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柯(武漢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56)
高校體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只有體質強,才能更好的為祖國做貢獻。高校體育教育的宗旨是以人為本,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體育意識,使學生樹立終身“終身體育”的思想,為祖國建設培養和輸送優秀的體育人才。國家也十分注重公民的健康教育,曾頒布了《全民健身綱要》,把全民體育教育提高到了國家高度。
隨著國家對應于體育教育的大力支持,我國的體育教育取得快速發展,而且高校的體育體制也越來越完善,但是在高校進行體育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體育的概念沒有得到深入的執行貫徹,體育的教育模式還存在很多弊端,所以只有我國的體育教育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才能使我國的高校體育建設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因此本文研究體育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都是很有意義的。
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十分重視體育教育的發展,先后頒布了《高等學校普通體育課教學大綱》、《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等文件,這些文件不僅強化了體育教學而且不斷完善了高校的體育教學制度,使得我國的體育教學工作不斷向前發展,而且也成了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高校體育之路的準繩。
雖然我們當今的體育教學成績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但是存在許多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體育教學的發展,而且是高校體育教學水平提升不了的主要原因。我國體育的現狀可以體現下面的幾個方面。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地被提出來,然而,在高校地實際體育教學的工作中,仍然存在著教育觀念模糊的現象,而且在教育模式上有很大差異。例如,素質教育是一個普遍的教育觀念,對體育教育沒有明確的指導,導致我們理解觀念、教育觀念產生差異,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意義不明確,甚至產生錯誤的認識。往往認為體育課程可有可無,從未忽視體育課程的重要性。
尤其在我國國家頒布新課程改革后,各個高校開始進行改革,體育教育工作也不例外。雖然高校積極響應,開展了許多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學研究,但是卻對體育教師職業素質難以解決。雖然新課程改革做出了許多實際改革,但由于傳統體育教師的影響力相對較大,造成很多改革措施只是流于形式,很多體育課改教育改革只是走正規流程,沒有實現真正的教育使用。這樣,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一些體育教師過去仍采用“灌注式”教學,認為只要讓自己明確,學生就能明白,這是錯誤的,我們的體育教學中沒有為培養學生具有運動精神,這限制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在體育教學的工作中,高校的課標明確要求教師要運用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情況并不是如此。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些老教師是因為年齡的問題,有的是能力不足,都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他們的教學思路過程是,在體育課上先讓學生進行熱身準備,在對教師行為要領進行熱身后,然后在進行相關的知識或者技術動作進行講解,在期末的時候由教師進行考試檢查,以最后的考試得到成績。今天大多數教師仍然在使用這一過程。他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有效的,所以他們不想在心里改革創新。這種方式雖然有效,但這種方式的效率并不高,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聊,對運動會產生較少的熱愛,這會使體育教學失去活力。
而且高校體育教學內容與我國高中教育相比,在教學內容結構方面過于單一,而且忽視了學生個體對學習興趣的指導和方法,同時也忽略了在運動與健康知識方面的學習指導,教學內容不符合當代大學生人格的需要,不能讓學生對體育課程感興趣,將無法達到到體育課程教學的目的,學生無法做到全面發展。
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所采用的評價方法主要是集中評價。在實際操作和應用中,教師更注重學生成績的評價,而不重視學生成績的評價健康和愛好。近年來,高校在實踐中提出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要求高校評價體系的使用相對較少,導致高校對多元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
而且老師們總是覺得多元化的考核過于復雜,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他們不愿意去實施新的考核方案,采取單一的評價體系去評價一個學生一個學習的效果,這樣有很大的弊端,因為有很多學生雖然很喜歡某一些運動,由于天賦的欠缺沒有辦法在最后的考核中獲得很好的成績,但是這個成績沒有辦法反應他們對于這項運動的熱愛。
隨著我國的經濟不斷提高,中國越來越重視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國家的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社會制度發展狀況的重要體現。只有不斷展我國高校體育事業,才能為中國體育事業培養出優秀人才。而且我國在體育競賽中的成績越來越好,比如奧運會,其中很多奧運會冠軍都是很多高校輸送給國家隊的。所以高校體育事業有利于為國家發現體育人才和輸送體育人才,同時讓他們接受高等教育,在德智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張,是真正的德智體發展的人才。
隨著人們對于身體健康不斷重視,體育運動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的越來越大,人們更加關注身體素質的提高,高校作為體育力量建設的基礎,能夠不斷引導人們進行鍛煉,使得人們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高校的體育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不應該跟初高中的體育教學一樣,太過于枯燥無味。學生在選擇體育課程之后,教師應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傳統的枯燥教育和教學方法已不適應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高校應該進行多模式的創新教育教學工作。教師不應該將所有的課程都是集中式集體教學,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一起合作學習更快,獲得良好的團隊學習經驗。同時還可以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即讓學生通過的具體操作練習,然后教師再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動作,這樣能夠讓老師更深刻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使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動作的要領。
現如今我們處在信息化和高科技的時代,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的現代信息化設備來進行體育教學工作,比如可以通過制作動畫來具體分解每個動作畫面,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領悟要領,這也不是傳統教育所能提供的。教師還可以播放重點比賽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體育的美,讓學生熱愛這項運動,學習其中的體育精神。
在現在的高校體育教育采取的都是單一的考核方式,也就是通過在期末完成老師規定考試內容,教師根據考試內容給學生就行打分,最后綜合平時表現給出一個最終分數。這樣的考核方式是沒有辦法在學生體育學習中起導向、調節、激勵和鑒定作用。
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內容是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現實保障,也是全民終身體育建設的基礎。因此,體育成績的評價應該進行改革,不應該只是期末一次考試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體育成就的評價應該從多個維度進行:一是體育理論知識的評價;其次,評估某些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三是學生對于這項活動的熱愛程度;四是對學習態度和課外活動積極性的定性評估。然后把這項項目合理地進行劃分比例。然后通過以上多維評估系統對學生的成績做出做種的評價,這樣給學生打出的分數更加合理更正公正。
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應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它應該著眼于全民終身體育的長期需要。應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制定個性化的體育內容,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安排,建立指導目標,引導學生掌握體育項目的技能和知識,通過實踐,提高他們的身心發展,增加他們對體育學習的熱愛。
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不僅要立足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需要,更要著眼于終身體育的長遠需要和社會需要。因此,在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中,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必須以能夠在大學四年期間掌握一項運動的體育教學計劃為指導思想來安排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都認識到人才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而人才最重要的就是來自高校。所以很多學校都很重視師資的建設,這樣才能為我國輸送更多的人才。隨著新世紀的到來,高校越來越認識到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對于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以及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體育作為德智體三個方面里面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全面素質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直接關系到培養人才的素質教育的質量。因此,隨著全面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構建面向新世紀、政治強、素質優、結構優化、高效、專業水平高的體育教師隊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師資的建設中,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根據教師的工作如任命、位置、評估、晉升、培訓、培訓、工資、獎勵和懲罰等方面制定嚴格的制度。從過去僅僅依靠行政手段來管理,但是高校還必須建立競爭的概念以及建立健全競爭激勵機制,從而不斷優化教師結構。二是注重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教師隊伍的快速發展。三是加強繼續教育,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學術水平。四是更新觀念,重視提高體育學術水平。
我國的高校體育教育事業在過去的幾十年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存在著很多的矛盾和不足。本論文分析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目前發展的狀況以及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最后結合目前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論文給出了幾條切實可行的建議,希望對于高校體育教育者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