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天琪+龔楚英
摘要:近幾年來共享經濟的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已滲透至交通、住宿、金融、餐飲、家政服務、農業生產等多個領域,為人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極大地便利。但是在共享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制約了共享經濟進一步發展。因此,如何解決現存的問題成為共享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本文遵循實際情況,探討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對共享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起到借鑒和參考作用。
關鍵字:共享經濟;資源共享;互聯網;稅收征管;便捷性
正文:
一、共享經濟的概述
共享經濟就是指民眾公平、有償地共享一切社會資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經濟紅利。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也開始興起并發展,逐漸成為了我國經濟體系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新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每個用戶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并分享各類信息,實現了互聯網中的信息數據共享。在這一階段內,用戶的共享內容以信息居多,不僅信息共享量大幅提高,還使得信息共享不再受限于空間的限制,并且共享范圍大幅擴大。此時的信息共享大多為免費的信息數據,較少涉及到實物交割。而在2008年后,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外的Uber、Airbnb,以及國內的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小豬短租等一系列實物共享平臺陸續開始出現,共享經濟由概念變成現實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通過第三方平臺提供的信用擔保,將閑置的產品以一定的代價分享給其他人,可以直接的轉化成利潤。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Spaeth)于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在我國,以共享單車為例,2014年,北大畢業生戴威與4名合伙人共同創立OFO,致力于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2015年5月,超過2000輛共享單車出現在北大校園。隨后共享單車出現在生活中的大街小巷里,共享單車卓有成效地解決了人們中短距離出行的問題,對于城市交通和環境污染也起到了緩解作用。個人或機構把閑置的資源或服務有償分享給需求者使用,從中獲得報酬,需求者通過使用供給者的資源創造價值。共享經濟顛覆性地影響傳統商業模式。就生產者而言,市場交易成本的降低導致傳統企業邊界收縮,帶來個體經濟的強勢回歸。對于消費者而言,交易成本的下降引發“以買為主”向“以租為主”的轉變,增加了消費者的福利。通過“自由人”的聯合,共享經濟給了供求雙方更自由的選擇,也自下而上推動著制度變革,提升了經濟運行的效率。
二、建設共享經濟的必要性
(一)共享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有顯得尤為重要。而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共享經濟模式下,人們花費一定的代價獲取使用權,而非購買所有權就可以享受其提供的服務,使得閑置資源的使用率得以提高。此外,共享經濟的興起也并非偶然,其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產能和供給過剩為其提供了經濟背景;第二,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傳統商業模式的低效協同為共享經濟發展帶來了商業動因;第三,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領域應用,讓供需信息實時、精準的高效匹配和信任鑒權成為可能;第四,消費觀念的轉變所帶來的消費者行為模式變化。
新華社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共享經濟及其相關市場的規模高達 1.95萬億元,未來5年,我國共享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將高達40%,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規模將占GDP比重的10%以上,共享經濟將會是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共享經濟的特殊性
共享經濟與傳統經濟模式相比,有著明顯的特殊性,其特點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交易的虛擬性。共享經濟是主要依賴于計算機網絡為媒介而從事的一種經濟活動,其交易過程必然呈現出虛擬化。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交易各方從選擇到最后的支付環節都是以網絡為依托的,無需實地觀看。
第二,最終支付的費用低。具體表現在:就共享單車為例,最終支付的費用為一小時或者半小時一元,相比自行車租賃便宜很多,甚至無需物品或其他抵押。
第三,方便快捷。由于網絡的輻射范圍可以覆蓋地球的任何地點,衛星定位也可以定位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因此,人們可以在全球的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簡潔快速的完成鄭哥共享流程。
三、共享經濟的問題及對策
(一)共享經濟在稅收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基礎數據不完善。2015年10月1日起,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實現了三證合一。但是共享經濟的規模龐大,而且并沒有進行納稅申報,因此稅務機關缺失基礎數據,無法管理。
其次,共享經濟的高流動性以及隱匿性對稅收征管造成極大的難度。共享經濟是以互聯網為媒介進行的商業模式,過程中沒有紙質的發票;最終的支付憑證是一連串的數字信息,這些存儲在計算機中的電子憑證可以被輕易的更改,這些都給電子商務的征管帶來極大的難度。
再次,難以確定征稅對象、稅種和稅率。因為現行法律并沒有關于共享經濟行為的征稅法律條文。
此外,共享經濟享受者素質不高。就共享單車而言,一些人對共享單車上鎖,將共有轉為私有,甚至有人將共享單車隨意停放,任意丟棄,不愛護公共財產。
最后,使用者信息存在安全問題。2008年以來,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外Uber、Airbnb,國內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小豬短租等一系列實物共享平臺陸續開始出現,共享經濟由概念變成現實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共享經濟發展愈加快速,你只需上傳你的個人信息,然后就可以開始使用,但是網絡信息安全與否,并不能進行判斷,加上沒有法律條文對這些行為進行約束,因此信息安全成為一個大問題。
(二)共享經濟發展對策
共享經濟的發展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對共享經濟的征稅問題,進行完整的詳細的規定;建立完善的稅收征管制度,進行網上申報。使用者在最終支付之后,自動生成格式統一的電子憑證,稅務機關根據電子憑證進行征管;實行代扣代繳,避免偷稅漏稅行為。
其二,建立稅收優惠政策。對于主動進行納稅申報或者對經濟有一定貢獻的人給予一定的減稅、免稅政策。
其三,利用法律的手段,嚴懲對共享經濟物品破壞的不法分子,從而促進共享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顏婧宇:《Uber(優步)啟蒙和引領全球共享經濟發展的思考》,《商場現代化》.2015年第19期;
[2]杰里米·里夫金《走向物聯網和共享經濟》,《企業研究》2015 年第2期;
[3]黃輝煌:《我國C2C電子商務稅收管理的幾個問題》,《稅務研究》2015年第3期;
[4]林永青:《共享經濟的興起和“眾融”的未來》,《中外管理》2015 年第2期。
[5]馬強:《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現代經濟探討》2016第10期;
[6]馬廣奇.陳靜:《基于互聯網的共享經濟:理念、實踐與出路》,《電子政務》2017年第3期;
[7]鄭志來:《供給側視角下共享經濟與新型商業模式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16年第6期。
[8]張新紅:《中國分享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及趨勢》,《電子政務》2017年第3期。
項目名稱: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項目《財務管理融資活動中眾籌方式問題研究》(湘教通〔2016〕283號)、《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稅收問題研究》(湘教通〔2017〕205號)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