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良
恰逢2018年春節,《家庭用藥》雜志喜迎第200期出版!
剛創刊時,有人提出質疑:“藥物不就那么多種嗎?常用藥更是不多了,你們寫完了還寫什么呢?”然而,事實表明這種質疑是多余的。2016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43萬份,較2015年增長了2.3%。1999-2016年間,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累計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近1 075萬份。數字令人觸目驚心!除此之外,非法藥品、三無產品等不安全的用藥源頭,需要人們及時獲取信息,煉就火眼金睛去辨別;而且,新藥新功效不斷涌現,也要求人們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所以,安全用藥還真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家庭用藥》雜志的主辦單位——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建所86年來,共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300余項,其中國家三大獎26項,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獎勵21項,省部級獎97項。1998年以來,研究所累計發表論文近8 700篇,發表的SCI論文和引用率位列全國藥學院校和科研機構前列。研發的藥物石杉堿甲、二巰基丁二酸、丹參多酚酸鹽、鹽酸安妥沙星等在臨床醫療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健康與疾病,是事關民生的重大課題,這不僅僅關乎前沿的科研成就與宏觀的人類課題,也不僅僅局限于醫生藥師的圈子里,更在于我們每一個人對于藥物的認識與運用中,在于患者的執行中,也同樣在于每個醫學工作者、媒體人的科普傳播里。《家庭用藥》雜志的辦刊意義就在于此。
作為上海藥物研究所的一分子,創刊十七年來,《家庭用藥》這棵被用真誠和愛澆灌的小樹已枝繁葉茂,為百姓家庭健康默默地守護著。她承載著我們做藥人的美好心愿:我們不僅要研發大眾用得起的好藥,還要通過這個平臺把臨床專家、藥師與大眾連接起來,普及人們需要的防病治病、安全用藥的知識,讓人們找良醫,選好藥,用對藥,享有健康。我們要做好家庭健康的指路人。
要說《家庭用藥》雜志與其他雜志有什么不同,或許是科研院所的基因所致,權威、嚴謹是我們在做每一篇文章時遵循的宗旨。將雜志的內容打磨、精品稿件的組織作為最重要的工作對待,始終如一。首先確保原創,并嚴格把關,力爭80%以上的稿件都是來源于副主任醫師級別以上的專家,邀請業內權威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審校,杜絕“偽科學”稿件。通過“健康箴言”“本期策劃”“專家論壇”等重點欄目的創新,確保每期雜志都有重點的策劃選題,有科學的評論觀點,有實用的指導文章。同時,還有“藥博士信箱”“藥品安全百事通”等服務性專欄,解答全國讀者求醫問藥的需求。每一篇文章,都凝結著醫學專家的智慧經驗與熱情。讀者稱贊說“看一期《家庭用藥》雜志就等于看了幾十個專家門診”“《家庭用藥》雜志是身體健康的好朋友、學習知識的好老師、求醫問藥的好大夫”。不僅如此,《家庭用藥》還與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上海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等政府機構合作,每年開展多項健康主題宣傳活動、上百場專家講座,服務萬千大眾。
《家庭用藥》一路走來,始終欣欣向榮、充滿生機;她不忘初心,在醫學科普事業中砥礪前行。祝《家庭用藥》越辦越好,為廣大讀者所喜愛和信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