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革
說到這個問題,還得從前些時候已經是初中生的小明曬太陽談起.那是星期六的中午,小明吃完午飯就搬了張搖椅和爸爸一起在陽臺曬太陽,用老爸的話說,就是要把緊張了一周的神經放松一下,感受大自然.
陽光很燦爛也很溫暖,照在身上仿佛要融化了一樣,身體變得輕飄飄的,思緒也就信馬由韁起來.就這么自然地,小明冒出個念頭:統計一下自己一年當中時間的安排.
這也許沒有必要,但老爸卻說是個不錯的想法,于是小明對此興致盎然起來.
這一想不要緊,小明在統計后竟然有了非常意外的發現,得出一個幾乎荒唐的結論,那就是:每天主要的上學時間竟然在統計中消失了,這太讓人納悶了,明知不可能,可統計的結果卻的確是這樣,聽聽小明是怎么向老爸解釋的吧.
“我一天睡眠8小時,以每天為24小時計,一年中的睡眠時間加起來大約122天,星期六和星期天不上課,一年52個星期總共是104天.另外我們還有60天的暑假,這些是主要的.而我一日三餐要花3小時,這一項一年就需要45天以上.還有我每天至少2個小時的體育鍛煉,這一項一年義要超過30天.這些只是我能夠想到并粗略統計的,還有許多耗時的事情我沒有細想,但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因為把剛才提到的天數加起來,結果是361天.”說著小明把一張記錄和計算的紙條遞給爸爸,爸爸接過紙條一瞧,嘿,還真像回事,紙條上這樣寫著:
睡眠(一天8小時)
122天
星期六和星期天
104天
暑假
60天
用膳(一天3小時)
45天
娛樂(一天2小時)
30天
總和
361天
“您瞧,”小明接著說,“剩下的時間只有4天,就算這4天是不可能這么短的寒假,那我上學的時間到哪兒去了呢?難道我沒有上學,不會吧,我沒有一天逃學啊!”
小明迷惑不解、不知原委的神情讓老爸忍不住笑出了聲,老爸摘下墨鏡拍拍小明的頭:“你的方法有差錯,因為你對時間的統計中進行了有重疊的分類.這樣,同樣的一段時間就會不止一次地被計及.例如,在你60天的暑假期間,你既要吃飯義要睡眠.而這些吃飯和睡眠的時間,既被計入了暑假時間之中,義分別被計人全年的吃飯時間和睡眠時間之中.正因為如此,結果被擴大了,擠占了上學時間.”小明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呀!
不過做醫生的老爸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趁熱打鐵:“其實重疊分類,是統計T作中特別是醫學統計工作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錯誤.你可能在什么地方讀到這樣的報道:在某個小區中,30%的人患維生素A缺乏癥,30%的人患維生素B缺乏癥,30%的人患維生素C缺乏癥.如果你從這個報道得出只有10%的人不患這三種維生素缺乏癥的結論,那你就犯了一種推理上的錯誤,這種錯誤與你剛才所犯的錯誤是同樣的類型.因為在小區中可能只有30%的人患了所有這三種維生素缺乏癥,而其余70%的人根本沒有患任何維生素缺乏癥!”小明點頭表示贊同.
故事講完了,我還要說的是,上面所述并不是什么虛構的內容,因為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沒準已經發生在你的身上,也就是你曾經也有意或無意地思考過類似的問題,或許也把你搞糊涂了,現在你明白了么? ——本文選自《數學閱讀精粹·第四冊》,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