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從直覺上講,混合云就具有多種存儲方案的誘人之處:極具成本的存儲量,方便的無處不在的移動處理模式,可以讓任何行業的網絡系統都會為之傾心。
混合云是一種將現有系統升級為云備份的有效易行的方案,具有非常經濟的存儲成本,而且它能夠替代現有的傳統備份模式和其他離線存儲技術。云服務商提供的云備份以及相應的應用如SQL Server 2014都適用于企業的現有系統。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方案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且表現在備份和還原兩方面。混合云存儲方案,有益于解決處理離線數據保護的復雜性問題,并且在無需額外數據備份、磁帶輸出、及運輸活動的情況下無縫移動數據離線。
采用混合云備份,還能夠提升當前應用的有效性和意外恢復能力。具體而言,這樣的技術如vSphere Replication、Hyper-V Replica、SQL Server AGs(AlwaysOn Availability Groups)等,都可以為本地VMs提供有效的 HA(high availability)以及意外恢復 DR(disaster recovery)。
HA是指提供在本地系統單個組件故障情況下,能繼續訪問應用的能力,該故障不僅指IT軟/硬件,還包括業務流程、物理設施故障。此時對故障切換有兩個指標: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和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TO 是 服務恢復的時間,RPO是切換時向前恢復數據的時間長度。DR是指當發生意外時對不同地點的數據中心內恢復數據、應用或業務的能力。VSphere Replication與Hyper-V Replica能夠在云端提供VM復制,即便當本地失敗也不會造成宕機事故。類似地,SQL Server之AlwaysOn AGs的內置向導可以對原有系統和云生成HA或DR AGs。
混合云具有智能化優勢,這也是近來混合云發展的熱點之一,例如微軟提供的StorSimple,不僅能夠無縫對接原有系統與云,而且能夠自動將熱訪問數據推送到本地SSD存儲設備,而將冷搜索數據束之云端,這種合乎人意的操作方式只需要設置完成之后便無需人工干預,顯然是一種高效經濟的運作模式。雖然云備份的智能化,并非達到人工智能的高度,但通過對流量的大數據分析工具,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到備份的瓶頸并提前預警。
有專家指出,混合云管理中需要解決三個關鍵問題:安全性、賬戶管理與計費,以及資源配置。安全性問題應重點關注用戶管理、訪問控制和加密;借助第三方服務可掌握云開銷的相關實時信息,還有預算超限報警、實例規模建議以及成本分配報告等。至于資源配置,例如在運行任何工作負載之前,應確保有合適的機器鏡像可用,為此可以在混合云中使用配置管理工具。
微軟在提供StorSimple的同時,還提供了配套的PaaS平臺方案即OMS(Operation Management Suite),此基于混合云的管理模式所構建的云管理中心,兼顧了“地面”系統與云端,也可視為原先的套件System Center Management Suite之升級版,這種運行在數據中心Windows或Linux系統基礎上的代理者會將數據發送到可以接收云服務數據并加以分析的Log Analytics工具中。
如果具有一定超前眼光的話,一定已經注意到云爆發(Cloud Bursting)。作為應用部署模式的云爆發,其應用運行在私有云或數據中心中,當計算能力的需求達到頂峰時,會突然進入公共云中,它非常契合網絡經濟時代的商業新模式以及客戶的交易付費模式。當前的托管式云服務大多都提供了必要的云爆發架構,再加上快速的存儲訪問,可以讓云真正靈活。該機制擁有長期性,還能保證所需配置的穩定性以企業數據與系統訪問的絕對安全,同時保證靈活性以及在大爆發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