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栓磊+李志明
寒冬,關節、肩周等地方隱隱作痛,熱敷是個簡單易行的理療方法,不少人都準備了熱敷包做理療。那么,熱敷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有哪些適應癥呢?
熱敷分為干濕兩種
干熱敷,常用熱水袋。方法是熱水袋內灌入1/2——2/3的熱水,斜放水袋將氣排出,而后擰緊塞子,用布擦干水袋表面的水,倒提起來抖動,檢查無漏水后,用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在需要熱敷的部位。使用中應注意水溫不宜過高,50℃——60℃較為合適。做熱敷時可根據需要及時換熱水,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此外,干熱敷還包括鹽敷。方法是取300克粗鹽,放入洗干凈的鍋里,用小火炒熱(鍋里不要有油),在鹽中加入紅花、花椒等效果會更好。將炒好的熱鹽盛入事先準備好20——30厘米的小布口袋,用繩子系緊,敷在患處。有調節神經,加速血液循環,從而緩解反射性肌肉痙攣,減輕疼痛的功效。
濕熱敷,將毛巾放在熱水中浸濕擰干,放在需要熱敷的部位,然后蓋上干毛巾或棉墊,以保持熱度。敷布的溫度以不感覺燙、能耐受為原則。濕熱敷也可采用在濕熱毛巾上放熱水袋的方法,以保持熱度。濕熱敷一般可持續20——30分鐘。熱敷后應將局部擦干蓋好,不要立即外出,避免著涼感冒。
熱敷手法和時間
熱敷肚子,防治痛經
可采用干熱敷法,在痛經時將熱水袋放到肚臍下一寸即關元穴的位置,以疼痛緩解為宜,如溫度不夠應及時換熱水,如溫度過高可隔著衣物熱敷。另外,治療盆腔炎時可將一公斤左右的粗鹽熱敷包放在腹部,敷30——60分鐘即可逐漸止痛。粗鹽可以反復炒用4——5次后再換新的。
熱敷關節,緩解疼痛
可將熱毛巾纏繞在患有關節炎的關節處,熱敷時需要經常調換熱水,以保持足夠溫度。每次10分鐘,每天2次,能活血通絡,緩解疼痛。或將一公斤的粗鹽熱敷包裹在疼痛、怕冷的關節部位,每次熱敷15——20分鐘,至粗鹽逐漸冷卻。
熱敷眼部,緩解疲勞
可輕閉雙眼,將熱毛巾敷于眼上,保持呼吸自然,放松心情,每次10分鐘,每天1~2次。需要調換熱水,以保持足夠溫度。熏熱敷法也適用于眼部熱敷。可將40℃左右的熱水倒入杯內,閉眼將眼部湊在杯口處,每次5分鐘,每天1——2次。熱水內放入桑葉、菊花、金銀花等清熱消炎的中草藥,還有清熱明目的作用。
熱敷頭部,緩解頭暈
可將熱毛巾放于腦門上5分鐘,每天兩次,能起到健腦的作用,對老年人常見的頭暈、高血壓等有防治效果。出現頭痛的老年人還可熱敷額頭、太陽穴、頸部等位置,每天3——5次,每次20——30分鐘。
是否熱敷要確定病因
熱敷要在確定了病因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如腹痛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因為受涼而出現了胃腸道肌肉痙攣性疼痛,用熱敷可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在尚未確定腹痛的原因和性質時,就不應濫用熱敷治療,否則容易掩蓋疾病的真相,從而造成誤診或延誤診斷。有些疾病盲目熱敷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