵的登記活動并不認為其完全無效,例如:工作人員書寫內容錯誤、地域管理不符登記、不實偽造材料的登記等等,這些情況通過合理補正仍然合法有效。所以,針對于這中情況就需要在建立起補正機制的基礎上,對前期導致婚姻登記瑕疵的工作人員、當事人雙方做出相對的民事出發,提高婚姻登記工作的規范性、可靠性、嚴格性。由于造成登記瑕疵事件出現的不一定是婚姻當事人的責任,也有很多時候是由于崗位人員失職所造成。所以對于這一部分工作人員也需要制定出明確的懲罰制度,使其意識到自身崗位職能的重要性,在開展責任落實制度時可以將其與績效工資關聯,推進登記人員認真落實自身各項工作內容,避免發生私收賄賂為男女雙方辦理違規登記的情況。
(二)建立登記婚姻公開模式
目前我國婚姻登記人員僅僅是對婚姻當事人所提出的結婚申請采取表面形式上的審查,而部分帶有其他非法、違規目的則很難通過這一流程發展。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切實認識到實踐中發生程序瑕疵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盡快建立起婚姻情況公告流程,通過公示模式可以利用社會群眾的力量對婚姻當事人進行監督,能夠很好的避免違法結婚情況的出現。婚姻關系自身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公開性所以其不僅僅是雙方當事人的事,同時也關系到一系列社會活動的開展,這體現除了婚姻關系當中的公開性,目前國外許多地方都開始構建并不斷完善當前的婚姻公告模式。雖然目前我國也同樣設立了對應的登記條例,但是在防范、公示等方面能夠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因此,如果當事人其中一方想要隱藏自身婚姻情況,外界就對其婚姻狀況難以了解。所以我國也需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婚姻登記公示模式。例如:對當時人登記時提交材料采取整合、歸檔操作,為方便日后相應活動的查詢工作。對當事人提交的登記行為表示異議的人員可以在一個工作日內向地方部門出示資料,避免瑕疵婚姻的發生。在登記前要確保雙方信息資料的真實性,身邊親朋好友都應當清楚這段關系,這種公示模式能夠對婚姻真實內容采取一定的監督。同時也有利于對應關系人得知當事人的婚姻情況,避免發生其使用偽造信息騙得結婚登記情況的發生。
(三)完善瑕疵婚姻修正體系
完善瑕疵婚姻補正體系,能夠保證輕微登記程序瑕疵的婚姻仍然具有相應的效能與權力,同時還能夠對進行婚姻登記的當事人所進行的一系列社會活動提供良好的合法權益保障。對于一些沒有妨害社會利益、當事人兩方利益、關系人利益的情況下,例如:不知情情況下進行的地域越權婚姻登記當事人享有修正、追認的權利。另外,在建立起瑕疵婚姻修正體制時,還需要對應明確修成婚姻的使用條件、行為范疇、時間條件、修正方式、修補途徑等一些細則。通過修正機制的建立,彌補傳統瑕疵登記程序當中的漏洞,其與合法行政行為具有一樣的法律效力。而且如果婚姻雙方了解到自身婚姻登記有瑕疵的時候,例如:結婚證明信息失誤、身份信息核對錯誤等一系列情況時,可以攜帶正確的證明材料到轄區內的登記機關進行修正,此外,婚姻登記部門還需要對應強化內部人員管理、監督模式,及時發現、彌補、改正相關登記信息的錯誤。
綜上所述,想要確保婚姻成立的有效性與可靠性,穩固婚姻關系的效力。就需要按照對應法律條例與登記流程進行操作,同時正確、標準的面向社會表達婚姻關系,對應的登記工作人員也需要加大對材料審核力度,明確自身責任與職能,確保婚姻登記的合法性,為社會環境中家庭婚姻關系的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田奇奇.論結婚登記程序瑕疵的法律救濟[D].河北經貿大學,2018.
[2]葉超男,楊超,肖瑩.淺談婚姻登記程序瑕疵[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6(0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