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平
休閑漁業,概括起來就是利用漁業資源、漁業設施、漁業生產器具、漁產品,結合當地的生產環境和人文環境而規劃相關活動和休閑空間,提供給人們體驗漁業活動并達到休閑、娛樂功能的一種產業。
一、發展休閑漁業的現實意義
第一,休閑漁業是對漁業資源的綜合利用,是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因受自然條件限制,特別是環境污染等原因,我市漁業資源有了一定的萎縮。在這種情況下,漁業經營者在繼續搞好水產品養殖的同時,利用池塘、等場地建設休閑漁業開展休閑配套服務活動,能有效緩解目前我市漁業生產中資源短缺等各種矛盾,優化漁業結構,提高漁業的經濟效益。
第二,發展休閑漁業,通過吸引大量的游客,帶動交通、餐飲、住宿、商業等多個行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漁業向其他行業延伸。同時,還可以擴大就業范圍和容量,不但增加農民轉崗轉業的途徑,實現失地農民的再就業;而且由于拉伸延長了漁業產業鏈,提高了漁業的比較效益,有利于增加漁民收入。
第三,休閑漁業一般利用現有水域和漁業設施,同時利用漁民的專業技能,因此不但投資少,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個項目,吸引人們在閑暇時進行度假娛樂和消費,形成我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我市休閑漁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我市搶抓政策機遇,將休閑漁業產業發展列入“‘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海上糧倉”建設及“加快打造現代海洋產業‘八大板塊的實施意見”重點工作當中,建成了小青島、南泓南村、正華山莊等5處市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規劃建設了一處內陸省級休閑漁業公園和一處海上休閑游釣基地,推動全市休閑漁業產業較快發展。
一是小青島綜合性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位于乳山口港南,主要提供小青島海島旅游配套服務。擁有漁家樂接待戶37戶,著重發展以“住漁家屋、吃漁家飯、乘漁家船、做漁家活、享漁家樂”為主要內容的民俗游,現已成為許多外地游客到乳山旅行的首選。二是南泓南村綜合性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南泓南村位于銀灘旅游度假區與大乳山旅游度假區之間,是典型的膠東漁村。近年來大力發展以“漁家樂”為主體的民俗旅游項目,提供漁家特色的食宿、趕海、釣魚、出島觀光游覽、參觀島上漁村風貌、體驗島上漁家生活、撒網捕魚、文藝聯歡等服務項目。目前從事漁家樂民俗旅游產業的接待戶38戶,年接待游客人數1.5萬人。三是正華山莊陸地池塘垂釣區。位于乳山寨赤家口村西,園區內設正華茶場、正華山莊酒店、正華垂釣場、正華特色養殖場、正華石佛山旅游觀光景區等休閑娛樂場所。其中,正華水庫占地約12畝,總蓄水量為10萬立方,主要放養草魚、鯉魚、花白鰱、本地鯽魚等,配備了40個專業釣位,在水庫的水面上建設了4座具有田園風情的漂浮垂釣木屋,木屋可以根據游客的需求隨意移動,吸引垂釣愛好者前往垂釣。四是青藝蔬菜陸地池塘垂釣區。位于白沙灘鎮桃村李家村,占地約15.6畝,總蓄水量為5萬立方,專業釣位50個,垂釣品種有草魚、青魚、金鯉、方魚等。五是金牛谷陸地池塘垂釣區。位于午極鎮午極村北,占地約30畝。垂釣園投資約300萬,主要放養鯉魚、草魚、虹鱒魚等特色品種。隨著餐飲配套、停車場的建設、魚池周邊道路硬化、場地綠化逐步完善,金牛谷垂釣園已經成為全市境內休閑垂釣、觀光旅游的最佳場所之一。
從我市來看,休閑漁業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較前期有了較大的進步,但與政策形勢的要求相比,與起步早、已經形成一定產業規模的先進市區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政策宣傳力度不夠,致使部門、鎮區及企業對發展休閑漁業認識不到位,缺乏足夠的重視,造成休閑漁業項目起點低、規模小,缺乏特色和品牌知名度;
二是乳山上規模的海洋漁業企業較少,缺乏有實力的企業主體承擔大型休閑漁業項目;
三是實力比較強的企業,如房地產類和金屬冶煉、鑄造類企業,對發展休閑漁業缺乏認識,轉型意愿不強烈,心存顧慮。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優化產業布局。本著“多規合一、統籌結合”的原則,在與我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充分銜接的基礎上,按照 “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休閑漁業產業發展、海洋牧場建設、海岸帶生態整治修復、海島保護與利用等多個專項規劃,合理布局,從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出發,突出特色,錯位發展,設計開發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休閑漁業產品,打造休閑漁業特色品牌,提升休閑漁業的整體發展規模、層次和水平。
二是強化政策扶持,打造陸地池塘垂釣基地。爭取省廳200萬元資金扶持,建設臺依湖省級休閑漁業公園。主要是以臺依湖3000畝水域為中心,建設水域游樂區,完善旅游產品與資源、垂釣經濟、基礎設施、資源保護、自然環境、綜合管理、旅游服務、旅游安全等八方面內容。爭取市級休閑漁業發展獎勵資金,扶持發展翁家埠龍澤苑、三星生態農業垂釣園、新宇生態農業旅游基地等淡水池塘垂釣項目。主要通過設置專用停車場和就餐場所,建立完善的安保制度、應急救援機制,聯合旅游部門對管理和服務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健全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力促垂釣基地在交通條件、安全保障、衛生條件、服務管理等方面上檔升級。
三是發揮海洋資源優勢,重點打造海上游釣產業。搭建招商平臺,引進外地大型企業,引導本地實力企業與旅游部門、國運公司深度合作,充分開發海洋優勢資源。依托華信、正華山莊、大乳山、溫喜生物等本地龍頭企業,充分發揮“一灣兩河三島”海洋牧場規劃區水深適宜、水流流速較緩、生物資源種類較多、漁業資源較為豐富等天然優勢,投放人工魚礁,立體生態養殖貝、參、藻類,打造集養殖觀光、海上游釣、漁業娛樂于一體的海上游釣基地。進一步清理整治潮汐湖海岸帶,將潮汐湖打造成集動感沙灘、生態保育、文化藝術走廊、濕地景觀公園于一體的濱海度假圣地。重點培育華信集團海上游釣基地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在匯島以北600畝海域投放人工魚礁,底播增殖海參、鮑魚、蝦夷貝、赤貝、毛蚶、雜色蛤等,打造人工魚礁產業鏈,實現乳山海上休閑旅游基地從無到有的突破。
四是發揮海島優勢,開發新的旅游資源。加強對海島生態價值、歷史文化內涵的研究和挖掘,豐富海島旅游產品,拓展旅游線路,打造海島觀光、休閑漁業、文化體驗多位一體的可持續海島旅游產業。重點開發海島旅游資源有兩處:一處是宮家島生態度假區。宮家島四周的小島,適宜開發垂釣和自助趕海等娛樂活動,規劃將其建設為具有濱海文化特色的集海上生態游樂、高檔酒店、企業CEO俱樂部以及專家休養等觀光、養生項目為一體的生態型度假島嶼。另一處是北小青島休閑觀光區。北小青島植被覆蓋率高,林木覆蓋率達70%,有著發展旅游觀光的潛在優勢。我們將充分借助大乳山旅游度假區輻射帶動作用,把小青島發展建設成為集海島休閑、觀光為一體的風景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