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陶敏芳
女性的年齡和卵巢功能下降表現出相關性,但并不是絕對一一對應的,有沒有辦法可以明確了解卵巢的狀態,知道卵巢的實際“年齡”呢?有的,目前最常見的兩種方法是:超聲評估和抗繆勒管激素(AMH)檢測。
超聲評估
超聲是最直觀的辦法。通過超聲可以直接觀察卵巢內的竇卵泡數量。卵子的發育分為幾個階段,竇卵泡階段是最后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大約在月經來潮后的第14天左右,此時卵子會隨著竇卵泡的發育、長大而成熟,直至排卵、受精。因此來月經時,計量竇卵泡的數量反映了本次月經周期有機會發育成熟排卵的卵子數量。一般25歲以下的女性,超聲竇卵泡數在15~20枚;25~35歲的女性,超聲竇卵泡數在10~15枚;35~40歲的女性則在7~10枚;而大于40歲者往往少于6枚。
超聲測量的方法也存在“盲區”,超聲無法看到更小的卵泡——竇前卵泡。竇前卵泡是大多數卵子所處的狀態,而超聲是看不見的,也無法評估。怎么辦?抗繆勒管激素檢測可以同時評估竇前卵泡和竇卵泡。
抗繆勒管激素檢測
抗繆勒管激素是一種糖蛋白激素,僅產生于初級卵泡到竇卵泡這一初級階段,且為在竇前卵泡和竇卵泡(即我們所說的儲備卵泡)表達水平最高的激素標志物,卵巢內的竇前卵泡和竇卵泡數量越多,抗繆勒管激素的濃度便越高;反之,當卵泡隨著年齡及各種因素逐漸消耗,抗繆勒管激素濃度也會隨之降低,接近絕經期時,抗繆勒管激素便漸趨于零。
血清抗繆勒管激素水平可反映整個生命周期中的卵泡活性,能明確得知卵子庫存量,預測絕經期,對女性生育能力進行評估。同時,作為卵巢儲備的直接標志物,抗繆勒管激素可用于實時監測放化療對卵巢功能的損害,為女性腫瘤、癌癥患者保存生育力提供預警信息。
預測試管嬰兒治療結局 其在這方面可以說意義重大。如何準確預測卵巢對促排卵藥物的反應,以獲得數目適中且高質量的卵子、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決定助孕技術成功的關鍵。
預測絕經年齡 目前,女性生育年齡逐漸延遲,但卵巢衰老速度個體差異很大,因此預測生育力衰退及絕經的年齡十分必要。對于絕經過渡期的女性,抗繆勒管激素變化先于其他內分泌指標。
評估腫瘤患者生育力 腫瘤的放化療會引起卵巢功能減退,導致不孕和過早絕經。治療前高抗繆勒管激素水平的患者,相對低抗繆勒管激素水平者放化療后卵巢功能恢復更快。國外學者對134名乳腺癌(18~43歲)患者進行了5年隨訪發現,69%的患者在化療過程中抗繆勒管激素無法檢測到,化療后抗繆勒管激素水平輕微上升。原始卵泡池內卵泡的重新募集可能是引起化療后抗繆勒管激素上升的原因,但這并不意味著卵巢功能能夠完全恢復,早絕經及卵巢早衰仍會發生。借助抗繆勒管激素評估卵巢儲備狀態,可以提前做好生育力保存。
一般抗繆勒管激素在20~40歲時為0.24~11.78納克/毫升,41~50歲小于1.22納克/毫升。一般大于4納克/毫升為正常,而抗繆勒管激素在0.5~1.1納克/毫升時提示卵巢儲備功能減退。抗繆勒管激素降低時,就代表著卵巢正在老化,也就是女性生育力的衰退。但抗繆勒管激素無法預估未來卵巢功能的下降趨勢,建議若檢測抗繆勒管激素有偏低的傾向,最好及早規劃生育大事,以免耽誤了最佳“生”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