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宏偉
摘 要:在日常運行過程中送電線路會受到惡劣天氣的不良影響,以至于送電線路的運行效率,安全性能急劇下降,甚至還會造成突發的電力安全事故。為此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有效的送電線路檢修作業工作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確保送電線路得以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所在。本文筆者結合個人在送電線路檢修作業上的研究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從多個角度入手對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技術加以探討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送電線路 檢修作業 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c)-0066-02
確保送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始終都是電力系統的首要職責所在。尤其是送電線路的運行質量往往與整個電力系統的供電質量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為了確保送電線路的運行安全就必須要合理地使用檢修作業施工技術,給送電線路的檢修工作帶來足夠的技術支持。以下筆者即結合相關參考文獻,并在總結了個人從事送電線路檢修工作的實踐工作經驗的基礎之上,對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技術進行粗淺的分析與探討,以供廣大同行參考借鑒。
1 對絕緣子、金具的檢修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在實際運行檢修過程中不同型號、不同組合形式的絕緣子串與金具,其所采取的檢修作業模式都是不固定的,且檢修施工技術的運用也都是各有不同的,因此也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檢修問題。而在整個絕緣子的檢修更換過程中,觸電、高壓墜落、機械傷害都是檢修作業人員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危險點。通常來講,在送電線路檢修過程中帶接地送電就是觸電最為直接的表現形式,而造成觸電的根本原因則是因為送電線路的檢修作業人員并未按照帶電作業的規范操作要求予以操作;發生高壓墜落問題則是因為登高工具不合格,導線脫落,檢修操作不規范、不到位,而致使在絕緣子檢修過程中發生了高壓墜落問題;機械傷害則主要是因為使用的機械工具失靈而給檢修作業人員帶來的傷害。
為此,送電線路檢修作業人員就必須針對上述危險點采取必須要的控制措施。以下筆者即結合個人工作經驗,列舉出以下兩種檢修施工技術措施。第一,卡具更換單片絕緣子的檢修作業施工技術。處于桿塔衡擔上的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人員應該掛好單滑無極繩在適當的位置之上,系緊安全帶,在對閉式卡具實施起吊的過程中處于塔上的檢修作業人員必須與地面作業人員通力合作,安裝導線保護繩,讓更換的絕緣子串進入其中,而與被更換的絕緣子串相鄰的兩片絕緣子鋼帽之上則要安裝好閉式卡具,及時地拿出絕緣子兩端的鎖緊銷。為了確保絕緣子能夠最快得到松弛,當完成卡具絲桿收緊工序之后就可以將被更換的絕緣子摘下,安裝新的絕緣子到固定位置并重新進行起吊。當開具實施放松以后方對絕緣子的原受力狀態進行恢復,再安裝絕緣子鎖緊銷,拆除卡具。在整個作業過程中所用到的各類工器具都應該在檢修作業人員與地面作業人員通力配合之下,由單滑無極繩吊回到地面之上,以此確保單片絕緣子檢修更換工作的順利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檢修作業施工過程中,絕緣子鋼帽必須要與閉式卡具進行充分的結合,必須要將螺母固定到位,在摘除絕緣子前必須要詳細檢查扣具的受力情況。第二,可利用雙鉤緊線器、葫蘆對耐張緊絕緣子串進行更換。在具體檢修作業過程中,針對單串的耐張絕緣子串可采取雙鉤緊線器、葫蘆對其進行更換,導線則需要利用三角線夾予以加緊,采用大刀卡予以輔助更換。在500kV送電線路耐張絕緣子串的更換過程中,對于數量較大,重量較沉的絕緣子應采用托瓶架予以輔助更換。
2 對導地線檢修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目前鋁包銅芯絞線、OPGW已經成為我國送電線路導地線中最為主要的材質,這是因為與普通的導線相比較,這類材質更加的耐用,抗腐蝕性更強,且發生斷股的幾率也更低。但是在送電線路檢修過程中導地線故障問題仍然是一大難題。所以,送電線路檢修作業人員更應該對導地線的修補與更換技術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與掌握。
為此筆者總結了個人實踐工作經驗,對直線桿塔落地方式的施工技術進行說明。通常情況下直線桿塔落地方式主要適用在地勢較為平坦,耐桿塔與所需更換的導線位置相對較遠的位置,如圖1所示。具體的更換方式為:分別拉一條線在1號塔位右邊線所處小號一側與3號塔右邊線所處大號一側,只是臨時設置的這兩條線,之后再對相關的導線進行設置;松開2號塔右邊線上的懸垂夾子,充分利用防線滑車將其落到地面之上,之后再切斷原有的舊導地線,利用接續管將新的導地線固定好。吊起2號塔右邊線上的導地線,使電力設備能夠恢復正常的運作,需要確保的是實施檢修的1號塔與3號塔在處于導地線并未落地時,必須要分別向大號側與小號側傾斜,且角度不得大于15°。
在整個導地線檢修作業施工過程中,檢修作業人員必須要在實施檢修作業之前,對安全帶、登高工具進行徹底檢查,確保所需用到的腳釘設備充足,腳釘連接牢固;檢修作業施工人員必須要能夠對所檢修的線路名稱、線路編號、線路色標進行詳細的核查,從而規避檢修作業人員登錯桿塔的問題。
3 對送電線路防污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正是因為送電線路長期處于自然環境之下會不斷地受到自然環境的侵蝕,也就在運行過程中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送電線路檢修作業人員就必須要讓處于污染區域之中的外絕緣電力設備能夠最大限度地接近絕緣水平。為此,對已經檢修好的送電線路電力系統可以選用復合類絕緣子,并嚴格控制絕緣子的數量,從而在運行期間預防線路遭受到污染的侵蝕。此外,在實施的檢修維護過程中,檢修作業人員還應該對線路周邊存在的雜物及灰塵進行定期的清掃,由此促使送電線路運行安全性及效率性得以顯著增強。
4 結語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不斷進步,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提高,送電線路的建設范圍與建設規模更是在不斷的擴大,伴隨而來的送電線路安全故障問題也日益加劇,嚴重危害到了社會、人民對電力的正常需求。所以,為了確保供電質量,確保供電安全,送電線路檢修人員就必須要合理地使用送電線路的檢修作業施工技術,給送電線路檢修工作帶來必要的技術支持。同時,還要準確地把握每一個檢修細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檢修作業施工技術,從而促進送電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更好地滿足社會、人民對電力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勝.淺談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17):115-116.
[2] 匡力華.淺談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技術[J].通訊世界,2014(14):153.
[3] 任宗波.淺談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技術[J].電子制作,2013(20):169.
[4] 陳曉勇.關于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1).
[5] 周彤.送電線路檢修作業施工技術[J].大眾科技,2011(12):123-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