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南
摘 要:盜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加重情節“多次盜掘”,刑法尚無具體規定,多少次為“多次”以及如何認定“次”也缺乏相應的司法解釋作為依據。針對同一座古墓多次盜掘、同一時間段對相鄰古墓盜掘如何認定次數,在司法實踐中應綜合考慮犯罪故意的產生、犯罪行為的連續性、犯罪地點的獨立性、犯罪對象的封閉性等因素,綜合認定。
關鍵詞:盜掘古墓罪;司法解釋;研究
一、案情介紹
公訴機關:S縣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胡某、孫某、邵某、陳某
2016年12月18日,被告人胡某伙同被告人孫某、被告人邵某經事先商量攜帶鐵鍬、撬棒等工具來到S縣T鎮盜掘古墓,由邵某負責開車,胡某和孫某實施盜掘,三人在T鎮山根邵村牛頭山上盜掘了一處古墓,竊得墓磚20余塊,后將墓磚帶回余姚以人民幣2400元的價格予以出售。
2016年12月22日,被告人胡某伙同被告人孫某、被告人邵某、被告人陳某來到S縣T鎮盜掘古墓,由邵某負責開車,胡某、孫某、陳某實施盜掘,四人在上次盜掘的古墓繼續盜掘后,又在邊上盜掘了一處古墓。
后四被告人又開車來到T鎮山上任村,在老王山盜掘了一處古墓,當日盜得墓磚12塊。案發后,涉案的12塊墓磚被追回。
經鑒定,S縣某山上涉案的兩處古墓屬東晉時期古墓葬,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山上任村老王山上涉案的一處古墓系兩晉南北朝時期古墓葬,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2016年12月22日所盜的12塊墓磚年代為東晉,均為一般文物。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胡某、孫某、邵某多次盜掘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墓葬,被告人陳某盜掘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各被告人的行為構成盜掘古墓葬罪,提請依法判處。
被告人胡某、孫某對起訴書指控的多次盜掘古墓葬有異議。
被告人胡某的辯護人提出以下辯護意見:被告人不應認定為多次,多次系加重情節,但相關法律規定對多次均沒有具體規定,被告人分兩次盜掘古墓系古墓葬群,只能認定二次盜掘。
被告人孫某的辯護人提出以下辯護意見:三次以上為多次,被告人在18號、22號盜掘的是同一個古墓,應認定為一次。
二、案情審判
S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證據證實被告人胡某、孫某、邵某在不同時間盜掘不同地點的古墓,符合多次盜掘古墓葬這一加重情節。因此,被告人胡某、孫某及其辯護人提出不應認定多次盜掘的意見,不予采納。三門法院認為被告人胡某、孫某、邵某多次盜掘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墓葬,被告人陳某盜掘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各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以盜掘古墓葬罪分別判處被告人胡某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被告人孫某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被告人邵某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被告人胡某不服一審判決,認為原判認定多次盜掘古墓系認定事實錯誤,提起上訴。
經二審審理后,T市法院認為,四被告人盜掘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其行為均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原判定罪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但認定盜掘次數不當,導致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過重,應予糾正。以盜掘古墓葬罪分別判處被告人胡某犯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被告人孫某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被告人邵某犯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三、案情評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如何認定“多次盜掘古墓葬”。一種觀點認為無論盜掘對象是否重復,只要盜掘三次以上,即“多次”;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結合犯罪故意、犯罪行為、犯罪對象等綜合考察盜掘次數。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1.“多次盜掘”的“多次”為幾次如何認定
因刑法對于盜掘古墓葬罪的多次并未明確規定,在實踐活動中存在爭議。可以參照盜竊、搶劫的相關司法解釋,“多次盜竊”為“兩年內盜竊三次以上”,“多次搶劫”為“一定時期內搶劫三次以上”。司法實踐中,“多次盜掘”的次數也可以參照理解為三次或三次以上。
2.針對同一座古墓多次盜掘的行為如何認定
“多次盜掘古墓葬”是本罪的加重情節,“多次”應作從嚴解釋。且盜掘古墓葬罪是連續犯,其行為方式存在特殊性,盜掘并不像普通盜竊,立馬就可以得手或者盜走。盜掘需要掌握嫻熟的盜墓技術,犯罪分子一般要經過看地形、探墓、挖洞、回填等多道“工序”,持續時間較長。如果行為人對同一座古墓分次挖掘,不能簡單以多次重復的機械動作和行為作為次數標準,而應分析認為行為人是否為基于相同目的,針對同一個對象實施性質相同的數個犯罪行為。
具體到本案中,2016年12月18日被告人胡某、孫某、邵某在T鎮山根邵村牛頭山上盜掘一處古墓,后在當月22日,伙同陳某再次在該古墓實施盜掘。對于被告人胡某、孫某、邵某而言,應認定為一次,即被告人基于同一犯意,在一段時間內對該古墓葬進行了較長時間的連續盜掘,不宜對每一次盜掘行為作為獨立的刑法評價。
3.針對同一時間段對相鄰古墓盜掘的行為如何認定
在確定盜掘古墓次數時應考察犯罪地點的獨立性、犯罪對象的封閉性,即多座古墓葬之間是否獨立且各自封閉,而不能簡單以多次重復的機械動作和行為作為次數標準。如果犯罪地點獨立,侵犯的是各自獨立封閉的古墓葬,則是對不同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的破壞,才能認定為多次。結合本案,辯護人認為被告人22日對T鎮山根邵村牛頭山上的古墓及其邊上的古墓盜掘應認定為一次盜掘,那么就應考察22日盜掘的T鎮山根邵村牛頭山上的古墓及其邊上的古墓否在空間上相對封閉、獨立,具有各自獨立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經過法院工作人員實地考察,T鎮山根邵村牛頭山相鄰的二個古墓葬距離較近,盜掘時間間隔較短,故不宜認定為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