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為落實國家在農村飲水問題上的舉措,解決沽源縣存在的農村飲水問題,根據農村飲水的現狀,分析了影響供水安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從工程措施、水源保護、水質管理和管理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鞏固提升方案,為實現飲水工程管理能力提升和供水質量穩固提供了對策參考。
關鍵詞: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對策
農村飲水安全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在水質較差的地區會帶來健康和社會問題。通過實施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我國切實解決了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問題。“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村飲水安全任務超額完成,全面解決了規范要求的2.98億農村居民和4133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然而,一些地區在取水地水源保護、供水水質的保障、項目前期建設管理以及建后管護等方面尚存在薄弱環節。在勝利完成“十二五”的規劃任務后,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的“十三五”的新任務已經順利開展并取得顯著的進步。“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啟動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到2020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力爭到80%以上,集中供水率達到85%以上,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障程度大幅度提高。
作為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張家口市的下轄縣,雖然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沽源縣的農村飲水安全形勢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善與提高的地方。本文總結了沽源縣農村供水工程實施的成果和不足,并進一步從多方面提出了鞏固提升方案,為沽源縣實現飲水管理能力提升和供水質量穩固提供了對策參考。
1 沽源縣農村飲水工程現狀
1.1 沽源縣自然條件
沽源縣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壩上地區,地處內蒙古高原想華北平原過度地帶。本縣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426mm。汛期主要在6、7、8三個月,期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降水量實況分布不均,地域年際之間差異很大。境內河道總長131km,分潮白河、灤河、葫蘆河三大水系,全縣有大小河流15條,水庫5座,淖泊12處,總水域面積達6.1萬畝。
根據張家口市水資源二次評價結果,沽源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4019.8萬m3,地下水資源的可開采量為2883.4萬m3,產水模數為3.8萬m3/k㎡,畝均水資源量107m3/畝,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3,是水資源較貧乏的地區之一。
1.2 沽源縣社會經濟條件
沽源縣轄4鎮、10鄉(其中一個回族鄉),231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22.4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39萬人,農村供水人口20.39萬人。
全縣總面積3388k㎡,其中山區面積2422k㎡,占總面積的71.5%,平原面積966k㎡,占總面積的28.5%。全縣有耕地120萬畝,草場176萬畝(其中人工草場3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9.82萬畝,占總面積的24.85%,旱地耕作的面積比其它用途占地面積大,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產值不高且不穩定。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亞麻、土豆為主。旱作農業的經濟效益非常低,從98年開始,全縣開始終止蔬菜,面積迅速擴大,截止2016年已發展到26.7萬畝。
1.3沽源縣農村飲水工程實施情況
沽源縣2017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的項目區是按照實際調查人口進行設計,分布于14個鄉鎮的23個貧困村和7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涉及63個自然村。共計8070戶,19397人,其中貧困人口7980人,貧困戶3513戶。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內容如下:總共新建機井房19座,改造井房11座,水源井24眼,水泵35臺,變頻35套,輸電線路2485m,消毒設備22臺,閘閥井17座,管材總計145877m,管件5501個。
2 存在問題分析
2.1 水源水量不足引起的缺水問題
2.1.1 季節性缺水
由于降水年內分配不均,每年的11月至來年的4月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及泉水不能及時補給,現有水源地水量不足,季節性缺水村莊有逐年變多趨勢。
2.1.2 干旱和水澆地面積擴大,地下水位下降
近年來由于氣候干旱,種植業迅速發展,水澆地面積擴大,水位下降,造成飲水井水量不足,影響部分村吃水問題,需要尋找新水源以滿足用水需求,這類缺水類型在全縣各鄉鎮均有分布。
2.2 已建工程保證率較低
由于受投資規模的限制,前些年已建工程標準偏低,集中供水工程及聯村供水工程較少,致使供水保證率較低,遇干旱年份、干旱季節,地下水位下降,生活用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仍不能從根本上滿足農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水量和水質的需求,有的舊工程不能全年正常使用。
2.3 飲水安全資金與不安全人口相比尚不足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投資力度逐年增大,解決了大量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但與飲水不安全現狀相比,投資規模尚顯不足,故群眾迫切希望進一步加大國家投資力度。
2.4 工程建后管護不到位
已建工程建后多以居民組自行管理為主,管理機制尚不健全,建后管護存在一些問題,雖然近幾年逐步規范管理,但部分工程由于長期缺乏專人管護,年久失修,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3 沽源縣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對策
針對水源水量不足、已建工程保證率較低、飲水安全資金不足和工程建后管護不到位的問題,提出如下對策:
3.1 水源保護
劃定飲水水源保護范圍和設置保護標志,并由專人負責巡邏監管,減少對水源的污染。提高水庫蓄水能力,并因地制宜,引導農民根據當地水源狀況種植適合的作物。一方面提高水源的蓄水量和飲用水質量,另一方面減少水源的粗放式掠奪式利用,提高水源的利用率。
3.2 擴大新建工程的規模
大力興建集中供水工程及聯村供水工程,提高工程的供水能力。在有條件的地區,選擇水量充沛、水質優良的水源,綜合考慮管理、制水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供水范圍,興建一批跨村、跨鄉鎮連片規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替代接近或超過使用年限的小型集中式或分散式供水工程,統籌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3.3 增加飲水安全資金投入
根據縣財政的實際情況,增加投資規模。可以考慮適當引入民資來輔助政府投資,共同完成我縣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相關工程項目。
3.4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需要工程建設單位收集工程建設資料、建立工程建設檔案,明晰工程產權,同時設立管理局構,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人。其次,要加強人員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并建立健全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完善供水單位檔案管理。
4 結語
本文在分析沽源縣農村飲水安全現狀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對策,為沽源縣實現飲水管理能力提升和供水質量穩固提供了參考。同時,沽源縣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建設經驗和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的建議也為其它類似地區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來勝,劉玲花,周懷東等. 我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新階段發展方向探討[J].中國水利,2016年11期:19-22.
[2] 劉常明.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鞏固提升的探討---以交口縣為例[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7年第7期:39-41.
[3] 高宏遠,高雪杉,張勇.哈爾濱市雙城區農村飲水安全“十三五”鞏固提升對策[J].黑龍江水利,2016年第2卷第7期:74-75, 79.
[4] 朱武,何輝.云南省農村飲水工程存在的問題及鞏固提升對策探討[J].水利發展研究,2016年第5期:17-19, 50.
[5] 周立國.“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思路[J].湖南水利水電,2017年第4期: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