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我們曾在西頓的動物小說里讀到動物們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令人動容。你是否知道,曾經有一位探險家,在他漫長的旅途中亦曾與許多動物相遇、相知,這些動物給了他深刻的印象,永遠留在了他的記憶里——而這完全不是小說,沒有一點兒虛構,是實實在在發生在他與動物之間的真實故事。
現在,就讓我們走近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走近他的那些“在亞洲的狗”。
【作者簡介】
斯文·赫定,瑞典籍世界著名地理學家、探險家、文學家。他從16歲開始從事探險,先后六次到亞洲考察。斯文·赫定一邊探險,一邊記錄,著述很多,如《我的探險生涯》《亞洲腹地探險八年》《絲綢之路》等。這些游記內容豐富,描述生動,科學性強。如今作品已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給生命溫暖的光芒
斯文·赫定,這個名字與近乎奇幻的探險經歷、事件聯系在一起,他在蠻荒、閉塞的茫茫大漠和雪域高原,一次次身陷險境,一次次奇跡般生還,取得令世界矚目的發現:揭開羅布泊之謎,發現尼雅、樓蘭古城,穿越西藏無人區,找到印度河源頭……這一系列壯舉使他成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最后一位科學巨人。
這位科學巨人,卻在一生最后的書寫中,將目光投向他“在亞洲的狗”。如書中第二篇《尤爾達仕和它悲慘的命運》,斯文·赫定重新講述了這一段艱難旅程??梢郧逦乜吹剑诫U路上,人在掙扎,狗也在掙扎,狗的掙扎不僅為自身生存,還是在為人服務,這雙重事實交織在一起,令人格外震撼而又痛徹心腑。其中一處讓我印象深刻:
我那聰明的小狗來到我跟前急叫,發出嗚咽聲,開始挖沙,像是在鼓勵我掘井……按我指的方向,它邊叫邊跑,然后忽然停下來,往東凝視一會兒,垂頭喪氣地跑回我的身邊,仿佛向我匯報,那邊無水無草,只有浩瀚無垠的黃沙。我重復說“水,水”,又指向東邊,它跑了過去,又失望地跑回來。
這是尤爾達仕在那些日子不斷重復著的舉動,也是在它死前最有活力的某個片刻。即使是一條狗,在死亡來臨前也會一再求助,反復掙扎,會不解、無奈、傷心、絕望,最后徹底放棄。這一過程與人類何異?而在書里面,還有很多次,斯文·赫定用他細膩的筆觸描述下了這些瞬間:
它跑過來把頭枕在狼皮護裙上,用懇求的目光看了看我。我也領會了它的意思,給它騰出地方。倫德一躍跳到雪橇上,情緒高昂地吠叫起來,并眼含淚光仿佛在向我表示謝意。
——這是他第一次亞洲探險時遇到的獵犬倫德。
它靜靜地躺在森林邊緣。次日清晨,毛拉為它挖了一個坑。我們找來一張羊皮裹住它……杜弗萊特離開我們之后,整艘船顯得空蕩而沉寂,過了好些天我才恢復過來。
——這是小獵犬杜弗萊特的葬禮。
深情的書寫,細膩的畫面,感人的情愫,在文字里匯聚。斯文·赫定說,在他長達十七年的亞洲大地之行中,最孤獨的時候,“這些愛犬始終忠誠而且耐心地陪伴我,對此,我總是心存感激又滿懷歉意?!闭沁@樣,《我在亞洲的狗》這本書里講到的探險旅程,是一個大的舞臺,斯文·赫定重新觀察這舞臺上發生的一切,寫下他與有“靈魂”的狗——包括其他動物,如狼、盤羊、野驢、大雁等等之間的“生死之約”,留駐了他生命中最神圣的瞬間,并給所有的生命以溫暖的光芒。
(江蘇省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
冷玉斌)
精彩評論
這是一本極富感情色彩的作品,字里行間閃爍著一種溫暖的光芒。作者想告訴他的讀者:在漫漫旅途中,因為這些生命的陪伴,他不再感到孤獨。
——著名作家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
閱讀鏈接
秋田犬八公每天早上陪伴主人上野教授去澀谷車站,傍晚又準時在車站迎候主人回家。周末,他們還一起到公園散步。然而,這樣的幸福生活僅僅持續了一年半,上野教授就因病猝然離世。而忠心的八公依然日日等待,在二月的雪、四月的雨和十一月的風中,一等就是十年。有些靈魂就是如此執拗,一定要自己走完全程,哪怕是最艱辛的路。
這本書以一條名叫“貝利”的狗的獨特視角,講述它經過四世輪回,每次都帶著前世的記憶,執著地尋找生命的意義的故事。本書積極陽光、輕松幽默、溫情脈脈,而又充滿人生哲理,具有強大而深入人心的魅力,讓人“在歡笑中流淚、在流淚中領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