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志宏
摘 要:一個國家的污染治理是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總體相關的。在國家現有的經濟水平下,我們不可能在3年或5年內完成國家的污染治理問題,所以環保工程是一個非常長遠的事業。如何使空調機房的排污處理達到國際標準化要求,以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優化,是本文擬研究的基本課題。
關鍵詞:空調污染;環境保護;機房養護
一、認識空調污染對于自然和人類的危害
嚴格來講,大氣環境變暖與空調使用沒有直接關系,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空調所使用的冷媒會破壞大氣臭氧層。冷媒就是氟利昂,一種可以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物質,臭氧層一旦破壞就會讓有害的紫外線射向地球。根據《中國保護臭氧層國家方針》,2007年7月1日后,空調、冰箱產品所使用的常用制冷劑氟利昂將全面禁用。雖然新冷媒不含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氯原子,但是誰也不能擔保不會對自然界產生破壞,只是還沒有相關的研究結果出來。
二、注重開機與移機工作的每一個相關細節
第一,開機前的準備工作和維護保養必不可少且要嚴格??照{開機前一定要做一次全面的“診斷”,查一查空調設備有否“毛病”,根據清查結果,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做好維護清洗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幾項:一是經常檢查空調器電器插頭和插座的接觸是否良好,若發現空調器在運行時電源引出線或插頭發燙,這可能是電器接線太細或插頭、插座接觸不良,應采取措施解決。對于380v的空調或者制冷設備及除濕機應在啟動時注意是否有吊相線。在空調不能夠正常啟動時不要頻繁開關,以免燒毀別的元件;二是經常觀察空調器制冷劑管路(主要指分體空調器)的接口部位是否有制冷劑泄漏,若發現有油漬,則說明有制冷劑漏出,應及時予以處理,以免長時間泄漏而造成制冷劑量不足,影響空調器的制冷(熱)效果,甚至造成壓縮機損壞;三是經常清掃空調器面板和機殼的灰塵,一般使用干布擦拭,先擦拭,然后再用清水濕擦布擦除洗滌劑,切勿用40度以上熱水、汽油、揮發性油及腐蝕性溶劑擦拭空調器面板和機殼,也不能用硬毛刷刷洗空調器,以免損壞外殼,造成脫漆、褪色等;四是定期清洗空調器的冷凝器和蒸發器盤管;五是定期清洗空調器的空氣過濾網;六是空調器長期不用時(如空調器的季節性停機)應對空調器作全面清洗。清洗好后只開空調器的風機,運轉約2至3小時,使空調器內部干燥。
第二,若移機必須做好之前的準備工作并且注意相關步驟。通常的準備工作有以下幾項:一是至少二人以上準備作業;二是準備制冷修理工具及室內外機固定用的膨脹螺絲等材料;三是安全帶一副。在這個基礎上開始移機,移機的基本步驟如下。
首先是回收制冷劑,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移機,都必須把空調器中的制冷劑收集到室外機中去。拆機前空凋器應啟動,如果是冬季,宜先用溫熱的毛巾蓋住室內機的溫度傳感器探頭,然后控制冷狀態設定開機。也可采用室內機上的強制啟動按鈕開機,同時觀察室內、外機是否還有其他故障,避免移機后帶來麻煩。
其次是拆室內機,制冷劑回收后,可拆卸室內機。用扳手把室內機連接鎖母擰開,用準備好的密封鈉子旋好護住室內機連接接頭的絲紋,防止在搬運中碰壞接頭絲紋;再用十字起拆下控制線。同時應做標記,避免在安裝時接錯。
最后是拆室外機,拆室外機應由專業制冷維修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拆卸。擰開外機連接鎖母后,應用備好的密封鈉子旋好護往外機連接接頭的絲紋。再用扳手松開外機底腳的固定螺絲。拆卸后放下室外機時,最好用繩索吊住堵頭,最后再用塑料袋扎好,盤好以便于搬運。
三、每一個空調專業工作人員務必嚴格遵守機房管理規則
基本的機房管理規則通常具有以下幾點:一是工程設計部負責根據以上標準進行機房的空調設計、選型、購買和安裝;二是機房建議采用專用空調設備;三是商場主機房空調設備應有備份,空調設備在能量上應有一定的余量;四是機房內的中央空調風口應安裝開關裝置,正常情況下處于關閉狀態,當機房空調發生故障時可打開作為臨時備用;五是空調設備應在機房內平均分布、合理安裝,使制冷覆蓋面最大化;六是應盡量采用風冷式空調設備,空調設備的室外部分應安裝在便于維修和安全的地方,妥善處理空調室內機排水,避免機房進水;七是空調設備的管道、接頭和配管用的隔熱材料應采用難燃材料或非燃材料。
四、注意了解國際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則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召開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標志著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大會起草了一份非正式報告——《只有一個地球》,并提出了響遍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經過12天的討論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吁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后代共同努力,宣言提出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提出建議將這次大會的開幕日這一天作為“世界環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讓世界各國人民永遠紀念它。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要在每年的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6月5日選擇一個成員國舉行“世界環境日”紀念活動,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世界環境日”主題。
建設生態文明是立足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生態文明建設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崇高事業,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我們重新定位人與自然的關系,使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實現綠色轉型。而實現綠色轉型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都成為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現在發達國家使用空調已經不存在破壞臭氧層這個問題了。因為空調所使用的冷媒的化學成分已沒有氟元素,所分解的成份已不會破壞臭氣層,但仍會造成溫室效應,人類的環境保護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參考文獻:
[1]張揚.淺談環保工程的意義與地位[J].科學與環境,2016(5).
[2]葉蓮鳳.人工智能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與應用[J].東方財經論壇,2016(1).
[3]劉麗娟.試述女性在環境保護工程中的地位、作用[J].北方科技論壇文集,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