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 (中辦發〔2016〕77號)精神,更好地發揮職稱制度團結凝聚專業技術人才、激勵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作用,引導專業技術人才為實現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2017年7月19日,遼寧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同志就《實施意見》有關政策進行了解讀。
《實施意見》共有9項主要任務:一是深化職稱工作領域“放管服”改革,二是下放職稱評審權限,三是嚴格執行國家職稱系列和層級規定,四是調整完善職稱評審專業,五是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六是豐富職稱評價方式,七是拓展職稱評價人員范圍,八是促進職稱制度與人才培養制度有效銜接,九是促進職稱制度與用人制度相結合。
《實施意見》提出,深化職稱工作領域“放管服”改革,要堅持綜合管理、監管服務與職稱具體評審事務分開,著重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調查研究、政策制定、工作指導、協調落實、評審監督和綜合管理服務上來。
《實施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公立醫院、大型企業等用人單位按管理權限自主開展職稱評審工作,由用人單位自定標準、自主評審、自主發證。對于專業技術人才分布較散、參評數量較少、評審成本較高的職稱系列相關專業類別,用人單位不能開展自主評審的,由省直有關主管部門負責。對于專業技術人才密集的中小學、工程、農業、經濟、衛生、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等系列相關專業類別,賦予各市高級職稱評審權,根據實際情況由用人單位自主評審或市直有關主管部門負責評審。
《實施意見》規定,要認真落實國家關于工程、衛生、農業、經濟、會計、統計、翻譯、新聞出版廣電、藝術、教師、科學研究等職稱系列的規定,不得自行設置職稱系列。對國家新設、整合、取消的職稱系列,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及時作出調整。各職稱系列均設置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層級,其中初級職稱分為助理級和員級,也可根據需要僅設置助理級。
《實施意見》提出,要堅持職稱系列內設置評審專業的基本制度框架,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和三次產業人才培養目標,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開展職稱評審專業“立改廢”工作。按照大力發展工業八大門類的有關要求,科學設定裝備制造、冶金、石油化工、輕工、建材、電子信息、紡織、醫藥等領域評審專業。針對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對專業技術人才不斷增長的需求,逐步增設生物技術、海洋、金融、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現代物流、通信、旅游、工業設計、電子商務、科技服務、知識產權、食品安全等評審專業。

《實施意見》規定,實行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單位標準相結合。本著“干什么、評什么”的原則,單位可自定標準,但不得低于國家和地區標準。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注重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性、技術性、實踐性和創造性,突出評價專業技術人才工作績效、創新成果,將科研成果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不再作為職稱申報和評審的前置性必備條件。
堅持分類評價的改革方向,根據基礎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應用技術研究、農業、醫療衛生和哲學社會科學等人才的不同特點,科學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素質?;A科學研究側重知識創新、理論探索、學科發展等學術領域的前瞻性和同行認可;教育教學側重教書育人、教案、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應用技術側重轉化、示范推廣、標準制定、專利、工程方案、設計文件和經濟效益等市場評價,著重突出把論文寫在生產業務領域流水線上;農業側重在農田上的推廣應用、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和農業產業化等;醫療衛生側重臨床實踐、病例和治病救人;哲學社會科學側重思想政治性、創作作品和社會效益。
《實施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采用考試、評審、考評結合、考核認定、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提高職稱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單獨建立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委員會或評審組,單獨評審。
《實施意見》規定,要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制約,創造便利條件,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職稱評審渠道,積極滿足各類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需求,促進職稱服務便利化。對有特殊經歷、特殊崗位、特殊專長、特殊業績、特殊貢獻等專門人才和基層一線專業技術人才,實行特殊評價或單獨評審。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高技能人才根據條件可申報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
《實施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職稱制度對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培養質量的引領和導向作用,緊密結合遼寧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實際,著重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加快培育重點行業、重要領域專業技術人才,推進職稱評審與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相銜接,促進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和能力提升,持續激發人才活力,促進人才優化配置。
《實施意見》提出,用人單位要堅持以用為本、評以適用、以用促評原則,根據本單位崗位設置和人員狀況,自主組織開展職稱評審或推薦本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對于全面實行崗位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與崗位職責密切相關的事業單位,一般應在崗位結構比例范圍內開展職稱評審。對于沒有全面實行崗位管理的企事業單位,以及通用性強、廣泛分布在各社會組織的職稱系列和新興職業,可采用評聘分開的評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