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為+吳維權+郭志明
摘要:進行40億/g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600倍稀釋液防治茶園茶小綠葉蟬(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的試驗。結果表明,14 d后防效最好,達75.9%。
關鍵詞: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茶小綠葉蟬(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8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8)02-0073-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2.018
Abstract: The test of using Beauveria bassiana 600 times to prevent Empoasca pirisuga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4 days later, the control effect was best, which was up to 75.9%.
Key words: Beauveria bassiana; Empoasca pirisuga; control effect
茶小綠葉蟬(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湖北省廣大茶區茶園主要害蟲之一,湖北省年發生8~11代,大部分茶區常年發生兩個危害高峰,危害時間長,如防治方法不當或使用藥劑不合理,不僅可造成夏秋茶20%以上的損失,且容易使茶小綠葉蟬對防治藥劑產生抗藥性,導致越防治越危害嚴重,加大茶葉農藥殘留超標風險,同時殺死大量天敵,破壞茶園生態,造成環境污染,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為了減少化學農藥防治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且能有效地防治茶小綠葉蟬,特選用了一種廣譜性昆蟲病源真菌即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防治茶園茶小綠葉蟬,為大面積防治推廣提供可靠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安排在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選擇土壤肥力、茶樹品種、管理條件一致的茶園進行。
試驗藥劑:400億/g球孢白僵菌WDG(山西綠海農藥科技有限公司);對照藥劑:30%茶皂素+中藥提取液(武漢安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A.400億/g球孢白僵菌[1-3]WDG 800倍稀釋液,有效成分840 g/hm2;B.400億/g球孢白僵菌WDG 600倍稀釋液,有效成分1 125 g/hm2;C.30%茶皂素[4,5]300倍稀釋液+中藥提取液300倍稀釋液,有效成分1 000~1 500 g/hm2;D.30%茶皂素200倍稀釋液+中藥提取液300倍稀釋液,有效成分1 500 g/hm2;E.清水對照,共5個處理,每處理110 m茶行,5行4次重復(設保護行),每重復小區22 m,拍網調查10網,藥液用量675 kg/hm2,每個處理藥液量11.25 kg。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處理四周茶樹為保護行帶。
1.3 方法
2017年6日1日16:30進行噴藥試驗,此時為當地茶小綠葉蟬第一高峰始期[6-10]。用貝琪牌3WBD-16型電動噴霧器,施藥時噴霧器工作壓力為0.1~0.2 MPa,噴霧孔片為0.5~0.8 mm。在茶蓬面及兩側均勻噴霧,藥液用量675 kg/hm2,每處理藥液量11.25 kg。
噴藥前調查各試驗小區茶小綠葉蟬基數,藥后3、7、14 d分別調查殘存蟲數,每次調查于當天10:00左右,進行拍網調查,每試驗小區拍10網,分成、若蟲記載,計算各處理的防治效果。
依據GB/T 17980.58-2004標準,藥效按如下公式計算,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口數-施藥后蟲口數)/施藥前蟲口數×100%;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其中,PT0為藥劑處理區藥前蟲數;CK0為清水對照區藥前蟲數;PT1為藥劑處理區藥后蟲數;CK1為清水對照區藥后蟲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防治效果
藥后3、7、14 d的調查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400億/g球孢白僵菌WDG 600倍稀釋液藥后14 d對茶樹茶小綠葉蟬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試驗藥劑處理A、B藥后3 d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別為42.7%、52.4%;試驗藥劑處理A、B藥后7 d平均防治效果分別為44.5%、56.6%;試驗藥劑處理A、B藥后14 d平均防治效果分別為68.5%、75.9%。經方差分析和差異顯著性測驗,藥后3 d B處理的藥效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且其他3個處理間藥效差異不顯著;藥后7 d D處理的藥效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B處理和C處理的藥效差異不顯著,但都極顯著高于A處理;藥后14 d D處理的藥效極顯著高于其他3個處理,B處理和C處理的藥效差異不顯著,但都極顯著高于A處理。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供試藥劑400億/g球孢白僵菌WDG 600倍稀釋液防治茶小綠葉蟬有較好的防效,且對同期發生的其他葉部害蟲有兼治作用,且在試驗劑量范圍內對茶樹生長無不良影響。
400億/g球孢白僵菌WDG防治茶小綠葉蟬,推薦用量有效成分為1 125 g/hm2(即600倍稀釋液),在茶小綠葉蟬高峰始期進行防治效果較好。常規方法均勻噴霧,用藥時間宜在16:00后進行,用藥部位均勻噴施茶蓬兩側和茶葉正反面,并建議防治該蟲時統一集中防治,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 唐美君,袁玉偉,郭華偉.茶園科學用藥100問[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2]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茶葉綠色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3] 黃友誼.無公害茶葉安全生產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4] 錢琴菊.茶皂素在農藥上的應用研究[J].農藥,1993,32(2):15-16.
[5] 劉明炎,毛迎新,譚榮榮,等.20%查蟲清水劑防治茶園主要病蟲的藥效[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9):1778-1780.
[6] 黃安平,周清瓊,賀益娥.茶小綠葉蟬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茶葉通訊,2006,33(2):10-13.
[7] 陳宗懋,孫曉玲.茶樹主要病蟲害簡明識別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8] 胡宗強.淺談茶小綠葉蟬的綜合防治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1,21(4):63-64.
[9] 張漢鵠,譚濟才.中國茶樹害蟲及其無公害治理[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10] 王友平.種茶必讀[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