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華偉 周耀文
摘 要:輸電線路“三跨”施工,為現階段輸電施工領域安全風險較高、施工難度較大的電力工程項目,本文對近年來的“三跨”施工成功案例進行總結,在安全管理方面歸納整理出“三控一管”模式,意在通過該模式的研究與改進,提高輸電線路跨越施工安全管控能力、降低安全風險,真正做到全方位管控,為被跨越物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輸電線路工程 “三跨”施工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b)-0181-02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高速路網及供電網絡的不斷完善,新建或改造的輸電線路工程由于路徑通道受限,跨越某些重要建筑物在所難免,針對這些跨越高風險、發生事故影響范圍廣等特點,國網公司2016年正式出臺文件,明確架空輸電線路跨越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輸電通道區段(簡稱:“三跨”)屬固有四級以上安全風險施工,施工前需制定有效地防控措施確保施工中不影響被跨越物的安全運行。
1 以往輸電線路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
1.1 參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輸電線路工程,架線部分施工多采用勞務分包的形式開展,施工勞務部分工作主要由勞務分包隊伍人員完成,由于勞務分包商是公開招標確定的,其派駐現場參與施工的人員更是具有很大的流動性,因此勞務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無法避免,部分人員甚至根本沒有能力勝任高風險、大規模的施工任務。
1.2 材料檢驗及領用管理滯后
材料管理方面,通常采用外觀檢查,而領用時僅憑材料到貨清單進行核對,直到具體實施時方在施工現場再行確認,若此時質量、數量或尺寸存在差異,勢必會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
1.3 大型機具養護及試驗工作流于形式
機具管理方面,機具的養護工作多為日常保養,大型機具的電路系統、油路系統及液壓系統是否存在缺陷,是日常保養根本無法完善的,另外機具進場前的試運轉也只進行了開機確認,而機具帶荷載下的運轉情況無法提前知曉,是否能滿足施工中高強度、長時間的運轉更是不得而知。
1.4 各責任單位管理流程不清晰
項目各參建方及設備管轄部門,在項目運作過程中,均能完成各自的管理職責,若需要多個部門相互協調或協同辦公時,存在管理流程不清晰的情況,雖說最終能逐漸完善,但無法滿足高風險等級施工時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2 推行“三控一管”模式,提升輸電線路“三跨”施工安全管控能力
針對以往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可通過“三控一管”模式加以完善,即:施工的人員控制、進場的材料控制、現場的施工機具控制,在工程前期準備階段提前進行甄別或篩選,并在實施過程中進行監控,杜絕因人、材、機的原因引發的安全隱患;全體參建單位共同參與全過程安全管理,制定統一的流程,明確建設管理、業主、設計、監理、被跨越設備主管單位、材料供應等各方責任節點,形成制度并逐一落實。
2.1 人員控制
(1)建立外事隊伍人員流動監控系統,對其施工水平、個人綜合素質、責任意識及安全防范意識等進行全面考核,并編制“施工人員進場考核細則”,對參與施工的人員情況記錄、歸檔、評分,在后續同類型施工中優先推薦考核評分高的外事隊伍參與工程招投標;
(2)加強全體參建人員的培訓、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力求做到全員心中有數。
2.2 材料控制
(1)材料在工程準備階段進場,對所有進場材料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的材料進行分類標識,并填寫“材料進場檢驗合格單”,專人專庫負責存放及收發;
(2)安排專人對材料的數量及各金具連接點間尺寸進行核對,確保數量的同時,在開工前進行試組裝,必要時還需安排高空人員登桿核對桿塔掛點與掛點金具間連接情況(特別是老舊線路改造,各連接部位需仔細排查)。
2.3 機具控制
(1)小型施工機具,選配數量合適的前提下,還應遵循N+1的原則;
(2)大型施工機具,早日常保養的基礎上,增加電路、油路、液壓系統的維護工作,并在帶荷載情況下做試運轉,確保施工過程中能夠正常運作;
(3)施工現場配備專業維修人員,及時對故障進行處理,降低因機具問題對施工造成的影響。
2.4 全過程安全管理
2.4.1 體系建設階段
(1)建立組織體系:根據項目特點組建業主、監理及施工項目部,抽調有經驗的安全稽查人員對“三跨”施工進行駐點稽查。
(2)建立“三跨”施工保障機制:由施工單位負責、設計部門給予技術指導、施工單位各管理專業部門人員提供技術支持,為“三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2.4.2 現場勘查階段
落實現場勘查制度:施工單位組織主要參建人員參與現場勘查,了解現場情況,并填寫現場勘查記錄,辨識安全風險,初步確定安全風險的預控措施。
2.4.3 前期策劃階段
通過現場勘查情況,對安全風險進行分級,組織專業人員開展前期策劃,編制施工所需的各項方案,并報監理部門審核。
2.4.4 報審報批階段
向被跨越物設備管轄部門提出施工許可申請,提交《施工專項方案》、《應急預案》等策劃類文件。
2.4.5 施工實施階段
(1)建設管理單位發布風險預警,明確防范要點,施工單位根據風險預警制定有針對性的預警防范措施。
(2)監理項目部每天派專業監理人員進行現場巡視或旁站監理,并對“輸變電工程安全施工作業票B”及風險控制卡中預控措施執行情況進行簽字確認。
(3)業主項目部人員到場監督,并對“輸變電工程安全施工作業票B”及風險控制卡中預控制措施執行情況進行簽字確認。
(4)需要搭設跨越架的,嚴格履行搭設、驗收程序,搭設過程中旁站監理到場監督,搭設完畢后,業主、監理、施工及搭設方需共同驗收并簽證、掛牌。
(5)放線過程中,在跨越點兩側設置專人對交叉跨越點進行全程監控,嚴格控制放線過程中交叉跨越距離,防止損傷被跨越物。
“三控一管”安全管控模式,能夠為“三跨”施工及其它普通放線跨越施工的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依據,使工程實施全過程安全有序的開展,更大程度的減少了跨越放線時間,能夠對現場安全施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印發架空輸電線路“三跨”運維管理補充規定的通知國家電網運檢,2016.
[2] 國家電網公司供電企業業務外包管理辦法.國家電網企管,2015.
[3] 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印發架空輸電線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的通知國家電網運檢,2016.
[4]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電網建設部分),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