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曉萌(運城東康中學 山西 運城 044000)
縱觀當前實際教學現狀,發現在體育教育領域中,大多數教師都十分注重學生的體能訓練以及運動能力的提升,從而直接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也嚴重阻礙了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為扭轉上述現狀,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深入挖掘德育教育中的價值內容,并將其融入體育教學,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教會其做人做、事的道理,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通過德育教育思想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很有幫助,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從而使其真正帶著情感去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學科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等等。但若想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首先便要求教師進行正確引導,同時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劃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教學內容設置環節,教師可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直觀化認識,提升學生的感受力和觀察力。通過德育思想的滲透,使學生逐漸認識到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從而開始主動學習,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科能力,促進整體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時,教師首先便是要對傳統的師生關系進行反思,努力構建一種平衡、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能夠真正的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創設出趣味十足的教學情境,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培養和訓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師還要善于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在體育課堂中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培養,如此可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態度,為體育及其他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第一,在當前的體育教學領域中,很多學校依然會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和影響,一味的追求“升學率”和“高分數”,并未在其中融入相關的德育教育思想。此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個別學校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較低,并認為“體育課=自由活動課”,缺乏完善的教學組織和規劃,體育學科教學逐漸呈現出邊緣化特征,從而也對整體教學質量產生了直接影響。
第二,大多數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熱情都比較高,同時也愿意主動的參與其中,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由于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的關心學生的身體素質,而是一味的強調體育技能的提升,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之下,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往往會大打折扣。為改變上述現狀,要求廣大教師在今后教學中,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和觀念,立足于學生的成長需求,對體育課程進行全面改革,實現對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全面提升。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思想和模式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逐漸從原本的知識目標向多元化目標方向轉變,最為突出的表現在于,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意志品行、運動技能和基礎知識等進行培養。新時期背景下,體育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增強學生體質,更重要的還要對其思想道德進行培養。實踐中,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和領域眾多,但都與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息息相關,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廣泛性特征,這些內容對于學生的意志力、忍耐力以及道德品行等都具有直接影響,能夠最大限度凸顯德育教育的優勢和價值。鑒于上述情況,廣大教師更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現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德育教育,提升個人品德修養。
不同于其他的學科,體育課程中的實踐課和活動課較多,課堂知識灌輸相對較少,而這也是與課程深受學生喜愛的主要原因,如此也為德育教育思想的融入提供了便利條件。例如,很多體育實踐活動都需要同學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此過程中,便可對學生的團體意識和良性競爭意識進行培養,在不經意間灌輸德育思想效果更佳顯著。通過小組游戲、體育競賽、體育游戲等實踐活動的開展,可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
相比于其他課程,體育課程的開放性更強,因此,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也可進行適當的轉變,由于該課程一直都處于發展和變化當中,因此,在實踐教學中也更加容易凸顯學生的個性,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很有幫助。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既要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同時還要善于激發其內在潛能,結合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進行針對性教學。對于教師而言,其不僅要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全面創新,同時還要做好課堂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有序組織和引導,如此才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實踐當中,構建起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改善師生關系。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更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師生、生生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尊重和交流。
例如,在足球和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團隊意識,提升其團隊歸屬感。實踐中,教師可將班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開展小組間的競賽活動,使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并學會尊重和肯定對手,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思想,在提升學生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升。
教學互動本身就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中,并非教師單方面的輸出,同時也需要學生及時給與回饋。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思想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言行,將“言傳身教”作為德育滲透的有力工具。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端正教學態度,對每個學生都要抱有平等、公正、樂觀的心態,不管是優劣生都要公平對待,兢兢業業的工作,踏踏實實的教學,真正的關心和愛護學生,同時還要在平時的生活中盡可能多閱讀書籍,豐富自身閱歷,提升教學技能,從而可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形象,如此也更有助于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所謂課堂常規,即要求學生遵守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能夠為德育教育思想的融入提供便利條件。因此,在體育課堂中,教師一定要通過恰當的方式向學生強調紀律性,在學生的病事假、服裝、考核、出勤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對學生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管理和約束,使其逐漸養成服從領導、聽從指揮的好習慣。例如,在體育長跑訓練中,很多學生都會因為耐力不足而無法堅持,但還有很多學生會故意找借口推脫,害怕辛苦,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不僅要強化紀律管理,對班級人數進行核查,與此同時,還可定期為學生講述一些名人事跡,例如,很多優秀的運動員他們在初期訓練時都十分辛苦,但正因為他們具備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獲得了無數人的佩服和敬仰,以此啟迪學生心靈。此外,教師還可對班級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重點表揚,通過榜樣的力量對其他學生進行帶動,使其能夠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松懈。對于班級中后進生,教師要給對更多關注,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長處,并在第一時間給與肯定,從而可有效提升學生自信心,逐漸縮短與優等生之間的差距,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成長。
綜上所述,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和體制,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綜合品質的全面提升。新時期背景下,要求廣大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遞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將德育教育思想融入其中,挖掘其中的價值內容并進行充分利用,從而在提升學生運動技能的同時促進其心理素質、品德的提升,最大限度發揮出體育教學優勢和長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