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芳
摘要:煤礦開采工作的環境非常惡劣,許多煤礦設備都會在粉塵、高溫、潮濕等環境下進行高負荷的開采工作,進而導致設備出現各種故障,嚴重影響煤礦生產進程。所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對煤礦機電設備進行管理,成為相關工作人員的主要研究方向。通過現代科技進行管理,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設備管理體系,進而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豐富設備管理工作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最終促進煤礦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工作流技術;EAM系統;煤礦;機電設備;管理
引言
現如今,煤礦機電設備正向著專業化、自動化、技術密集化發展,一些設備的結構組成越來越復雜,同時其功能也越來越強大,所以相關設備對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煤礦企業屬于資產密集型的行業,所以其在企業資產管理方面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相關人員要具有專業的維修與保養能力,同時也要具備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進而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利用,實現信息共享。
1EAM系統在煤礦企業建設中的必要性
1.1EAM簡介
EAM是在計算機設備維護管理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支持企業,特別是資產密集型企業有效開展設備維護管理的資產管理系統。它是以提高資產可利用率、降低企業運行維護成本為目標,以優化企業維修資源為核心,通過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維修計劃及相關資源與活動,以達到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EAM是一個集成化的設備維護管理系統,它以資產、設備臺賬為基礎,以工作單的策劃、審批、執行和報告為主線,融合多種先進維修管理思想,提供多種維修模式,將采購管理、庫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集成在一起,同時與財務管理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文檔管理系統建立接口實現集成。它通常適用于煤炭、電力、天然氣、石油、化工、航空及其它流程式生產企業。
2融入工作流技術的煤礦機電設備EAM系統設計
2.1融入工作流技術的EAM系統的主要功能
融入工作流技術之后,EAM系統可具備以下三種功能:第一,可以對企業中各個設備模塊的管理工作及業務流程建立可視化的模型,通過可視化模型,可對設備管理工作的流程進行抽象化表示;第二,通過發布設備管理業務流程信息,可以準確獲得管理業務流程中各參與部門和人員的轉移信息,便于統一管理;第三,可實現設備管理模塊的自動化運行,進行設備管理工作時,可利用一個輕量級的工作流運行器,將各工作流程具象化,同時完成工作流程之后,還可及時將相關信息進行儲存。融入工作流技術的煤礦機電設備EAM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2.2煤礦設備管理系統云平臺構建
基于煤礦設備管理系統云架構模式和部署,該系統的云平臺構建包括用戶視圖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和資源層四層。
用戶視圖層(第一層):該層主要包括設備管理的角色權限管理、用戶管理、業務功能等,用戶通過工作流驅動的權限檢驗后,進行相關職能操作。
業務邏輯層(第二層):該層主要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對該層設備管理用戶操作所產生的數據接入,或對下層所返回的命令進行解析,然后將請求分發給所對應的設備管理業務對象執行,將數據傳輸給底層接口,將結果處理后重新返回給上層用戶,主要包括設備信息查詢解析、權限驗證、數據處理等。
數據訪問層(第三層):上一層的請求被傳輸到數據倉庫之后,可利用Hive中的解析器對請求進行分析和研究,之后利用查詢計劃生成器和邏輯計劃生成器將上層請求轉化為可以被第四層執行的Map-reduce任務文件。此外,該層還可利用Sqoop工具生產非關系型數據庫,進而實現數據的遷移。
資源層(第四層):資源層處于Hardtop中,通過任務觸發Job-tracker(任務管理節點),使各種資源在節點調用過程中實現合理分配,最終執行原始的請求并將相關數據進行儲存。
2.3工作流引擎的融入與實現
采用工作流技術,將礦山設備生命周期內各環節產生的數據流連通起來,形成設備從申請采購到報廢整個過程的閉環管理,實時反映設備的運行狀態。為便于闡述實現技術需結合具體的工作流,這里以設備購置模塊業務流程的工作流為例,描述工作流引擎在煤礦設備EAM系統業務流程中的實現。
通過公有云對各礦實行統一采購管理,采購信息互相可見。當各礦庫存管理員發現庫存不足時,可以通知基層設備管理員發起采購計劃,錄入完畢后,通過逐級審批后向供應商發送采購信息,采購完畢后生成采購合同。這部分信息可供管理層參考,進而方便企業宏觀管理。
3EAM系統在煤炭企業信息化建設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存在的問題
第一,EAM系統管理與人工管理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該系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過程相對規范。但由于管理該系統的人員缺乏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使得這種優勢不復存在,由于工作過程中沒有認真收集EAM系統所需的管理信息,導致該系統信息更新不及時、缺少相關數據,最終影響了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EAM系統主要是通過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實現的,系統組成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但是當前煤礦從業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普遍較低,因此,無法發揮出EAM系統應有的作用,同時一些管理人員還習慣與人工管理,導致EAM系統被閑置,造成企業資源浪費。
3.2解決策略
第一,針對員工對EAM系統的使用水平低,企業要自身加大培訓力度,定期做好培訓、考核工作;第二,制定必要的制度和詳細的業務規則,確保按規定操作,并讓每位相關的最終用戶能夠熟知和理解;第三,提高員工對EAM系統的認知水平,深刻理解企業運用EAM的潛在意義;第四,增強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培養企業廣大員工的主人翁精神;第五,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及社會資源,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企業與各大高校或科研單位交流學習,爭取能夠培養出一批業務精湛、技術過硬的高新技術人才。
結語
煤礦機電設備屬于煤礦企業的重要資產,因此,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也是煤礦經營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對煤礦企業的發展有直接關系。通過建立完善的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制度,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對設備進行系統化。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設備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和工作效率,進而保證煤礦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設備故障幾率,最終促進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朋偉.煤礦機電設備健康管理系統的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17,32(02):124-125+128.
[2]李翠平,張佳,鐘媛.基于云計算和工作流的煤礦設備管理EAM系統[J].工程科學學報,2015,37(04):528-534.
[3]張佳,李翠平,鐘媛.融入工作流技術的煤礦機電設備EAM系統設計[J].工礦自動化,2014,40(12):1-5.
[4]趙喜愛.淺談EAM系統在煤炭企業機電設備管理中的運用[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13,(0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