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鈞
摘 要:用人單位的內部規章制度是單位進行內部管理的最高“憲法”,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可以作為管理員工進行獎懲處理、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并且在發生勞動爭議時可以作為勞動仲裁及審判的依據。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應當內容合法、程序民主并經過公示告知程序。
關鍵詞:單位內部規章制度;勞動者切身利益;公示告知
那單位的內部規章制度究竟要如何制訂才能最大化的保護單位的合法利益和職工的合法利益呢?筆者將單位內部規章制度按是否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分為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管理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相關規定及不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定兩種。不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定,可由單位權力機關如股東會、股東大會或章程確定的機關表決通過。筆者主要從內容合法、程序民主、公示告知三個方面對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下簡稱規章制度)進行分析:
一、規章制度內容的合法性
(一)規章制度內容的范圍
單位內部規章制度可以涉及單位各種員工管理制度規定,包括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管理方面等等方面的內容,可以包含在員工手冊中,也可以單獨印制成冊。
(二)規章制度內容合法的含義
單位內部規章制度要獲得法律上的效力,最根本要求是內容合法,即不能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該強制性規定是指必須違反的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國務院制定的法律及法規。
勞動人事類法律法規中比較常見的有最低工資標準、休息休假規定、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交納社會保險、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等等的相關規定。
(三)單位內部規章制度內容違法的后果
(1)規章制度無效。筆者認為,按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原意,應當是違反法律、法規對勞動法效力性方面的強制規定,如果規章制度個別條款違反法律規定,而不影響整體效力則只有違法條款無效。
(2)如果損害勞動者利益,單位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四)規章制度的合理性
規章制度單位在考慮合法性的前提之下,同時也應當考慮其合理性。合理性原則較多的運用在行政法方面,但單位內部規章也必須考慮其合理性。比如房產中介機構和爆竹生產廠家,兩個公司都在規章制度中明確在公司廠區內吸煙為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那么甲公司這樣的規明顯與勞動者的過錯行為不相當,不具有合理性。
二、規章制度建立程序的民主性
(一)規章制度的制訂流程
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其制訂流程主要為:
(1)制訂的流程單位內部規章經表決起草形成草案,召開預備會議確定大會議程,由全體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集體討論;
(2)由職工代表或全體職工提出意見;
(3)單位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是否通過該規章制度及確定規章制度的最終內容;
(4)以各種方式將通過的規章制度公示告知。
(二)工會及單位職代會的形成
1.工會
凡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 、職業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工會的權利。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聯合建立基層工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
2.職工代表大會
(1)設立。職工一百人以上的企業應當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不足一百人的企業,可以召開全體職工大會行使本條例所列的職工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
(2)職工代表。①人數不足一百人的企業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不得少于30名;②人數在一百人以上一千人以下的企業,代表名額以40名為基數,職工人數每超過一百人,代表名額增加7名;③人數一千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的企業,代表名額以一百名為基數,職工每超過一千人,代表名額增加25名;④人數超過五千人的企業,代表名額不得少于200名。
(3)規章制度通過方式。職工代表大會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才能舉行。進行選舉、作出決議和通過事項應當經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由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事項,應當采用無記名投票表決方式。
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制定的規章制度,雖未經過《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的民主程序,但其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且不存在明顯不合理的情形,并已向勞動者公示或者告知的,可以作為處理勞動爭議的依據。
三、規章制度的公示告知程序
規章制度的最后一個生效要件是公示,許多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雖然內容合法、程序民主,但依然無法作為內部管理、勞動仲裁及審判的依據,其主要原因就是未經公示,或者是雖經公示卻無法提供任何證據證明。
其實規章的合法公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如:
(1)單位可將內部規章制度在公告欄內張貼,并拍照存證;
(2)單位可將規章制度印制成手冊發放給勞動者,由勞動者在簽收記錄上簽名;
(3)單位可設立規章培訓班,形成會議記錄或學習記錄并由到會勞動者簽名確認;
(4)定期舉行開卷或閉卷的內部規章考試,然后保留試卷;
(5)在簽訂勞動合同前先告知勞動者單位內部規章的內容,并在勞動合同中記載單位內部規章已告知,勞動者同意遵照執行;
(6)征詢員工對內部規章制度的意見,形成書面意見由勞動者簽名并保留。
四、對于已經生效的規章制度的補救措施
(1)對于已經生效的規章在內容方面與法律、法規相沖突的,可以召開全體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對有爭議的內容進行修改,協商確定后,重新公示告知勞動者內部規章的修訂內容。
(2)如程序及公示告知方面有瑕疵,可以補上,也可以按本文所述流程重新制訂。
五、結束語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的規定,建立完善勞動規章制度既是單位的權利也是單位的義務,可以更有利于保護職工的切身利益,筆者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單位重視其勞動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