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蘇(南京市鼓樓區業余體校 江蘇 南京 210000)
訓練強度以及訓練量是訓練負荷關注的兩個重要部分,在游泳項目訓練量通過游泳量來表帶,而評判訓練強度的標準有心率、速度以及血乳酸等指標,訓練負荷對于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及比賽成績有直接的影響。在近些年,大強度的訓練對于運動員經濟水平的提高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于訓練負荷進行科學的安排對于游泳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發展尤為重要,如何合理地控制訓練負荷,成了訓練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現代體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是進行訓練負荷研究的重要依據,根據運動生化專家以及運動生理專家的研究,單純以有氧代謝及無氧代謝來劃分訓練負荷是不科學的。因為能量代謝中的某些環節并不只是單純地涉及到有氧和無氧代謝,而這些環節對于提高運動員的運動素質至關重要。以無氧閾代謝訓練為例,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的運動強度由低強度轉到高強度,其體內的氣體及乳酸會在某一時刻出現突變,無氧閾就是這一變化的轉折點,在這個訓練中包含了有氧和無氧代謝。游泳項目訓練負荷的科學組合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游泳項目訓練負荷組合主要包括一般性有氧訓練、有氧閾水平有氧訓練、無氧閾水平有氧訓練、最大吸氧量訓練、乳酸能訓練以及排乳酸能訓練。
(1)一般有氧性訓練針對的主要是游泳運動員的各個器官系統對于糖的有氧氧化能力,以及脂肪的代謝能力的提升。通過訓練前后放松游、超長距離以及長距離中等強度游等訓練手段來達到提高運動員一般運動能力的目的;
(2)有氧閾水平有氧訓練在致力于提升游泳運動員各個器官系統對于糖的有氧氧化能力的同時還關注于其對于糖的無氧酵解能力的提高。其主要的訓練手段有強度較大的1500m成組游以及超長距離的中、上強度游,還有長距離計時游;
(3)無氧閾水平有氧訓練的訓練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游泳運動員的糖的有氧氧化能力,相應的其對于糖的無氧酵解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其所取得的訓練效果要比有氧閾水平有氧訓練還要好。其主要的訓練手段為中長距離大強度成組游;
(4)最大吸氧量訓練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游泳運動員的循環系統的供氧能力,以及其肌肉利用和提取氧的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在進行最大吸氧量訓練時,可以通過中等強度短間歇時間重復游,或者是長距離游來提高游泳運動員的最大輸出量以及心博量從而在滿足較大數量訓練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減少勞損的產生;
(5)乳酸能訓練的目的主要有三點。一是通過這部分訓練內容來增加游泳運動員的乳酸產生,通常三十到九十秒的最大力量練習能讓運動員的血乳酸達到最大值,通過50m、100m和200m的高強度重復游可以達到這一目的。二是它可以提高游泳運動員從工作肌肉中排除乳酸的能力,如果能夠在運動中加快乳酸的轉移速度就能夠使肌肉的PH值快速降低,具體可以通過強度較大的中距離和長距離游訓練來實現。三是它還可以提高游泳運動員的乳酸耐受能力,在游泳比賽及訓練過程中游泳運動員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乳酸堆積,當乳酸堆積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機會出現酸中毒是運動員產生痛苦感,乳酸耐受能力對于運動員的比賽和訓練而言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提高游泳運動員的乳酸耐受能力主要有兩種方法,即對緩沖能力和痛苦忍受力的訓練。通過50m沖刺游或者是50-200m的高強度訓練可以使游泳運動員的緩沖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這是一種通過讓游泳運動員產生強烈酸中從而對運動員進行訓練刺激的訓練方法,從而達到在最大限度上減少乳酸對PH值影響的目的。游泳運動員對于痛苦的忍受力對于運動員的快速游具有重要的影響,利用各種專門的訓練手段可以使運動員的肌肉在較長的時間內維持高速率收縮,從而達到提高運動員自信心,增強其意志品質,進而使其痛苦忍受力得到明顯的提升;
(6)排乳酸能訓練可以達到提高游泳運動員肌肉中的ATP、CP含量,通過25m、50m沖刺,或者是100m速度指標游等訓練手段可以訓練游泳運動員的專項速度素質。
以上六項內容是游泳項目訓練的基本內容,對于對于其負荷進行科學的安排和控制是實際訓練中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在對于這六項內容的訓練負荷進行科學組合要考慮到系統性和整體性,而不能將每一項內容訓練水平的負荷孤立看待。這六項內容的訓練負荷組合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其對于人體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只有進行科學的組合才能發揮相互促進的作用。
以上的游泳項目訓練負荷組合的特征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這種訓練負荷組合依據的是多學科以及游泳運動專項理論的相關知識,其制定是有著科學依據的。這種組合對于各個年齡組游泳運動員及不同層次的訓練都具有參考的價值,因此這種訓練負荷組合是有一般性的指導意義的。
二是在這一訓練負荷組合模式下,每一項都不是孤立的,他們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系,每一項都包含了其他項的訓練,從而構成了一個整體。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既要注重對于每一項的單獨訓練,以發揮其獨特的訓練作用。同時更加要關注各項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以辯證的思維來看待它們之間的科學組合。乳酸能訓練是這一組合模式中的主要因素,它對于游泳運動員速度以及速度耐力的提升至關重要,而速度以及速度耐力又是影響游泳運動員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理所當然應該受到重視。但是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他五項內容訓練水平的提升對于乳酸能訓練水平的提升也會有很大的促進,因此只有對于各項訓練負荷的功能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才能真正體現出科學組合的特征。
三是這一訓練負荷組合模式在具備科學性的同時還擁有實用性,有利于于教練員掌握,方便其運用。這一訓練負荷組合模式包含了實際運用方法和指標,為教練員準確安排訓練內容,采取合理的訓練手段,并在評價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訓練內容的調整提供便利。
探討游泳項目訓練負荷的科學組合的主要目的在于為現代游泳訓練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轉變游泳訓練的訓練理念,開發更加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通過科學的訓練來提高游泳訓練的水平。進而使游泳運動員通過訓練來提高綜合素質,為游泳比賽打好基礎,在賽場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以科學的訓練策略和訓練方法來為游泳運動員的培養保駕護航。
科學的訓練理念不僅對于訓練負荷的科學組合有指導意義,同時對于游泳項目整體訓練水平的提高也會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以科學的訓練理念來指導游泳項目的訓練,一方面要堅持“三大一從”,即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和大運動量的指導思想,游泳運動是競技項目,實力是游泳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勝的決定性因素,體力和耐力是運動員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大一從”的原則對于運動員整體實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在訓練中樹立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進行科學結合的訓練理念。游泳訓練中,訓練的強度和量并不是孤立的,如果在量和強度之間無法進行科學的安排,使二者達到平衡就會導致運動疲勞,影響到訓練的預期效果。另一方面必須堅持可持續性、系統性的訓練理念。游泳訓練的本質是讓游泳運動員通過科學的訓練實現從不適應到適應,然后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實現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這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系統性的訓練可以使運動員更好地適應整個過程,而可持續性可以讓運動員的訓練不會被中斷,從而避免整個過程受到重大的影響。
游泳項目訓練的內容體系是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的,技戰術訓練、體能訓練、恢復訓練、心理及意志品質訓練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
首先,技戰術訓練對于游泳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速度有巨大的影響,通過技戰術訓練可以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可以更加合理地運用游泳技術和戰術,從而在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技戰術訓練是一項關鍵的訓練內容。
其次,體能是游泳運動員身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運動員在比賽中能夠取得好成績的基礎和重要保障。體能訓練在訓練內容體系中占據著基礎性的地位,是構建科學的訓練內容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再次,恢復訓練是完全符合于可持續性訓練理念的訓練內容,尤其是在現代體育運動中,其受到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地提升。科學的恢復訓練是游泳運動員不僅可以有效避免過度疲勞的產生,使運動員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更重要的是它能保障運動員完成訓練任務,更好地承受訓練負荷,對于提高訓練負荷組合的科學性也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在比賽中除了游泳運動員自身的硬實力對于運動員的成績有決定性的影響外,心理因素對于比賽結果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心理和意志品質訓練對于降低消極的心理因素對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心理和意志品質訓練在現代游泳運動的訓練中也要受到應有的重視。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訓練可以使運動員能夠更好地控制情緒、調節心理,在比賽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在比賽中正常甚至是超常發揮。
訓練監控是對于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進行評定,對于訓練效果進行評價和跟蹤,從而指導訓練內容和方法的調整、訓練負荷組合的調整的重要環節。以游泳項目自身的規律和特征為依據,建立科學的訓練監控體系對于減少訓練中的錯誤,避免訓練出現偏差,建立科學的訓練負荷組合,以及減少運動損傷事故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建立訓練監控體系時,確保監控指標的科學性是極為重要的,科學的訓練監控指標體系應該包括運動員的生理生化、技戰術、心理健康這三中類型的指標。通過血壓、皮質醇、心率和血乳酸等生理生化指標可以實現運動員的日常生理監控。通過運動員的劃頻、轉身時間、劃距和出發時間等技戰術指標可以實現運動員技戰術掌握和運用情況的監控。而通過運動員的態度、訓練動機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監控指標可以實現運動員的訓練心境監控。重視訓練監控體系的建設,加強游泳運動員在訓練中各項指標的監控對于改變我國游泳項目訓練不重視訓練監控,或者監控手段不科學的現狀。同時,通過相關的指標還可以具體地體現出訓練負荷組合對于訓練效果提升的作用,從而更好地評價訓練負荷組合的科學性,為其調整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訓練負荷組合的科學與否關系到能否為游泳運動員提供更加有效、科學、高水平的游泳訓練。通過提高訓練負荷組合的科學性來提高訓練水平,從而使運動員的水平得到提高,為其在比賽中的發揮打下更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