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棟
可能我們已經做了數不勝數的題目,這是否不僅有益于考試并且也有益于生活呢?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做了那么多題目的我們,有著一套屬于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而這些思維方式也同樣適用于生活,它們就像公式一般是我們解決生活問題的捷徑.
對我們來說,常用的數學思維方式也就是那么幾種,如“猜想與論證”、“歸一”、“類比推理”……
首先,讓我們談談“猜想與論證”.談到“猜想”,或許我們會認為只是簡單地碰運氣,但在數學思維中則不是,而是你經過理性的分析,得出的概率最高,可能性最大的想法.同樣地,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瓶頸時,就要去“猜想”,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才會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最初級的猜想上,它并不是一個完完全全正確的結論,這時我們就必須去“論證”我們的“猜想”是可行的,是正確的.“論證”就是鼓勵我們在生活中不浮于表面,要敢于去挖掘深層次的東西,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有質量,更加寬廣.
其次,再談談“歸一”,在數學中“歸一”就是洞穿某題的類型,將千千萬萬的題目歸于有限的種類,這樣學習就有了門路,不會再毫無頭緒地刷題了.生活中“歸一”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把某些事物按照輕重緩急的標準去理解與歸類,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井然有序.
最后,將談到“類比推理”,簡單來說就是“舉一反三”.古往今來,會學習之人都善于“類比推理”.學無止境,每個人都不可能學完所有知識.但因為有了“類比推理”,而讓我們在學習的寬度上有了無限延伸的可能性.生活就像一次次歷練,如果我們有“舉一反三”的意識,我們就可以先行一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謂“隨機應變”正是這個道理,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總而言之,活學活用,把我們學到的數學思維方式運用到生活中,一定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評語 想法很好!數學知識可能會隨著你進入社會后漸漸被遺忘,但數學的理性精神、思維模式將會成為伴隨你一生的精神財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