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則安
7月16日 晴
咱倆是兄弟,看,都著綠色的衣服,顏色一模一樣,是兄弟服呢!我們倆可認真呢,沒日沒夜地堅守崗位。兄弟互相配合,又各自分工。我,儲藏可以回收垃圾,他呢,儲藏其它垃圾。我們倆為了讓人們分清我們的功能,在各自的身體上醒目地寫了:“可回收垃圾”,與“其它垃圾”的字樣。
烈日當空,知了在遠處吟唱不斷重復的歌。一位叔叔從汽車上下來,眼睛看著手機,把幾塊西瓜皮扔向我。西瓜皮扔在我的頭上,又反落下來。我喊:“叔叔,走近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你扔路邊了。”雖然他不懂我的語言,但是他有道德,重新拾起西瓜皮,扔進我肚子。我兄弟喊了:“叔叔,應該扔到我肚子里。這是不可回收的其它垃圾。”可是他已經揚長而去。我們兄弟為這事議論開來:“環保意識還沒有深入人心。”
行道樹的樹葉沙沙沙地與微風說著話,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拎著一袋垃圾扔進了我的嘴巴。可是我發現,袋子里什么都有:塑料瓶,易拉罐,報紙,香蕉皮,果殼。我深情地呼喚:“奶奶,你垃圾還沒有分類呢。”奶奶不知是耳背呢,還是聽不懂我的話,慢悠悠地離去。我感嘆:垃圾為什么要分類,是為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生態余姚,美麗家園……人們為什么不理解呢?
早晨的太陽真美!一位阿姨去上班。走到我們旁邊,從手提包里拿出兩節廢電池,往兄弟的嘴巴里一塞。兄弟惡心了。我聲嘶力竭地大叫:“阿姨,廢電池不能與垃圾同放,它有毒,會污染土地與水資源。聽說,一節廢電池丟在土地里,會污染一平方米土地和水資源。所以廢電池要專門收集起來,統一交到專門回收的地方去。”可是,阿姨坐上汽車,一溜煙開走了。兄弟嘆息:“愚昧無知!科盲!”
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中學生模樣的人,他垃圾分類做得很好。每次扔垃圾,都是根據垃圾類別各自扔到我們倆肚子里的。我們兄弟倆每次都稱贊他:“好樣的。”
每天,總有一位環衛工人從我們肚子里收垃圾,我與兄弟非常尊敬他,因為他任勞任怨,對于垃圾沒有分類不埋怨,不發牢騷。總是默默地把垃圾分開,可以回收垃圾裝進他自己準備的尼龍袋里,其他垃圾裝進垃圾車,然后弓著腰拉走。
一天,兩位環衛工人在對話:“昨天,電視臺播出:鎮海有一個社區,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進行了獎勵。”我和兄弟對這個社區豎了大拇指。
為了減輕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我再次呼吁:市民朋友們,行動起來,認真進行垃圾分類。
浙江省余姚市第一實驗小學501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