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偉+張晨琦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溝通能力已成為21世紀人才競爭的重要指標。職業經理的溝通能力也成為影響企業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他們所具有的溝通能力,是企業發展要求其必備的重要能力。主要論述目前不同性別的職業經理人溝通能力的差異、他們的溝通意識和溝通意向信息的表達和傳達能力、對他人的傾聽能力以及溝通過程中的控制能力,并結合現狀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職業經理人;人際溝通;溝通差異;溝通方法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3-0111-06
人際溝通能力是現代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社會中不同文化背景個體之間的相互滲透,企業管理者的人際溝通能力更成為影響管理績效的重要因素,對企業管理者人際溝通能力的研究與分析則顯得更加重要。人際溝通能力是指用個體有效地運用適當的社交方式進行溝通的能力。有效的溝通即其溝通行為有助于個人目標和關系目標的實現。適當的方式即溝通行為與所處情境能夠保持一致。溝通是否有效并運用適當的方式是評價溝通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標。本此研究對我國部分職業經理人進行了調查,旨在了解以他們為代表的我國經理人的溝通能力現狀,并根據反映的現狀提出相關意見。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6年,分別選取不同地區的300名不同行業的經理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87名,男性213名,年齡大多集中在26~39歲。
(二)研究工具
使用權威的管理溝通能力量表對研究的對象進行測試,該量表包括如何與上司溝通、怎樣與新同事溝通、如何批評下屬、溝通意向信息的表達和傳達能力、對他人的傾聽能力以及溝通過程中的控制能力六個維度,共計16個子項目。由被調查者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分為四個等級,即經常使用、比較常用、偶爾使用、從不使用,分別記4分、3分、2分、1分,各緯度及總均分在2.5分以上表示滿意,分值越高,表示溝通能力越強。
(三)研究方法
被調查的不同地區經理人自愿參加調查,由相關負責人發放問卷和通過網絡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4份,有效回收率91.3%。
(四)統計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對所收集數據進行t檢驗。
二、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274名研究對象管理溝通能力現狀
由表1可知,被調查對象的管理溝通能力總均分和各維度得分均在2.5以上,尤其是與上司溝通、新同事溝通和處理同事關系的溝通3項得分均在3以上,說明以他們為代表的職業經理人溝通能力較強,考慮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一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這種面對面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對溝通能力的要求也因此而越來越高。迫于這種壓力,職業經理人便十分注意自身溝通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平時的交往過程中,他們也刻意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
二是由于被調查者平均年齡在28~32歲之間,因此他們大部分都接受過中高等教育,較高的教育背景也使得他們的溝通能力強。除此之外,企業為了提高員工溝通能力,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靈活多樣,采用啟發式教學、小組討論教學、情境教學等,注重員工溝通能力和技巧,解決問題思路和方法,批判性思維理念等多方面的培養。
從表1還得知,女性的溝通能力較男性強,在與上司的溝通中表現更明顯。與上司溝通主要體現在以上司能接受的方式指出其錯誤、讓上司接受你的意見、及時向上司匯報工作狀況等。本調研顯示,女性此維度得分明顯高于男性(P<0.05),不同性別的學員溝通能力不一致,其差異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其一,溝通目的不同。男人的溝通目標十分明確,談話是為了解決某些問題或僅僅是向外界傳達一定的信息,交流時希望盡量有效地發現原因、解決問題,他們通常直奔主題。女人則希望通過交談表達內在的感情,她們將交談看成一種表達情感的特殊方式,希望借此釋放負面情緒,通過這種分享方式來加強親密感。
其二,語言長短不同。男人說話重視邏輯性與效率,他希望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其中心思想。他們在傾聽方面也顯得更加不耐煩,當男人感覺 “聽夠了”時,就會打斷女人。而女人希望盡可能多地描述細節、表達感情,以此來整理思路。她們不管信息表達是否精確,她們僅僅是完整而又帶有感情色彩地敘述事件。
其三,傾聽的含義不同。男人多數會主動傾聽。當被傾訴時,男人會先傾聽并整合出問題的關鍵,以清晰調理的思路找出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但他們傾聽的耐心很有限。女人認為傾聽的本身就是一種幫助,不需要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她把傾聽當作一種陪伴。也就是說,在傾聽方面男人更理性,而女人則充分顯示了其感性的一面。
通過上述數據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出,在職業經理人中男性占到了絕大多數,但相對于男性而言,女性數量雖少,但同表1顯示的結果一致:女性溝通能力并不比男性差,在溝通能力方面反而比男性更占優勢,高于整體水平(如圖1所示)。另外,職業經理人中,25~29歲所占比重較小,溝通能力也相對較弱,而30~40歲這個階段的人群較多,且溝通能力相對20多歲的人群也較強,其中35~39歲中國階段的溝通能力最強。40歲以上的人群所占比重雖然最低,但溝通能力并不弱,相比較25~34歲人群而言更強(如下頁圖2所示)。針對溝通能力的三個維度而言,溝通能力測量值中,信息表達與傳達能力得分最高,控制能力其次,得分最低的是傾聽能力。
(二)被調查的經理人的溝通意識
在調查中發現,職業經理人有一定的溝通意識,能夠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對溝通能力訓練的需求比較強烈,但也有部分人因各種原因不想主動溝通。被調查者中86.8%的經理人認為“無論是上司、同事、下屬之間都需要深入溝通”,81.8%的經理人肯定了“就找工作而言溝通能力比實踐能力更重要”,說明經理人普遍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分別有90%、54.8%的經理人希望“學習溝通交往的課程”和“閱讀一些書籍用來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這表明,大學生對溝通能力培養的需求是強烈的,尤其是希望通過企業實踐和課程培訓的途徑來提高溝通能力。endprint
同時我們還應關注到,有部分經理人由于種種原因不想溝通、不愿溝通,其中,認為“大家都是互相利用”占29.8%,遭受“被同事嘲笑過”的占25.5%,覺得“可以相信的人很少”占22.5%,自以為性格“比較內向”的占18.7%,這些都反映出經理人對人認識有偏差,就不愿意與人溝通,甚至封閉自己。
(三)被調查者的具體溝通能力
1.信息表達與傳達。信息表達和傳達能力是MBA溝通能力測量中得分最高的維度,達到了3.72。相對而言,職業經理人對于信息的表達和溝通能力較強,且女性對于信息的處理和表達能力為4.02,高于男性的3.652。相對于不同年齡階段,30~34歲的未來經理人信息表達能力最強,為3.8;25~29歲次之,測量值為3.756;40歲以上信息表達能力最差,為3.3。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年輕人群隨著中國教育的發展受到了更多關于溝通能力的訓練,相對于40歲以上人群得到了更多專業的技能。而30歲左右隨著經歷與閱歷的增加,對信息表達能力的訓練增多,相對于剛剛進入社會的25歲左右青年有更多的訓練機會,信息表達能力更強。
2.對他人的傾聽能力。對他人的傾聽能力的測量值是3.67,是三個維度中最低值,由年齡階段從低到高其測量值依次為3.267、3.676、3.790、4.10。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年齡升高,傾聽能力也越強。產生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加,對于與他人溝通的機會逐漸增多,對于溝通技巧的掌握更加熟練,也更懂得去傾聽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想法。且女性的傾聽能力強于男性,這是女性的性格使然,女性相對于更加細膩,在溝通方面更加委婉。
3.溝通過程中的控制能力。未來經理人對于溝通過程中的控制能力測量值為3.68,略高于對他人的傾聽能力。針對溝通過程中對于他人感受的控制以及把握溝通方向這一方面測量結果與對他人的傾聽能力比較類似,都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提升的。這說明,決定溝通能力的這幾個維度都與年齡有關,大多數情況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尤其是對于溝通技巧的掌握,對于溝通過程的把握方面,技巧和經驗是提高能力的關鍵。隨著閱歷增加,技巧性也會隨之提高。
三、提高職業經理人溝通能力的方法
溝通是伴隨管理全過程的管理行為,良好的溝通能力是職業經理人實現管理目標的一種方式和手段,是組織戰略確立與實施的核心鏈環和紐帶,是組織文化確立與發展的粘合劑,沒有有效的溝通,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管理。管理溝通是影響組織運行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企業管理的很多問題是由溝通不充分而引起的。這就決定了企業要想提高管理效益,實現規范化管理就必須規范管理溝通行為。
(一)與上司溝通的規范要求
與上司溝通分為三種情況,接受指示、向上匯報和商討問題,下面分別就其規范要求進行討論。
1.接受指示的三個規范要求。(1)在進行這種溝通之前,明確與上司確認溝通的時間和地點;(2)被上司突然招去接受指示時,事先要問一問溝通的內容,以便做好思想準備;(3)對上司的指示進行反饋,讓上司就重要問題進行澄清和確認。
2.向上司匯報溝通的兩個規范要求。(1)匯報的內容要與上司原來的指示、計劃和期望相對應,避免文不對題,浪費上司的時間; (2)從上司的角度來看待工作,關注上司的期望,對上司所關注的問題,應重點詳細進行匯報。
3.與上司商討問題的四個規范要求。(1)表達須簡明扼要、準確完整,并突出主題和重點;(2)針對具體的事情進行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避免針對具體的個人進行評價;(3)不要在所討論的問題中加進自己的情緒。
4.避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上司。
(二)與下屬溝通的規范要求
與下屬溝通是管理溝通的重要內容,其形式有三:下達指令、聽取匯報和商討問題。能否充分有效地進行這些溝通,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組織運行的效率。
1.下達指令的三個規范要求。下達指令是上對下溝通的一種基本形式。指令內容,下達的方式、方法不同,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下達指令也必須講究藝術。這種藝術是保證指令下達有效的基礎。(1)自己對指令有明確、全面的界定,指令的具體內涵及下達的原因、指令的具體要求、監督指令實施的人、指令完成的時間以及驗收結果的時間和地點,對指令的實施的方向性思路;(2)讓下屬充分理解指令的意義和價值,讓下屬感到所接受任務的光榮,以及他能承擔這一任務的自我價值;(3)讓下屬復述指令要求,確保下屬準確無誤地理解指令的要點和要求。
2.聽取匯報的三個規范要求。聽取下屬匯報,是管理溝通中最常見的形式,要保證其有效性,必須遵循以下規范要求:(1)要事先有時間和地點的約定,讓下屬做好充分的準備;(2)多鼓勵少插話,防止下屬揣摩到你的傾向后,根據你的傾向,有選擇地匯報,致使你不能獲得想要的信息;(3)對于下屬的匯報,要當場做出評價,該肯定的即時予以肯定,該批評的即時給以批評。
3.與下屬商討問題的三個合理建議。與下屬進行問題商討,就是增加下屬的參與度,從下屬那里獲取信息,并讓下屬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以激發其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與下屬商討問題?其規范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為商討問題的溝通做好準備,可以事先制定商討問題的計劃或提綱,防止跑題,以便提高溝通效率。(2)在商討問題的過程中,如果下屬提出與自己不同的看法,要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做出反應,尤其是要從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出下屬意見的合理性,并充分認定其合理性。(3)不要在下屬明確問題解答的思路之前做結論,防止把討論問題變成做指示,要求誘導下屬自己通過整理歸納做結論,激發下屬的信心和責任感。
四、小結
本次調查得到的職業經理人的信息表達能力、傾聽能力、控制能力方面,經理人對個人溝通能力的評估存在一個心理上的辨別差異。對于樂觀的經理人而言,其對自我的溝通能力評價較高,而對于理性的經理人而言,其對自我的感知較為客觀,對于性格內向的經理人,對自我評價較低。但由于每個人的感知差異,可能會對職業經理人溝通能力方面的測量產生一定偏差。未來驗證測量結果,筆者查得經理人溝通能力在估計中的水平,以此來驗證本次調查。
按照美國管理界大師史考特派瑞博士的理論,中國職業經理人相對于國際成熟的職業經理人來說還處于成長與發展的初級階段。根據“MAP管理才能評價”所設定的12項基礎能力考察中所設定的元素來看,經理人在部分能力上有所欠缺,在處理與“人”相關的事宜時顯得比較弱勢。其最弱的能力為“分析與組織信息”的能力,僅排在全球后1/3的位置。而最強的是“辦事”能力,平均指數為53%,處在全球前列。這表明,中國的很多經理人在專業和個人工作能力上不比國外職業經理人差,歸根結底是因為溝通能力還不夠。
參考文獻:
[1] 何培香.人際溝通心理探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5,(6):37-39.
[2] 張淑華,夏敏,蔣興宏,柳治仁.企業管理者人際溝通能力結構研究[J].心理科學,2004,(2):480-482.
[3] 董玉芳,何大偉.中國企業管理溝通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問題,2005,(3):33-35[4] 陳康敏,李斌.我國企業內部管理溝通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術論壇,2009,(7):119-122.
[5] 曾萍.論現代企業的管理溝通技巧[J].企業經濟,2008,(10):80-82.
[6] 張淑華.企業管理者溝通能力結構與測量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
[7] 李正權.論組織內部的意見溝通[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11,(3):26-30.
[8] 馮燦儀,胡穗華,盛海倫.職業經理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研究[J].商業經濟文薈,2004,(6).
[9] 蕭宏.中國職業經理人距國際化有多遠[J].中國經濟信息,2006,(18).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