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君慧
摘要:“十三五”開局之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農業是小康社會以及現代化得以實現的基礎,我們應當加強農村經濟建設,其中農村公路建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本文先對現階段國內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及其成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公路;施工質量問題;監管策略;研究
農村公路是城鄉產業相互的鏈接的基礎,同時也是“十三五”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關系著農村經濟發展。基于此,應當加強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管,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現階段國內農村公路施工質量問題及其成因
從實踐來看,目前國內廣大農村地區基本上都已經通了公路,然而也有不盡人意之處,比如農村公路存在著塌陷問題,或者坑洼不平,有些公路修建不久就出現了路基松軟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村公路工程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施工建筑過程中的部分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其他來自于擬建公路工程所在地的縣鄉鎮籌款。對于鄉鎮自籌建設款而言相對比較困難,而且農村居民存在著嚴重的等、靠、拖思想,更不愿主動集資修路,以致于農村公路修建過程中資金匱乏。農村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在財政撥款和鄉鎮自籌資金到位以后開始施工操作,此時施工單位可能會故意抬高價格;在利益的驅使下,部分施工單位偷工減料,為個人爭取利潤空間。在該種情況下,路面的寬度以及厚度等不足,路邊石材以及瀝青混凝土的質量不達標等問題,也嚴重影響著工程質量。
同時,還存在著農村公路施工質量監督管理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思想上的重視度不夠。對農村公路工程而言,尤其是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遠的地帶,其規模相對較小,較之與城市農村的車流量相對較小,農村廣大人民群眾對公路施工質量并不在意,對各種路況司空見慣,農村公路施工質量問題長期得不到切實有效的解決,這主要是思想上的關注度不夠。值得一提的是,農村公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通常會跨越多個行政區劃,行政監管乏力。然而,農村公路工程項目數量極多,農村公路施工質量監督管理問題難以引起重視,監管工作難見成效。
第二,財政資金不足。雖然農村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建設質量要求較之于高速公路、城市公路項目低,但是其涉及面非常的廣泛,資金上的投入往往會出現斷層現象。正如上文所述,地方籌集的資金少,或者資金投入不斷到位,不利于確保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
第三,農村工程現場施工監管乏力。在現階段國內農村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監管人員未能深入到基層一線對農村公路施工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同時,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數量非常的多,而且多數項目廣泛分布與山區和田野等地區,交通非常的不便,以致于監管人員不可能每項工程項目都能深入實地進行考察與監督管理。
上述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監管人員難以發揮其作用,加之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使得他們未必能夠有效履行職責。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農村公路施工監管人員對于農村公路的施工建設標準缺乏了解,以致于對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監督管理不到位。
二、農村公路施工質量監管策略
近年來,隨著黨中央對農村發展以及農民生活質量的關心不斷深化,很多地區的農村物流不亞于改革開放前的城市發展,尤其是農村公路建設里程的大幅度增加,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在當前國內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公路交通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以上對現階段國內農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筆者認為要想加強公路工程項目建設,必須加強監督管理,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完善的農村公路施工技術標準
相比而言,傳統的農村公路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技術要求和標準相對較低,這與現階段國內農村經濟發展現狀不適應。為此,應當建立和完善農村公路施工技術標準,不斷提高公路建設等級,以確保其能夠有效適應新時期的農村經濟建設和民生發展需要。實踐中,應當廣開門路,擴大投資渠道,比如省級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統籌安排,因地制宜地對村屯公路建設等級進行劃分,經濟發展較快的農村公路應當與國道或者省道路網對接;經濟發展一般的村屯,公路修建時應當適應農村大噸位物流需求。同時,還要建立各級別的農村公路施工技術標準,堅持依法治路,提高農村公路項目施工建設質量。
2、堅持施工標準,,嚴格規范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程序
第一,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農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責任主體為基層政府部門,而公路工程施工建設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主動性。在當前農村經濟發展新形勢下,公路建設過程中應當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積極性,將農村公路施工建設放在主要位置,并在此基礎上組建專門的機構和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措施;同時,還要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監管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氣氛,從而使人們群眾能夠看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決心,并在此基礎上樹立信心,積極投入到新農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去。
第二,構建施工質量監管體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優劣,直接關系著農村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成敗。為此,應當加強公路施工質量監管,通過規范施工作業程序來確保施工質量。
一是,堅持標準,規范工程施工程序。在現代農村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技術標準要求相對較低,而且單個工程項目的建設規模較小,即便如此也不可以降低施工質量要求和衡量標準。實踐中,應當本著對廣大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建造優質工程、精品工程以及民心工程。從工程項目立項以及招投標開始,到設計、施工以及最后竣工驗收,全過程中都要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規范工程施工程序,提高技術水平。
二是,強化施工責任意識,制定和落實施工質量責任制度。筆者建議建立農村交通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站,以此來增大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面積;各農村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應當成立質監領導小組,并在此基礎上簽訂施工合同以及廉政合同,采用雙合同管理模式,加強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全壽命周期管理。同時,各級管理、技術以及監理人員,彼此之間應當加強協作,層次落實責任,確保施工質量層層把關。
三是,創新農村工程管理方法以及施工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實踐中,可以采取專業與群眾和社會監理三者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輿論監督作用,形成一種能夠相互制約和監督的監督管理體系。比如,聘請社會質監人員,公開質監電話,采用施工質量一票否決制或者掛牌警告等方式。
四是,嚴肅追究責任,農村公路工程施工建設采用責任終身制。在對農村公路進行施工質量監管過程中,應當進行定期檢查或者隨機抽查,一旦發現問題應當及時的公開曝光,并嚴肅追究責任。實踐中,對未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施工建設的單位以及存在施工質量問題或者瑕疵的農村工程,質監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返工,必要時應當對其進行重罰。
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過程中,應當在建立制度、籌集資金以及施工現場監管等方面著手,各個環節都應當加強質量監管,這樣才能打造精品工程,才能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貴海;馮斌;楊仲元.農村公路分類分級監管模式探討[J] 公路與汽運,2015(10).
[2]韋永杰.關于農村公路建設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1).
[3]桂向東.農村公路質量監督管理及控制措施淺析[J]江西建材,2016(04).
[4]王菲.馮娜提高農村公路養護質量的幾點思考[J]河南科技,2016(03).
[5]洪長松.淺談如何強化農村公路質量意識[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