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趙培培
摘要:本論文簡單介紹云南白藥的整體狀況,并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環境及醫藥行業的發展狀況;利用云南白藥2012-2016年五年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結合其相關財務指標分析并評估公司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獲利能力、發展能力,最后結合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
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醫藥集團上市公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以變革煥活生機。在“新白藥,大健康”戰略指引下,公司通過聚焦云南自然資源優勢,致力于將傳統中藥融入現代生活。公司以“藥”為產業基石,不斷向大健康領域延伸和拓展,現有業務涵蓋中藥資源、中西藥原料/制劑、個人護理產品、原生藥材、商業流通等,產品目前共計19個劑型390余個品種。
云南白藥2014年和2015年的流動資產合計相較于上一年分別下跌了29.1%和20.19%,而到了2016年又急劇上漲了30.55%,具體原因為:第一,2014年的其他應收款、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增幅都比2013年要小很多,甚至貨幣資金和預付賬款是負增長;第二,2015年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增幅有所上升,但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應收款和應收票據大幅下跌,后兩項甚至出現負增長;第三,2016年除了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應收賬款,其他各項都較上年有所增加。
云南白藥的應收賬款在2015年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加,2016年和2015年相差不大,并且可以看出,云南白藥的應收賬款絕大部分都是1年以內,風險較小,所以提取的壞賬準備在比例上也是比較少的。所以云南白藥的壞賬準備的計提和應收賬款賬齡的分布是比較合理的。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則呈波動的狀態,2015年最高。
云南白藥的庫存商品比例逐年上升,2015年是65.53%,在2016年已經達到了70.12%。原材料呈現遞減趨勢,在產品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庫存商品在外部環境無較大變化的情況下,應該是穩定的,云南白藥的庫存商品大幅增加,并非因為存貨的變現性收到影響,而是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和我國市場大環境的作用下行業發展十分迅速,比如國家醫保的大力投入,使得人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進而為醫藥行業帶來很大的發展機會。
營業收入近5年均呈上漲趨勢,其中2013年-2016年漲幅較緩。營業收入的發展態勢與社會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主要表現在:第一,人口老齡化;第二,醫保投入增加。
云南白藥的期間費用中銷售費用占比最大,緊接著是管理費用,最后是財務費用。需要說明的是2016年的財務費用比2015年的財務費用增加583.97%,這是因為2016年應收票據貼現增加,致使公司債利息增加。
云南白藥2012-2016年五年間,銷售凈利潤基本保持在13%以上,說明企業的費用金額大,營業外收支則不明顯。銷售毛利率基本保持不變,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說明云南白藥的三項費用較高,侵占了部分凈利潤。經過前文的分析可知,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最高;而包含研發費用的管理費用比財務費用占比要高,但遠低于銷售費用。由此可見,云南白藥在研發上的投入相對來說并不是很大,主要還是依靠在下游渠道和市場銷售上發力。
從銷售凈利率來看,2012年銷售凈利率為11.56%,2015年為13.08%,且整體呈現上行的趨勢,顯示出云南白藥的銷售管理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不斷提升,得益于公司營銷方式的變革,更多的運用新的營銷手段。
云南白藥的凈資產收益率自2012年到2016年均在25%左右小幅浮動,25%的權益收益率顯示云南白藥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能力很強,2016年下降到20%,顯示云南白藥的獲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從絕對值看,在2015年的宏觀經濟形勢下,20%仍非常可觀,說明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為股東創造了價值。
云南白藥2012-2016年五年間,總資產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都呈下降趨勢,這說明云南白藥在這五年期間全部資產從投入到產出周而復始的流轉速度有所下降。由此可以看出云南白藥的營運能力有所下降。結合到宏觀經濟形勢走向,云南白藥受到宏觀經濟環比下滑的影響所致。
云南白藥2012年資產負債率為34.10%,然后資產負債率總體呈現下跌走勢,2016年又有所回升,達到了了35.56%。從云南白藥的2016年中報上顯示,2016年年中云南白藥的有貨幣資金約為32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約為20億元,應收票據約為39億元,應收賬款約為10億元,合計為101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1.69%。同期云南白藥的資產負債率為35.56%,且有繼續下滑的庭勢。從數據上看,云南白藥資產負債率偏低,對債務投資者而言,云南白藥具有相當高的安全邊際。
云南白藥2012-2016年每股收益和每股未分配利潤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每股資本公積金在2014年有所下降,隨后就穩定在1.2元。我國的市盈率一般值是40左右,云南白藥的市盈率自2012年以來大概是30左右。2015年和2016年的市盈率呈現上升態勢,表明公眾對云南白藥的預期較為穩定,投資意向波動較小,這未嘗不是好的信號。
綜上所述,首先,云南白藥集團要關注市場動態,發現人民和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從日益發展的人民需要中找到新立足點和方向,調整戰略,具有前瞻性的布局大健康產業。
其次,在日化和皮透產品(膏藥和創可貼)方面其競爭對手是像強生、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等等大型國際一流企業,但是因為保持其功效特色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最后,市場需求處于不斷變化發展狀態,企業為了有效把握市場,必須不斷對發展理念、發展戰略實施創新和技術創新。在其本文關注的五年中,我們不難發現云南白藥集團對于研發的投入基本上成上升趨勢,但是 2014 年的研發支出有所下降,所以企業應該保證一個相對穩定的研發支出。
參考文獻:
[1]方超 林政.淺析企業償債能力[J].經濟視野,2013.1223-26.
[2]趙曄.淺析企業償債能力分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0715-18.
[3]袁園.償債能力的局限性與改進[J].審計與理財,2003.0921-23.
[4]楊雨霞.企業償債能力分析[J].新財經,2013.0430-%
[5]楊志剛.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D].復旦大學,2008.
[6]云南白藥 2012-2016 年年度報告[Z]
作者簡介:王嵐(1994—),女,山西臨汾人,山西財經大學2015(金融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
趙培培(1993—),女,山西晉城人,山西財經大學2015(金融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