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白茹云。生于1977年,河北省南和縣郝橋鄉一位普通農民。2011年確診為淋巴癌,在病床上與詩詞結緣。2017年2月6日,白茹云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獲得了285的高分。她以務農為生、家境清貧、病痛折磨,卻始終過著“詩意的人生”。
2月6日,《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后,白茹云火了。她的火,不是因為拿了冠軍,也不是對詩詞見解獨特。
邢臺市南和縣郝橋鎮的侯西村,狗吠和雞鳴相聞,農舍和麥田相映,一位40歲的平凡農婦,有著最不可能和詩詞產生關聯的身份。白茹云從這里,最遠只到過北京,她的生活里一度茍且滿地,卻因為詩而有了遠方。
在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就醫路上,在歷經7期化療1期放療的治療期間,在人生最困頓的低谷,通過讀詩,白茹云開始對古典詩詞產生濃厚興趣,并最終用自己對詩詞的熱愛和感悟,打動了所有人。
這一切的力量,也許本來就來自她對自己平凡生命的認可和執著。
希望在忍受中延長
坐北朝南的正房,三間。光地基就有一米來高。左邊的雞舍咯咯咯,隔壁的羊圈去年底空了。
太陽斜斜鋪進院子,斑駁的光影穿過枯樹,投在前來開門的白茹云身上。右邊的工棚曾一度加工鋸木條,如今也是空的。白茹云笑笑:“從我得了病,這就停了?!?/p>
停下來的還有這棟結婚時公婆給蓋的磚房。
房間里的一切擺設和裝修,跟1999年白茹云新婚時沒有太大變化。門框邊的燈繩,浸透著時光的塵埃,黝黑而僵硬;21寸的電視機,塑料殼布滿創傷;沙發的扶手摁一下便發出脆裂的動靜……
這一度停擺的生活,以及后來她與詩的真正結緣,都始于2011年麥收前從北京打來的一個電話:在經歷了一年多四處求診、反復檢查后,北京的醫院電話通知,白茹云的病理切片確診為淋巴癌。
對于如此改變命運的一天,白茹云并沒有記住確切的日期,也沒有急著去醫院,而是等忙完麥收,播下玉米種子,為下一季收成布置停當之后才去?!皺z查了一年多,心里也有點準備。得病了就治病,誰還不得病?!卑兹阍戚p描淡寫地說。
說起7期化療和1期放療,白茹云卻笑了:“誰得病都會挨過去,我的病友們都那樣,不是我有多堅強?!笨擅看位熀蠓磻_到頂峰時,眼球幾乎凸出眼眶,惡心和嘔吐一波波來襲,胸口堵得恨不得伸只手進去。這些可能我們都能想到,而我們想不到的,是白茹云的8期漫長且痛苦的放化療過程中,沒有一個陪床的家屬。
“多一個人還得多打一份飯,花不起?!笨粗彺膊∮延H朋圍繞,她并不是不羨慕。可要治下去,得騰出丈夫去掙錢。
于是,她一個人掛號,一個人打飯,一個人拿藥,一個人化療……
我們常在醫院里和那些緊捂口袋、滿面愁容、風塵仆仆的人擦肩而過,白茹云便是其中一個。對發生過的事兒,她用了“人窮志短”四個字,眼含淚珠卻擺著手連說三個“都過去了”。
“有新農合報銷一部分,家里兄弟姐妹添了一部分,借了一部分,湊齊了下一次化療的費用就再去。日子還能過,總得活下去?!?/p>
1999年,她和鄰村“老潘家的三小子”潘信革結了婚,結婚時那件一百多塊錢的外套,是她至今穿過的最貴的衣服。
當地有加工木條的副業,婚后白茹云和丈夫也買了一臺鋸子,收來廢舊桌椅板凳,拆去釘子二次加工。工棚,就是這個期間蓋的。一個月一千多塊錢的收入,還有3畝多地種口糧,就算2007年添了二丫頭,日子也算能過,“那會兒特別喜歡的衣服,貴十塊錢也會買的,反正還能掙嘛。”可自從得病后,村里明明有只需45塊錢就能直達石家莊的大巴車,白茹云卻為省下24元,早晨5點起床,步行一里地到鄉里,坐頭班公交到縣城,再一路倒車由邢臺汽車站、火車站到石家莊,到省四院。
詩詞給予她自由
白茹云的茶幾上,放著一本《詩詞名句鑒賞辭典》,夾在其中的書簽是1997年,她代課的畢業班合照。翻得多了,書角卷了,封皮也皺了,和旁邊的《杜甫詩集》比,它舊得有些夸張。每當有媒體來采訪,這本書都會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和主人一起配合拍照。
每個人對在特殊時期陪伴過自己的物件都有特殊的感情。
化療一個周期,十五天上下,兩次極端反應,漫長且痛苦。稍有空隙,白茹云就溜出醫院轉轉。在醫院附近的一家書店,她買到了這本幾近翻爛的《詩詞名句鑒賞辭典》,“原計劃是買給孩子看的,化療的間隙,自己先翻翻?!?/p>
醫院住院部有一個天井小院,每次拔掉針頭,她就往那兒溜達,天井里休息、抽煙的病患家屬,個個愁云密布,白茹云卻穿著病號服讀詩。
“看蘇軾寫的那些詩,比如‘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一開始看不懂,看注釋,才知道這個人生活動蕩,被貶過很多次,但人家還是豁達開朗。我就安慰自己,人家能行,我也行?!?/p>
沒成家的時候,白茹云滿村借著看瓊瑤和金庸,也讀李清照。“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边@些詞句她信手拈來,“那時候喜歡女詞人的婉約和細膩。”生病后,她更喜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和氣魄。
出名后,很多人打來電話總會問同一個問題:詩歌是如何幫她戰勝病魔的?
白茹云不知道這話怎么接,“詩歌怎么會幫我戰勝病魔?要是詩歌可以,我天天看,得省多少錢?詩詞并不能戰勝病魔,但是詩歌能幫我看到我看不到的東西。古人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可能我一輩子也到不了那么遠的地方,但誰也不能阻止我想象?!?/p>
詩歌給了她內心以自由,在人最難面對的物質面前,她也自由了。
坐在面前的白茹云,穿著咖啡色羽絨服,是妹妹穿不下送給她的。2014年去河北電視臺錄節目時,穿的就是這件,2016年12月去北京錄制《中國詩詞大會》,還是這一件。
去央視錄節目,對最遠也就到過北京的白茹云來說,是趟遠門,按說怎么也得多帶點錢,添置幾件漂亮衣服。但白茹云只把女兒淘汰的舊書包縫了縫,裝了幾件貼身衣服、一件本來是買給女兒的棉外套和100元現金。endprint
2月6日播出的鏡頭中,其他選手都是春秋裝,還有人穿著短袖,白茹云穿的卻是棉服,套著毛衣?!暗谝惶煲泊┲∫路?,錄制大廳太冷,咱身體不行,不能光顧美,得顧命。”
白茹云扯著身上的彈力褲,“像這個,都不知道是誰給的,能穿就湊合穿?!卑兹阍朴种钢改_上,“這雙鞋可貴哩,是在邢臺買的,40多(元)呢?!?/p>
“蘇軾不是說:‘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嘛,現在對我來說,已經很好了?!卑兹阍谱ёв鸾q服,“我現在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不再計較其他,什么都能一笑了之?!闭f著話,她眼里的淚水習慣性溢出,在這汪淚水的映射下,眼睛格外透亮。
她在詩中找到了平等
采訪間隙,白茹云的電話不斷響起,媒體約訪、邀約講課、鼓勵求經,“這幾天的電話,比我前半輩子接的都多。”
白茹云家里電視壞了,手機也不能上網,還是鄰居告訴她,網上都是她的新聞。白茹云說,她并沒有想出名,去報名參加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節目,是擔心自己命不久矣,想給孩子們留個影像,沒成想成了村里的“詩人”,有村民見了就問她:你和趙忠祥握手了?
相對治病借錢“人窮志短”的感受,白茹云有了一種新的體驗。
主持人王凱看白茹云冷,讓工作人員給她拿了一件羽絨服;喻恩泰考慮到她的身體,提出替她掉下舞臺;在節目中擔任“大學士”的趙忠祥等明星主動站起來和她握手……白茹云那雙被趙忠祥特意握過的“有質感”的手,不過是一雙農村再常見不過,因終年勞作而長滿了繭子的堅硬大手。
沒人知道,去參加比賽前,她是如何學詩的:唯一的一本詩歌集,做飯時、喂雞時、放羊時,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反復地背??吹絼e人家的書上有好詩詞,就抄回來背。小女兒的語文作業本,正面是老師的紅對勾,背面是白茹云抄寫的一首首詩詞,雙面書寫的紙,像被鏨刻過,凹凸不平,如同她的手。
“其實沒什么特別的,身體不好,干不了重活,在家閑著找點愛好,就像有人好打麻將,我喜歡看詩而已?!?/p>
但是,這樣的她已經把很多人感動了。
錄完《中華好詩詞》,節目組送了她一套《中華傳統詩詞經典》,省扶貧基金會給她送來一臺電腦,還給接通了網線。有觀眾通過欄目組,資助了她幾千元錢,還送了她一部可以上網的手機。白茹云再也不用去鄰居家電腦上抄詩看。現在,讀不懂杜牧《赤壁》的時候,她能在網上搜索赤壁之戰的歷史,結合歷史去揣摩詩人的情懷。
“好心人還是多?!卑兹阍撇敛裂劢?。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握手中,白茹云同樣強烈感受到的,還有詩詞帶給她的“平等”。
按照最初的設想,白茹云只是想通過節目見見詩友,參與一下就好,可“上了臺就有好勝心”,她一路打到了擂臺上。
詩詞大會播出之后,白茹云火了。但她相信,生活還會像原來那樣繼續:丈夫潘信革每天早上7點就要騎電車去縣里上班,家里養的羊已經賣了。而她自己,照樣要喂雞、送孩子、去醫院。“我就是個普通人,現在老有人打電話說向我學習,沒什么好學的,誰遇到事兒都會想辦法解決,我就是個普通人?!?/p>
采訪時時被打斷。她不太理解那些陌生人,老是打電話,但電話響起,她會接起每一個號碼,很客氣地回答問題,說謝謝、再見,等對方不說話了,掛斷。一些人噼里啪啦地拍照,“最后一張啊,朝這朝這,笑一點,對……”咔嚓一聲后,她馬上跑了,“我不喜歡別人擺弄我?!?/p>
不喜歡被人擺弄的白茹云,也不喜歡命運的擺弄。她在詩詞的世界,找到了農村單調重復的勞動生活里,一抹亮色的調劑。對于她而言,詩就像食物里的糖,沒有,生活也能繼續,有了,滋味更層次分明。
背了那么多詩,問她最喜歡哪一首,這時候,她的精神頭兒才顯得格外大:“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她站起身來,用了朗誦的調子,還專門拉拉衣服的下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她說她喜歡這首詩里的豪放,對生活的快意。
白茹云的世界是簡單的,“活一天就高興一天”,她在詩詞中找到了令她愉悅的東西,卻被我們誤認為是靈丹妙藥,可以化解苦難。從《中國詩詞大會》走紅后,紛至沓來的我們,是否真的能明白白茹云在詩詞的世界里找到的安寧?可能我們都誤讀了她。
她從沙發角落里拽出一個“開花兒”的舊書包,拍打拍打上面的灰,這是她的老伙計,還要陪她繼續走接下來的路。畢竟,喧囂過后,誰也替不了她,聽力下降、眼睛淌淚以及身體里埋藏的“定時炸彈”,面對這一切的還是她自己。
白茹云寫過一首這樣的詩:“胸有佳肴盛萬種,心頭酸辣味千般。人間捧腹俱歡笑,冷暖由他若等閑?!彼€在朋友圈發了這么一句話:只想安安靜靜做個草根,劈柴喂馬,種地養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