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身上的四種精神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特別值得黨員干部學習。

每次看《西游記》,我都在想:“黨員干部應向取經路上的孫悟空學習,學習他的四種精神,取得黨員修養的‘真經’?!蔽覀円驅O悟空學習什么精神呢?
一是保持定力守信念的精神。取經路上經歷千難萬險,但孫悟空一直堅守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承諾。
當前,我們面臨的誘惑特別多,缺少定力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滑向黨和人民的對立面。堅定理想信念就要有定力,增強定力堅守信念,關鍵要做到“三知”。首先要“知恩”。黨員干部要看到自己的每一點成長進步都是黨組織培養教育的結果,要知黨恩、報黨情。不知恩、不感恩的人,必將控制不了自己的極端個人主義,最終走向罪惡的深淵。其次要“知足”。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要常思貪欲之害。”有的黨員干部從農家子弟成長起來,慢慢忘記了初心,結果職務上去了,靈魂卻塌陷了,貪腐背后的魔鬼就是不知足。其實,知足常樂者大多能夠做到不忘初心,并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所以才能堅守正道、行穩致遠。第三要“知恥”。如果一名黨員干部不知恥,一定是因為信念缺失,就如同得了“軟骨病”,站不直、行不正、走不動。有了知恥之心,才會清廉自守,才會擁有孫悟空那樣的“金剛不壞之身”。
二是不怕艱難敢擔當的精神。取經路上歷經坎坷與磨難,最終達成目的,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孫悟空不畏艱險、勇于擔當的精神。
干成事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諸多挫折與困惑常讓一些人畏縮不前,不敢蹚水過河,只把“有作為”“敢擔當”變成一句口號、一條標語,這就辜負了黨和人民寄予的厚望。解決新矛盾、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目標、實施新方略,都需要過硬的素質和勇于擔當的精神。黨員干部要時刻銘記黨的事業重如山,始終有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讓擔當成為自覺和習慣。
三是經受歷練善學習的精神。取經路上,孫悟空善學善思,最終降妖除魔,成功渡過一道道難關。
善于學習不僅是改革時代的需要,還是黨性修養的需要,更是黨員干部自身成長的需要。黨員干部要擔當起建設“四個全面”的重任,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深入而全面地學習。只有扎扎實實搞好自身學習,堅持“學”字當頭、以學促做,堅持做到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干在實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履職盡責,奮力創造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
四是精誠團結講協作的精神。取經路上的師徒四人組成了一個精干團隊,大家團結一心、各司其職、分工協作,最終取得真經。
若想干成一番大事業,團隊協作就顯得格外重要。通過團隊協作能夠營造出合作共贏的工作氛圍,不僅使每個隊員都有歸屬感,還可通過隊友的幫助彌補自身的不足,繼而發揮出整體的最大威力。因此,黨員干部既要能干事,也要能共事,困難面前互相幫助,成績面前互相謙讓,彰顯一流的人格魅力,始終補臺而不拆臺,團結奮進、健康向上,共同把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好。
雖然是個神話小說里的人物,但孫悟空身上的四種精神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特別值得黨員干部學習。換言之,每名黨員干部都應該守信念、敢擔當、善學習、講協作,明確目標、真抓實干,爭做合格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