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姜林燕
2017年作為新零售元年,亦是全球商業史上的里程碑,零售場景正向多元化、精細化方向發展,每個領域都充滿著機會

稻香村攜手天貓國品計劃 打造新零售時代的新型老字號
2017年,上半場共享單車,下半場新零售。
投資界,站在風口上,豬也可以飛起來,可2017年的資本市場,投資風口更像是浪尖,“尸橫遍野”不在少數,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紛紛倒下之后投資已經回歸理性,商業模式也日漸清晰。而新零售似乎剛剛開始,2018年,勢必是新零售行業劇烈整合與淘汰的一年,新零售創業者將面對更加嚴酷的考驗。
自2016年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后,零售業在2017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這一年,無人便利店、新型生鮮店、無人貨架等紛紛踏入線下市場進行布局,而阿里、騰訊等巨頭對傳統大型零售企業的高調合并,更是牽動著無數圈內人的神經。最近天貓的“年貨節”讓爸媽熟悉的“老味道”重拾他們的年貨記憶,不少老字號企業搭上新零售,帶著新產品上線電商渠道,抱團觸網。
其實在“互聯網+”概念風行的時代,老字號觸網之路很早便踏入,然而,老字號觸網的概念很“豐滿”,起步之路卻并不平坦,無論是食品企業還是鞋服品牌,均在觸網中遇到了一些挫折。
不只是老字號“觸網”遭遇水土不服,傳統零售業也在“互聯網+”的大浪中未能幸免,幾經周折,亞馬遜Amazom Go未謀面已聞聲,讓眾多互聯網公司躍躍欲試,新零售概念“橫空出世”,2017年作為新零售元年,亦是全球商業史上的里程碑,零售場景正向多元化、精細化方向發展,每個領域都充滿著機會。不少企業在新零售賽道上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從零售前端的貨架、便利店,到后端如物流、供應鏈等都進行了全面的創新與顛覆,更讓許多傳統行業找到新的方向。
在商務部認定的1128家老字號企業中,只有10%的老字號企業發展良好,大多數老字號品牌已經只剩下品牌而無產品。改革創新,一直是老字號發展的指向標,互聯網大潮遭遇瓶頸后,新零售似乎是百年大旱后的一滴甘露,為打破僵局找到一條可行之路。
老字號,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中,其動輒上百年的生命見證中國的發展,是中國歷史的記錄者,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渝交會現全聚德外賣 "小鴨哥"閃耀重慶
相關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共有老字號16000多家,到1990年其數量減至1600余家,1996年經商務部重新認定的僅有434家。在目前國內共有的2000多家老字號里,有品牌、有規模且效益良好的僅有10%左右;勉強維持現狀的占70%左右,虧損甚至有倒閉破產危險的占20%左右。
一些老字號品牌頻繁觸網,但過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
在僅存的老字號中,做得比較成功的如王老吉,成功坐上中國傳統飲料品牌頭把交椅,但更多老字號面臨著互聯網大潮的沖擊,傳統的銷售市場被互聯網瓜分,發展停滯不前的困境,如不變革,將危機日見。桂發祥是天津的老字號,以麻花著稱。近幾年雖然銷售、生產人員不斷增多,據了解,公司2013~2015年在冊員工總數分別是565人、550人和866人,其中銷售人員由171人達到364人,但效益并未提升,銷量也連續下滑,2013~2015年,桂發祥年營業收入分別下降200萬元、400萬元。
2016年4月,全聚德發布其“互聯網+”戰略,通過與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北京鴨哥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聚德外賣“小鴨哥”。老字號擁抱互聯網、擁抱年輕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是對互聯網與餐飲結合的實踐探索,當時引來頗多關注。
但全聚德公告顯示,鴨哥科技已于2017年4月停止營業。“經過一年多的運營,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未能達到經營預期,鴨哥科技公司董事會決定公司停止營業。”全聚德方面解釋說。根據半年報,報告期內,鴨哥科技凈利潤虧損243.7萬元。實際上,鴨哥科技去年成立到今年上半年,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全聚德2016年年報顯示,鴨哥科技當年虧損1344萬元。也就是說,推出外賣并沒有給全聚德帶來利潤增長,反而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

已經有超過600家“中華老字號”入駐天貓
業內人士指出,烤鴨這一品類所對應的市場需求與外賣消費群體并不對接。全聚德表示,公司將繼續探索餐飲與互聯網的結合。
在此前杭州胡慶余堂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俊接受采訪時指出,消費升級新形勢下,老字號企業的消費群體結構并沒有完全跟上風口,新型消費群體成為市場的主力軍,而有的老字號對于這部分群體卻是陌生的。胡慶余堂在“互聯網+”的探索上也走過彎路,當時把產品直接搬到了網上,結果銷量確沒有提升。
劉俊道出其內核,“當時候只是簡單的把線下門店產品放到網上售賣,三年時間實行互聯網+,結果卻差強人意。把互聯網只當作了一個銷售渠道,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市場經濟主導的今天,那些無法緊跟人們生活方式或理念而轉變的老字號,脫離了對市場的研究和把握,在一輪輪的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傳統行業受到互聯網思維的沖擊,顛覆性的被迫轉型,老字號的觸網之路面臨巨大挑戰。
當下老字號面臨潛在危機,消費渠道的多樣化決定著市場的擴大,無數價廉的同類商品紛紛進入市場,其中不乏具備互聯網思維的新品,在某些程度上,新品代表“時尚”,而老字號更多體現的是“厚重”感,新品結合年輕人對時尚的喜好進行營銷,與老字號搶占市場份額,這對于老字號無疑是個巨大的威脅。
而新零售的出現,無疑給老字號的互聯網之路迎來第二春。
2017年11日1日晚6時,回力鞋業通過陸家嘴震旦大樓的巨幅LED顯示屏,打出了去年“雙11”的戰果——“回力線上銷售突破1億”,年屆90的中華老字號“回力”以一顆激蕩的“年輕心”令業內驚艷。
不止回力,數據顯示,加入天貓“天字號”計劃的老字號品牌,2017年整體銷量增長顯著,其中一批表現出色的銷量增長甚至超過80%。
2016年11月10日,厲以寧撰文近4000字發表在《人民日報》理論版。這位著名經濟學家對老字號的前景非常擔憂,并從體制轉型、觀念更新、技術創新等五大方向給出藥方,希望老字號通過走混合所有制道路、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深刻認識消費者群體變化等方向著手,改變前途與命運,讓品牌光輝和民族文化不變黯淡。
一直以來,老字號企業具備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出眾的產品品質,卻因為渠道等能力不足,區域性消費特征明顯,難以向全國甚至全球擴展業務。
而在一年不到,盡管沉疴并未盡除,一大批老字號的身姿卻已完全不同,在天貓新零售平臺“玩”得風生水起。
2017年9月,天貓超市在北京與近30家老字號品牌共同啟動“天字號計劃”,助力老字號的全球化銷售和新零售探索。隨后天貓快速推動該計劃向全國覆蓋。作為中國老字號品牌運營第一官網, 目前1120多個經商務部認證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其中超過半數已通過天貓新零售開啟復興之路。
不僅是天貓,今年1月16日京東超市與黑龍江、遼寧、吉林、山西、山東、江蘇、江西、浙江、廣東、福建、上海、天津、重慶等13省市老字號協會,及王老吉、稻香村、五芳齋、海天、恒順、嶗山、冠生園、皇上皇、中茶、京華等100多家老字號品牌聯合宣布,成立國內首個“中華老字號互聯網無界零售聯盟”,共同打造無界零售品牌集群。京東超市將從營銷能力、供應鏈升級等多角度促進國內老字號品牌的“觸網”和創新。
2017年9月23日,《人民日報》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以《老字號 新姿態》為題,指出超過半數的中華老字號通過上線天貓網店擁抱新零售,只有善用互聯網思維激活老字號的商業基因,巧用市場力量壯大老字號的發展實力,才能打造“不老傳說”和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互聯網時代,世界濃縮成了一個地球村,這也為商業發展繁榮創造了契機。所以,不管是傳統品牌還是現代品牌,誰能主動融入網絡大潮,充分利用網絡優勢,誰就容易搶得市場先機。
新零售是市場經濟背景下的營銷趨勢,而充分利用互聯網+,讓品牌搭乘網絡快車,又為新零售的發展增添了無限可能。所以,老字號要借助新零售這一手段主動搭建鏈接傳統與現代的通道,為老字號傳承發展注入新活力,使老字號傳統品牌轉型升級為新零售經典品牌,促使老字號品牌中所蘊含的精益求精的奮斗精神、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2018年勢必是新零售的主戰場,而互聯網電商與新零售業態的能力正在激發更多“老字號”的活力,也讓老字號走向“家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