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貿易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人民幣幣值長期穩定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可預期,人民幣國際化邁向了關鍵時期和決勝階段。本文對人民幣國際化現狀及當前阻礙進行分析,以馬克思《資本論》為視角,基于貨幣理論和匯率理論的分析與借鑒,從構建人民幣國際循環通道、加強匯率波動的傳導風險管控和促進金融體系國際化改革和創新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資本論;匯率理論;對策
國內外學者基于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貿易地位、貨幣穩定性、資本自由流動能力和宏觀政策管理進行多維度分析,給予人民幣國際化的潛力和實現較高評價與期望。但應當看到當前我國面臨著美聯儲加息、美元堅挺,歐洲難民危機、英國脫歐等國際環境的不利因素,加上我國經濟轉型進入深水區的時期,尤其在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后,宏觀金融風險問題日益突出,而管理宏觀金融風險的關鍵即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對匯率的思考需要我們運用辯證思維看待馬克思匯率理論和貨幣理論。《資本論》中的相關論述對當前我國匯率制度和匯率管理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具有借鑒意義
一:馬克思《資本論》相關理論的引入
(一)馬克思貨幣理論
1、馬克思貨幣理論的起源與內容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不斷追求錢,資本,財富,股市收益,投資……不管怎么變化名稱,這些都和貨幣有關。“物的名稱對于物的本性來說完全是外在的”。對此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章中論述“貨幣或商品流通”時以一種“俯仰天地之間”的大智慧得出了結論: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貨幣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用來代表價值的一種特殊商品。那么天然貨幣就衍生出貨幣的價值鏈接即一般等價物,價值評估即交換價值和價值擴充(其他職能),因而就會有多種職能。
2.價值尺度
“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貨幣才可以通約。恰恰相反。因為一切商品作為價值都是對象化的人類勞動,從而本身可以通約所以它們能共同用一個獨特的商品來計量自己的價值。這樣,這個獨特的商品就轉化為它們共同的價值或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價值尺度,只要作用是標明價格或作為計價物。在一個“因此,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時只是想象的或觀的貨幣”。人民幣國際化過程成中,要讓人民幣成為普通的標價單位。自然人民幣國際化背后要有堅挺的中國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就要成為一種具體的價值尺度。表現的是商品同人民幣之外存在的商品交換比利。從而標定對應的價值。有如下幾種職能:第一傳遞經濟信息,傳導市場,資源,生產,偏好。競爭等信息比如股票市場的波動等等。第二是“誘惑”市場主體的逐利偏好。使他們“盡力”從而達到帕累托最優。第三是,價格的收入分配效應,可以區分不同市場主體的利益。
3.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統一是貨幣。商在交換過程中包含著矛盾和互相排斥的關系。商品的發展并沒有揚棄這些矛盾,而是創晚這些矛盾賴以得到解決的方法。“商品首先沒有鍍金,沒有蔗糖,以本來面目進入交換過程的,交換過程造成了商品分為商品和貨幣這二重化……”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總是以一種不平衡,不協調,混亂比例,不是自然理性的擴散,經過或者“停滯”在流通領域。流通領域需要多少貨幣和滯留了多少貨幣是個問題。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這是一個必須的注意和防范的問題。因為在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在同一時間在不同空間存在大量的多種形式的商品交換和其他交易買賣。待售商品在自己的空間已經有了等于自己價值總額的一定的觀念貨幣,可見,在每一個具體的時間和空間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供應總量,一方面取決于特定時空的價格總額,而在特定時空的價格總額又是多種商品的數量和價格乘積的和。同時還受流通速度影響。這實際上也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管理提供了一種思想:分區分塊管理,然后形成“區塊鏈”實現部分與整體的功能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在商品的生產和交換矛盾中產生的一種職能,是商品經濟發展中矛盾的結果。由于各種原因比如: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的不同,在真實的商品交易中必然會出現賒購賒銷的經濟現象。從也有衍生出新的經濟關系―債務和債權。隨著信用的發展,貨幣在償還債務或作非直接支付時,充當支付手段。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歸結為“作為貨幣的貨幣”。黃金具有耐用,可分割,同質和比較容易攜帶的優點從而成為“貨幣的貨幣”。具有價值貯藏,價值轉移和作為國家之間債務結算的手段等職能。在真實的經濟史上還有另有無價值的和非商品的貨幣。比如1825年經濟危機中,為防止信用蹦潰“價值的惟一形式”存在英格蘭銀行儲備中的1鎊面值通貨里。同時在商品生產達到一定水平和規模時,貨幣作為支付手斷的職能就越出商品流通領域,貨幣變成契約上的一般商品。地租,賦稅等等由實物交納轉化為貨幣支付。
5.世界貨幣
“貨幣一越出國內流通領域,便失去了在這一領域內獲得價格……貨幣的存在方式與貨幣的概念相適應了”
世界貨幣作為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購買手段和一般財富的絕對社會化身執行職能。這是貨幣比較“直白”的經濟要求。作為世界貨幣始終需要真正的“真金白銀”。世界貨幣作為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購買手段和一般財富的絕對社會化身執行職能。它的最主要的職能,是作為支付手段平衡國際貿易差額。由此產生重商主義體系的口號——貿易差額![重商主義體系把通過金銀來結算貿易順差當作世界貿易的目的,而重商主義體系的反對者又完全誤解了世界貨幣。在世界貿易中,商品交易充分的展開自己的價值,因為在世界市場上商品有獨立的價值形態,也作為世界貨幣與商品對立。
《資本論》中的貨幣理論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人民幣國際化要遵從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走特色的國際化道路。
參考文獻: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