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培 孫璽慧 張東芳
目前貨運企業呈現出多、小、 散、弱的特征,即經營主體多、企業規模小、運輸組織松散、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弱,產業的組織化水平很低;并且政府部門對運輸主體行為的不可控,規范管理工作長期不到位。從而造成了目前貨運市場失靈、貨運信息不對稱、資源錯配、效率低下、成本極高的局面[1]。近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滴滴打車”模式的成功,貨運市場移動互聯網已成發展趨勢,車貨匹配的概念從而產生。
車貨匹配平臺除去了中間利益支柱,使貨主和車主能夠直接接觸和交易;同時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貨主能夠快速找到車,車主快速找到貨,直接在手機上完成整個交易,并且可以提前預約,方便快捷、節約時間和成本(如圖1,圖2)。但這依然只是表面現象。用戶體驗不滿意,信譽存在問題,黏性不足等問題,阻礙著車貨匹配平臺的發展。因而探討車貨匹配平臺運營現狀,剖析存在的問題,對車貨匹配平臺運營模式進行優化,有利于貨運市場改善“散、小、亂”特征,整合資源、組織運力,促進車貨匹配平臺的健康發展,提升車貨匹配服務,更好滿足用戶需求。
車貨匹配平臺從貨運市場黑板發展到手機移動端平臺,解決了貨運信息共享和車貨匹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了車主和貨主的貨運服務。但在車貨匹配平臺的發展中,隨著車主和貨主實現了直接接觸,不需要中介和信息部;信息的扁平化和市場的透明性提高,車貨匹配平臺出現了許多問題。
車貨匹配平臺目前可復制性太強,盈利模式比較尚不清晰、盈利點太低,缺乏核心競爭力。車貨匹配平臺是屬于輕資產的模式,大部分平臺都免費提供車貨信息匹配,僅靠做車后市場的增值服務來盈利,但車后市場沒有巨大的交易支撐,導致盈利太低;同時貨運市場上的車貨匹配平臺大多服務存在相似性,即使能夠實現線上的信息對接匹配,但也需要線下協商,這就導致了與傳統的貨運市場一樣,只是尋找貨運信息的渠道變了,實質性并沒有改變,核心競爭力缺乏,平臺生存存在很大問題。

圖1 傳統貨運匹配模式

圖2 車貨匹配平臺模式
在車貨匹配平臺雖然有實名認證,但車主和貨主相互不信任,在信任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信息不真實、容易遇到詐騙,支付方式、賬期問題、發票問題、墊付款問題、貨損貨差、貨物晚到、客戶投訴、泄露個人信息等問題嚴重。以杭州地區貨運平臺來說,其信譽度在貨運交易中不斷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平臺存在交易支付不安全、交易中受騙等交易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平臺本身虛假信息、刷單等現象使得信譽下降。信譽的下降會大大減低客戶的可信度以及黏性,導致客戶流量減少,平臺競爭力下降,整體服務的缺乏會對車貨主交易沒有保障,限制平臺的發展。
目前車貨匹配平臺車貨信息匹配存在簡單的硬性匹配,在車貨匹配平臺軟件查詢車源(或貨源)只能查詢到長度、載重、出發地、目的地等相符合的粗放類基本硬性指標,同時查詢結果沒有按照一定的次序顯示,因而缺乏智能個性化匹配,某些個性化需求在查詢匹配當中不能得到和完成,存在即使車輛長度、載重、地點硬性指標符合,最后也會取消意向的現象。
車貨匹配平臺,是由車貨主的需求來催生和發展的,在車貨匹配市場運行中,沒有一套透明的制度和標準來規范競爭,就會出現惡意壟斷競爭。到2016年年底,貨運市場的競爭已經十分殘酷和激烈,在杭州石大路貨運市場上,運滿滿為了爭奪和圈住貨源,不讓流失,將使用其平臺的車貨主因使用其他平臺而暫停使用、貨款取不出等等,要交押金且只使用運滿滿才能恢復,引起了車貨主的強烈抵制。這種行為是車貨匹配平臺的惡性競爭,目的是控制車貨源、保證平臺流量,卻引起用戶不滿意、遭到用戶的抵制。
車貨匹配平臺是要將貨源和車主吸引到自己的平臺,掌握大量貨運數據和信息;并且車貨匹配平臺就是消除車主和貨主中間的信息部、中介、黃牛等等,提高車貨匹配服務質量,降低時間和費用成本。因而車貨匹配平臺與傳統的貨運市場(信息部)存在著利益競爭的關系和替代的關系,由此引發了諸多信息部的反彈和抵制。但就目前來看車貨匹配平臺還是以傳統的貨運信息為基礎,在車貨匹配平臺服務欠佳的情況下,傳統的車貨匹配市場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目前公路貨運經營運作基本處于“散兵游勇”狀態,運營缺乏制度標準。當車貨匹配平臺介入貨運市場后,這種原本就散、亂的狀態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處理。由于在全國各地都是分散的,各個地方的市場運行狀況、政策都不一樣,無法形成統一的標準;而且在各個車貨匹配平臺競爭下,各自為政,控制和掌握貨運信息,雖然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依然會出現信息共享的阻礙,信息孤島和市場信息的不透明。只有在整合貨運資源、提高組織運力,建立了統一的標準和制度,解決散、亂的問題,車貨匹配平臺的發展才能得到有效持久發展。
2.1.1 車貨匹配平臺應加強智能化
車貨匹配平臺應改變現在的簡單硬性指標匹配,實現貨運信息匹配的智能化,采用多目標排序匹配法[2],建立車貨匹配的兩層篩選指標體系,以貨運信息的貨車長度、載重、起始地、目的地等為硬性指標匹配,以信譽評價、價格、運輸距離差距等為軟性指標匹配,將對達到硬性指標匹配的進行軟性指標量性加權平均計算,匹配度結果從高到低優化顯示。同時,杭州地區貨運市場近70%的車主是專線,擁有固定的路線。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工具實現匹配功能的智能化,智能推送專線貨源信息或者車源信息,為車貨主推送與之有關的貨運信息,在貨主發布貨源尋車信息后推送相符合且信譽度、服務水平較好的車源,及時對貨主需求響應,并將相符合的貨源推送給車主,提高車貨主的忠誠度和粘性。
2.1.2 平臺應加強基于車貨匹配基礎服務體系
平臺要提高準入門檻,嚴厲審核實名身份認證、車輛審核、貨源審核、資質信譽,結合區塊鏈技術,將物流市場交易各主體的ID信息進行記賬和共享,構建物流行業信用體系[3]。對信譽良好、服務水平高的車主和貨源真實可靠的貨主以及相關中間人提供激勵措施。提供結算支付制度,規定結算支付相關標準,以本地區貨運市場上車主和貨主普遍認可的標準,同時雙方可以協商而定,使得車貨主雙方在出現矛盾時有標準可依。另一方面為雙方建立合約機制、結算發票機制、貨物運輸定位功能、信譽與誠信機制、信息真實與及時更新功能、貨物保險與安全、投訴與評價等等基礎服務制度與功能,對實質性貨運服務的整個流程參與,讓交易雙方能夠在車貨匹配平臺順利完成貨運運輸和交易,提高交易安全。同時由于車貨信息匹配平臺依然依靠貨運中介來獲取車貨匹配平臺應控制貨源,減少貨運中介介入,提高真正貨主得信譽,對臨時性需求的貨主和長期需求的貨主采取措施保證其信譽,防止車主 “空跑”現象。
2.1.3 貨運市場應整合資源、組織運力,規范經營
貨是貨運市場的關鍵,是連接供應鏈、價值鏈上下游的基礎,平臺提升貨主的服務很重要。平臺必須將引入平臺的貨源進行有效地整合,才能有效組織利用運力,將眾多分散的中小貨運企業有效組織起來,促進規范經營和提高匹配和運輸效率。車貨匹配平臺應該分地區、分類型和長度整合車源運力,將運力分類統一平臺運營化,將散亂運力集中組織建立運力車源電子信息卡,進行實時審核和評價,將不合格的車輛要求限時整改以至刪除該車源,實現車源質量標準化,提升平臺所有運力服務水平;對貨源分地區、分屬性和要求進行有效統一整合,建立貨主貨源電子信息卡,對發布的貨源進行實時審核和更新,確保貨源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強企業與政府的信息共享,對貨運市場實時監控。
2.1.4 平臺應建立閉環交易平臺
車貨信息匹配平臺應該基于平臺大數據根據路線、貨物和現行價格,建立標準,實現閉環交易。閉環交易是從查詢匹配到最后交易完成評價實現交易一體化,建立線上匹配訂單、線上付款、線下服務、交易評價一體的交易平臺。在線上匹配訂單階段將相符合的真實車貨源進行匹配,實現雙方滿足各自服務要求進行交易。在線協商付款是利用大數據根據以往車貨主雙方協商的價格信息,自動給出指導貨運價格;同時根據在線協商確定結算賬期、發票等結算支付問題后平臺可以取得牌照或第三方支付實現在線支付賬款。線下服務是車主按照規定時間、地點裝貨、送貨等貨運運輸活動,在運輸中保證貨物安全無損;實時基于位置服務,實時對車輛、貨物定位,查看位置信息,讓平臺以及貨主能夠掌握貨物實時運輸地理位置。交易評價是車貨主基于相關服務因素以及車貨主信息對雙方的此次交易相互評價,同時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實現平臺、車主、貨主等多方貨運交易信息實時共享,掌握最新交易運輸情況和動態。以此形成一體化貨運服務,實現閉環交易。另外,提供返程貨源預約,車主在送貨到目的地之前就可以查詢預約到貨源,減少空駛率,有效利用社會運力資源。
車貨信息匹配平臺實現閉環交易,直接控制貨源來源,把真正貨主拉到平臺上來,減少貨運中介和分包,無視貨運中介的反對,把貨運中介的利益得以轉接在自身利益上,從而實現金融、保險、車后服務市場等增值服務推行和發展,并且會有大量資金沉淀,實現收益和盈利,提高核心競爭力。
政府在貨運市場上應嚴格監控,適當收緊市場,提高門檻和條件,做到放管結合,結合地區貨運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安全、技術、環保等貨運市場標準機制。目前,政府已經出臺了關于貨運稅收、無車承運人試點等政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時,政府要做的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市場秩序”、“建立誠信體系建設”、“促進信息互聯互通”、“應急安全”及“節能減排”,以及制定透明的制度和標準來規范競爭,消除平臺不良競爭的現象[4]。政府建立貨運市場相關機制標準,在貨運市場高度自我運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貨主在車多貨少的情況下有諸多選擇,但在貨運市場散亂不堪的情況下應以固定車主為主,對于車貨主都有益,同時將貨運信息盡可能全面發布,能夠尋找適合的貨車。為了保障貨物運輸安全、品質安全、交易安全等等,通過協商與車主有協議合約,保障貨物在交易、運輸、結算稅票等方面的安全。
車主應該發揮自己的人脈,發展和穩定固定貨源,減緩車主貨車閑置的可能,并且為了吸引貨主,提高車主的服務水平,讓貨主對車主有忠誠度和粘性,車主應該保障車輛的環保以及安全,提供行車記錄儀、GPS等通用車輛運輸技術設備和專用技術設備。
當前交通運輸部等政府部門不斷出臺公路貨運相關政策,減輕道路貨運經營負擔,促進貨運行業創新發展,嚴格落實治超全國統一標準,強化行業穩控綜合治理,改善從業人員經營條件,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規范貨運行業秩序,實現高效的運力組織,整合貨運市場資源,貨運市場將進一步發展。
車貨匹配平臺目前來說還有其存在的價值,雖然目前車貨匹配平臺擁有大量的車源和貨源數據,但其盈利模式不清晰,盈利點低,且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容易復制,所以車貨匹配平臺競爭力不足, 隨著貨運市場的車貨匹配標準的建立、信譽體系的完善,線下車貨主存在自我匹配的可能,而且隨著真正無車承運的實現,大幅度減少分包,車貨匹配平臺如果不改革創新將會僅靠融資的支撐而逐漸退去市場。
基于大數據的交易平臺能夠根據路線、貨物和現行價格來制定標準,事先根據車貨主雙方協商的價格來自動給出平臺未來貨運價格,實現線上價格,平臺獲得支付牌照或者第三方支付,減少價值鏈上下游的分包,實現貨運中介零介入,將會實現閉環交易,從而推行和打造物流、運力、數據、金融、車后市場、社交和電商等板塊的全方位生態物流貨運圈[5]。
[1]黃玥,岳婉秋,譚美琪. 公路物流貨運運力整合模式研究——以卡行天下為例[J]. 商場現代化,2016(5):47~48.
[2]李慧. 配載型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的車貨供需匹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3]田儀順.區塊鏈破解貨運“亂”象[EB/OL],(2017~08~14)[2017~08~22].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1708/14/323868.shtml.
[4]李漢卿.羅賓遜不一定是中國車貨匹配的未來[EB/OL],(2017~07~04)[2017~09~05].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1707/04/322719.shtml.
[5]趙純宇.科技改變物流貨運平臺標準化建設提升競爭力[EB/OL],(2017~08~07)[2017~08~22]. http://www.cvchome.com/mobile/21~0~33042~1.html.
聯邦快遞正式啟用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
1月8日,全球最具規模的速遞運輸公司之一聯邦快遞宣布正式啟用位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聯邦快遞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該中心是浦東國際機場中最大的同類型設施,將有助于華東地區貨件更快捷地連接聯邦快遞的全球網絡,特別是美國及歐洲市場。聯邦快遞上海國際快件和貨運中心總占地面積為13.4萬平方米,包括約為12.4萬平方米的操作區域和1萬平方米的辦公區域。中心內全自動分揀系統每小時最高可分揀3.6萬個包裹和文件。
目前,國際貨運三大集成商均已在浦東機場設立了專屬的國際貨運中心,浦東機場的貨運樞紐建設已步入了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