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銘
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要求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值此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我想提出一個觀點:《共產黨宣言》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活動,要把《共產黨宣言》列為必讀書目,組織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認真學習《宣言》,堅持《宣言》闡明的科學世界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不忘初心”時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16-07-02)[2018-03-01].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517655.“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不能忘記自己是從什么地方出發的,為什么要出發,要走向何方,達到什么目標。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告訴我們,1845年春,馬克思寫下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6.。1845年至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首次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唯物史觀,標志著人類新世界觀的形成,但是它當時并未出版。1847年,馬克思寫作的《哲學的貧困》,第一次發表了這一世界觀中有決定意義的論點,但這只是一個論戰性的概述。在這之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于1848年發表,它“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列寧專題文集:論馬克思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宣告了馬克思主義的公開問世。《宣言》是作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綱領發表的。《宣言》的導語中說:“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并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關于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當時,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宣言》就是這一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無產階級從自在的階級轉變成自為的階級的理論表現。它是馬克思主義問世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誕生這兩件世界歷史性大事同時發生的標志。因此,它所宣示的工人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就是與它同時誕生的共產黨的初心。
《宣言》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黨的十九大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9月主持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說:“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里長河之泉源。”*中央宣傳部,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這一重要論斷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事業之間的淵源和關系。如果說黨領導人民開創的偉大事業是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那么馬克思主義就是這棵大樹的根;如果說黨領導人民不斷奮進的歷程像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那么馬克思主義就是這條長河的源。而《宣言》,就是高高聳立在這條長河源頭的一座堅如磐石的豐碑,一座光芒四射的燈塔。當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時,中國的許多先進分子正是通過學習《宣言》而接受新的世界觀,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毛澤東在1941年回顧說,他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鄧小平也曾說過:“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ABC》。”*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我們黨的許多黨員,通過閱讀《宣言》學習馬克思主義,鑄就了自己作為共產黨人的初心。樹有根,水有源。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誕生的。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斗、艱苦探索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宣言》就是一部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代表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一部主要代表作。離開《宣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不讀懂《宣言》就不懂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概括和表述。追根溯源,這一思想的理論源頭,也是《宣言》。《宣言》闡明了無產階級的階級地位和歷史使命,闡明了無產階級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共產黨人同無產階級的關系。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而共產黨人除了代表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所以,“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由此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這就是我們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宣言》闡明了,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斗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因此,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就是要用自由人聯合體即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對立的舊社會。我們黨正是以這些基本原理為指導,確立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的遠大目標和各個歷史階段的具體目標。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前進。因此,“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不忘的初心和使命,它體現了《宣言》闡明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的緊密結合和高度統一。
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而堅持馬克思主義,就必須堅持《宣言》的基本原理。如果否定《宣言》的基本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成了一句毫無意義的空話。黨的十九大清醒地指出了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其中之一是:“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堅持還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指導地位,歷來是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焦點。這一斗爭也必然在如何對待《宣言》的問題上表現出來。有些人總是企圖否定《宣言》的基本原理。他們懾于《宣言》如同泰山、北斗般堅不可摧的地位和崇高威望,不敢直接向《宣言》發起進攻,于是避開《宣言》的耀眼光芒,從當下堅持和宣傳《宣言》的文章中尋找他們認為合適的替代物,以此為靶子群起而攻之,反對《宣言》的基本原理,制造意識形態“事件”。他們對《宣言》基本原理的否定,常常同對這些原理的歪曲聯系在一起,使意識形態斗爭呈現出復雜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說:“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他們同時指出:“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我們黨正是以這種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來對待《宣言》基本原理的。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例如,我們黨既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確立了現階段的奮斗目標和方針政策,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但是有些人卻把我們堅持和宣傳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歪曲為要否定改革、否定現階段的方針政策,要“共私營企業主的產”,把《宣言》關于“消滅私有制”的基本原理歪曲為否定“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要“把個人財產都充公”,制造混亂,蠱惑人心。黨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就必須透過思想領域爭論的復雜現象,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盡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中央宣傳部,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雖然《宣言》發表至今已有170年,但我們今天仍然生活在《宣言》所揭示的社會發展客觀規律之中。因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宣言》的基本原理這一根本問題上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