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洋 李敏(.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 山東 威海 64504;.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00438)
隨著時代的快速進步,我國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自從素質教育理念被提出之后,便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推崇。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每一個教育環節都將素質教育當作教育的指導理念。素質教育與傳統教育理念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同,傳統教育理念傾向于對知識和能力的培養,而素質教育更注重人才的綜合素質教育。可見,素質教育理念更能夠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更應當承擔起人才培養的重任。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體制中的不斷滲透和落實,現今大部分高校不斷提高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視程度,高校教育工作者也逐步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校也逐步意識到體育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通過營造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和熏陶學生的精神品質,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具備團隊協作意識以及優秀的道德品質。因此,高校應當將體育文化建設當作重要的工作目標,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和需求,積極建設和營造出和諧的體育文化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高校體育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是校園文化與體育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體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和作用,其中包括文化因素、經濟因素、教育因素以及體育因素等方面,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和奮斗所創造出來的成果。高校體育文化能夠體現出一所校園獨特的魅力與個性,甚至涵蓋了校園精神與文化等多方面內容,其內涵及其豐富,主要包括精神、制度以及物質等幾個方面。
高校體育文化內涵包括三個方面,而其中體育精神文化則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體育精神文化的產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高校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校園文化與體育文化而孕育產生,它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校園體育文化的精神內涵、與行為準則等。體育精神文化既涵蓋體育觀念、意識、思想、精神以及行為準則等方面內容。換言之,體育精神文化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體現出校園體育文化的精髓。體育精神文化的產生能夠對校園體育氛圍和文化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能夠作為一種引導和方向來引領校園文化的進步和發展,它能夠落實到校園的各個環節。高校體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能夠對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能夠成為激勵學生奮斗拼搏的精神動力。在體育精神文化周,體育觀則是能夠直接體現精神文化的存在,對學生的運動理念和生活理念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理應重視體育精神文化的建設,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想品德,培養其樂觀積極、勇于奮斗、團結協作、不畏艱苦的精神與意志。
高校體育制度文化也是體育文化的內涵之一,制度文化主要體現了高校體育組織水平以及意識理念,其中涵蓋了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比賽、體育知識等多個方面,主要是指高校開展的體育相關的活動和體育管理的制度等方面內容。因此,體育制度文化能夠充分體現出高校組織體育的模式和方法。制度文化是確保體育運動得以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體育良性發展的源動力,能夠為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礎。高校體育制度文化能夠較好的為學生的體育活動組織和開展提供基礎和保障,同時也能起到了一定的規范作用,能夠為學生的體育活動規范在合理而又健康的限度內,讓學生享受到自由而又合理的運動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體育制度文化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遵守規范、服從管理等良好品質。
高校體育物質文化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體育物質文化重要是指體育場地、運動器材、設施工具等方面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物質。體育物質主要是為體育活動展開提供物質基礎,也是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外在表現。所謂的體育物質文化并不簡單的概括為物質,還涵蓋了物質本身所承載的理念與思想,例如體育館、體育建筑、器材設計等方面都飽含著智慧,能夠折射出體育本身所具備的理念、內涵與思想。而這些物質文化載體能夠在無形中對學生的思想和意識產生影響和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積極性。當學生與體育相關的物質進行近距離接觸時,能夠被其中所包含的理念與智慧所感染,體會到體育的魅力與精髓,進而深入理解體育所包含的力量、激情、速度等內涵。
高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對社會人才的培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發展,高校的教育也應當與時俱進,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才能夠滿足現代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作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提升的重要環節也應當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在體育文化建設中應當充分將精神文化建設放在首位。在傳統落后的教育理念中,體育只是強身健體的活動,而沒有認識到體育文化中所承載的精神內涵。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局限下,很多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常更為關注體育考核的成績以及學生的日常表現,從而導致在體育教學中精神層面教育的欠缺。這顯然對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如果想建設完善和諧的體育文化,則需要對人文精神的滲透與教育加以關注和重視,讓精神文化成為校園體育文化的中堅力量。
高校在教育體制方面通常會投入較多的重視,但對于體育文化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顯然做到不夠到位。結合相關數據資料來看,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體育文化制度嚴重缺失,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體育文化制度欠缺以及管理欠缺兩個方面。缺乏科學完善的體育文化制度對于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而言顯然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對學生個性的發展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更會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提以及全面的發展。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通過考核的方式來對學生的體育水平進行評價,一般是及格或者不及格來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不夠科學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與發展,沒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也不能準確評價學生的其他方面。除此之外,管理不到位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高校過分重視學生的成績和分數,而對體育文化精神等方面沒有合理的教育和培養,體育管理嚴重缺失或者不到位,導致體育活動中欠缺規范性與紀律性。
體育課程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過程的重要環節和基礎,也是滲透和落實體育文化建設最有效的環節。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和理念顯然不符合現今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需求,因此,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將以往的“技能加技評”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合理的豐富體育課堂教學的技能、理論知識等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應當充分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方面要保障學生能夠學會基礎的體育技能和正確的運動方法,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與鍛煉意識。例如體育競賽規范、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運動鍛煉意識、運動衛生習慣等方面內容。體育課不再扮演傳統的強身健體角色,而是更多的讓學生接觸到體育思想、精神以及道德層面的教育。在校體育活動過程中,體育老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和作用,及時對學生的體育運動展開指導與激勵,把課堂外的體育活動也當作自己的教學任務,在技能教學的基礎上注重體育精神和道德的教育,從而更好的促進體育文化的建設。
正如前文所說,體育課堂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而校園體育活動則是建設體育文化的重要平臺。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下,體育領域也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如果只依賴過去的體育教學經驗和方法則很難滿足現代體育教學的要求,不符合當代大學生體育運動與發展的需求,同時也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造成了局限。所以,現代大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理論知識體系、體育思想意識以及體育運動方式都需要與時代體育緊密相連,借助網絡資源、社會體育信息等方式來豐富校園體育文化。舉例來說高水準體育,通過學生集體觀看NBA比賽、世界杯以及奧運會等競賽,能夠豐富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理解和認識,拓寬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熱情,增強體育鑒賞水平;通過開展體育講座,邀請體育名人參加活動來吸引學生的參與;借助校園廣播、校園微博和宣傳欄等方式來科普和宣傳體育知識和趣聞,進而創設出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讓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學校應當積極組織和舉辦體育比賽,來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添磚加瓦。校園體育競賽活動通常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豐富學生校園生活的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水平,幫助學生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校園體育競賽活動開展過程中,無形中也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結合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當高校舉辦體育競賽活動的前后,校園內關注和投入體育運動的學生數量顯著提升。因此,通過經常組織和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有助于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進而促進校園體育的發展,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認知和理解。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倡導下,高校對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逐步認識到體育文化建設對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水平的重要意義。本文簡要的對體育文化建設的內涵進行了闡述,分析了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了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途徑與方法,以期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