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摘 要:如何,隨著水利水電事業發展,越來越多的水利工程項目被廣泛開發,就水庫建設而言,在實際建設階段,必然會涉及到一些移民搬遷等問題,從科學角度分析,搬遷會對可持續生計造成影響,為了保障水庫建設的有效性,分析水庫重建移民路徑是必要的,只有結合實際,明確有效的安置工作,才能提高移民可持續生計有效規劃能力,以此不斷實現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希望本文簡明闡述,能夠進一步提高認識,不斷加強水庫建設過程中移民工作順利有效開展。
關鍵詞:水庫建設;搬遷移民;持續生計;重建路徑
引言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水資源豐富,為了提高有效的利用,實現優化資源,提升民生質量,現階段,國家大力開發水利水電工程,為提高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水庫和大壩的建立是必要的,但建設過程也會涉及一些水庫移民安置問題,為了進一步研究移民可持續生計問題,本文進行了分析,在分析過程中,結合實際,重點進行科學性對策開展,從而進一步完善移民安置工作,實現其現實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1水庫建設對移民可持續生計的影響
1.1物質資本的影響
大大多數水庫工程都是在偏遠地區,人們的基本生活以及生產的設備和公共設施都是維持他們基本生活的物質資本,其中還有學校、衛生以及住房等,都是作為人們生存的必備品。因為搬遷的活動導致了移民的基本以及公共設施受到嚴重的損傷,失去了原本的功能,但是,在安置移民的同時讓其獲得了更好的生活基本物質,在上述中等方面就會降低對移民的傷害。但是超出了承受的范圍,同樣會造成對基本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公平享有權利。站在生產的視角上看,作為移民的基本物質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是在搬遷的過程當中,由于外界條件的因素下導致如家電等易碎物品受到損傷。二是造成水庫移民對生產資料的低價銷售。移民在得到必須搬遷的消息后,對于一些在搬遷中不能使用或者一同帶走的生產資料,只能對當地居民進行低價售出。
1.2對移民就業的影響
對于以土地安置移民來說,通過在安置地土地配置他們可以繼續從事農業生產,但在新型安置模式下移民面臨就業的問題。我國在部分地區水電開發中實施“長期補償”,失去土地的移民雖然收入沒有受到影響,但他們將面臨重新就業的難題,尤其是那些老年移民。對于那些長期外出務工的移民來說,搬遷同樣會對他們的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譬如,業緣關系斷裂導致先前與本地人同時外出務工的建筑群體瓦解。對于自己經營的商業店鋪、服務業、企業的小業主則可能由于長期依托的社區瓦解而喪失服務對象和客源。對于城鎮化安置的農村移民來說,如果他們無法尋找到新的謀生之路,他們就將面臨失業。
1.3對移民收入支出的影響
水庫建設使得部分區域的人們收支受到影響,因很多地區人們的生活與經濟來源都是土地資源,通過耕地來實現經濟價值,例如,很多水庫建設在少數民族地區,這里的人們收入重要來源與采藥、蟲草或捕魚等,這些收入屬于隱性收入部分,但恰恰也是部分人們獲取生計的重要方面。除此,還有部分人們依靠區域的優勢性,進行果園以及養殖業發展,若這些資源失去了,他們的生計問題就會成為最主要的問題,收入與支出問題必然會因水庫的建設受到影響,此外,部門移民過程的補償標準不高,例如房屋的補償標準,甚至無法達到臨近城市住房或新房建設成本,這是矛盾產生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會影響到水庫建設后民生安置問題,總的來說,移民收入支出會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響。
2重建移民可持續生計的路徑
2.1建立移民社會保障
水庫建設過程產生的移民生計問題,應該從移民社會保障機制的建立入手,通過相關科學統計與設計,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為移民人員提供助力,包括保護、照顧,保證做到調節社會關系等等工作,以此利用社會制度推進移民工作的有效開展與完成。移民社會保障應該包括養老、事業保險,同時也要包括社會救濟子系統,其涵蓋內容要廣泛,要充分考慮移民的可持續生計問題,不會優化社會保障組合,實施更為有效的合作醫療、災害保險等等項目。還有對于一些無法自尋生計的移民者來說,要建立有效的福利保障機制,例如老年娛樂場所,福利院、兒童教育機制等等,通過這些有效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與實踐,不斷提高移民的可持續生計。
2.2就業服務與能力再造
人力資本失靈是非自愿移民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需要通過就業服務和能力再造等手段實現移民的再就業和生計重建。以就業服務為例,需要免費為移民提供就業信息、開展就業信息、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政策咨詢等服務;積極組織招聘會、咨詢會和洽談會,為移民提供就業崗位;庫區移民大中專畢業生,在就業見習、企業招聘、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考錄中,按規定同等條件給予優先考慮、優先安排。以技能培訓為例,當前,移民技能培訓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移民需要培訓而不知道培訓什么好,政府提供培訓而移民又不愿意參加。因此,移民培訓的內容需要兼顧他們的技能水平、當地的產業結構和移民的意愿,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否則就會流于形式而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此外,需要對移民培訓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根據市場需求實行菜單式培訓,切實保障他們順利實現就業。
2.3調動移民就業積極性
非自愿移民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甚至把自己看成是特殊公民。因此,需要加強對移民的引導,轉變依賴思想和就業觀念。首先,積極引導移民外出就業。政府需要從轉變移民思想觀念入手,加強思想教育,引導移民消除等、靠、要等思想,強化外出務工意識;其次,加強政策宣傳,樹立創業典型,通過典型案例帶動移民就業。最后,發揮移民的主觀能動性。如,向當地居民學習農業種養植經驗,參加種養殖培訓;利用社會資源,尋求就業信息;加強社區內部相互幫助的傳統,成立幫扶小組等。
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移民制度的完善,要實現對滯后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進行修改,包括補償安置政策等等方面。要實現移民征地安置政策與其他方面補償安置政策的有效銜接,以此實現政策的統一化,做到公平公開。要實現移民政策的有效內部優化,以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開展,不斷扭轉移民過程不利因素。
結束語:
綜上,在水庫建設過程中,民生安置問題備受重視,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相關工作的開展,必須以此為基準,不斷深入研究移民的可持續生計策略,從而消除水利資源利用與開發過程中不必要的影響因素,此外,在進行移民工作時,要結合國家國情,充分考慮區域性經濟發展以及民生安全,時刻報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放到工作首位,不斷穩定移民的生活與生產,以此滿足水庫建設過程移民順利安置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王春紅.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移民水土保持問題與對策[J/OL].水利技術監督,2017,(06):59-62
[2]康蘭蘭.農村水庫移民安置規劃建設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2.
[3]嚴登才,施國慶,伊慶山.水庫建設對移民可持續生計的影響及重建路徑[J].水利發展研究,2011,11(06):49-53.
[4]張冬梅,靳宏強.我國水庫移民水保生態建設和保護對策建議[J].水利發展研究,2009,9(1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