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過去的5年,我國農村改革蹄疾步穩,農民群眾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如今,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目標是讓農民有更豐厚的收入、更體面的生活,實現全面發展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民之福祉。鄉村振興氣勢宏大,它是國家戰略,總攬整個鄉村發展;鄉村振興也很微觀,可以細致到一戶農民的具體生活。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年,如何增強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需要我們站在過去的積累之上,付出更多的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新做的米豆腐出鍋了,養了一年的年豬出欄了,跑山雞要物色買家了,紅薯迎來大豐收了……微信朋友里一位農民兄弟,他的朋友圈分外熱鬧,圖文直播、掃碼下單,生意還挺不錯。農民做微商,其實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羊圈頂上安裝攝像頭,實時直播羊的“生活”;跑山雞腳上纏著二維碼,生長過程全程追溯。以前只種土豆、紅薯、玉米“老三樣”的農民,現在不僅種起了富硒米,還養起了澳洲牛。近幾年,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電子商務的開疆拓土,在偏僻的山鄉田野也有了搭乘發展快車的可能。新農民群體越來越大。乘著新時代的曙光,農業農村,正成為新的創業藍海。
農村發展離不開產業依托,某地前些年補貼養羊,市場一動蕩,干部又改為鼓勵養豬,豬價下去了,干部又來科普種果樹……朝令夕改,老百姓早就沒了嘗試新事物的積極性。路子再多,不如路子適宜更能幫助農民致富。農業產業發展,最關鍵的是務實,最需要的是耐心。
解決農業效益不高問題,要適度規模經營、拓展農業功能、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
這兩天,河北深州市榆科鎮下博村農民王志永輕松了許多。往年的此時,他在忙小麥冬季田管。小麥耗水大,生長期又降雨少,需要打井灌溉,一般澆3次水。下博村地處華北水漏斗區,打井要上百米才能出水。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國休耕輪作面積擴大到80.4萬公頃,下博村被納入季節性休耕試點村。村民們從小麥、玉米兩茬變為只種一茬玉米,延續多年的對抗性耕作變為適應性耕作?!暗亓Τ渥懔恕⒒视玫蒙倭?,每667平方米還能領500元休耕補貼,種植的青貯玉米,檢測達標后,直接供應給附近的幾個養牛場,價格很好?!蓖踔居勒f。
試點休耕輪作和發展青貯玉米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案例。“農業的生產與生態功能不平衡,生態功能發揮不充分;農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不平衡,質量發展不充分。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農民的獲得感就落到了空處?!鞭r業部農研中心主任宋洪遠說,農業效益不高的問題仍然突出。
向適度規模經營要效益。山西省運城市中農樂果業合作社理事長楊良杰在當地擁有眾多“粉絲”。合作社通過統一服務帶動社員應用先進技術,通過代儲代銷帶動農戶抱團闖市場。眼下,他正打造一個果園APP,實現果園生產全程可追溯,統一品牌營銷。“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起點,合作社要真正‘合作’。今年,要把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與其帶動小農戶數量掛鉤,引導其與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系,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等,帶動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農業部經管司司長張紅宇說。
向拓展農業功能要效益?!白屴r業有文化說頭、景觀看頭、休閑玩頭,農民就能有更多賺頭?!鞭r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說,“油菜籽的生產效益不高,但連片盛開的油菜花加上地方特色民居形成的亮麗風景,其休閑觀光價值還是相當可觀的?!遍L期以來,農業生產更多考慮產量問題,對蘊含的生態文化價值挖掘不夠。今后要向拓展農業功能要效益,把生態文化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積極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

向一二三產業融合要效益。一顆大棗,可當鮮棗賣,也可制成棗飲、棗茶、酵素等200多個產品,增值幾倍、十幾倍。今年,國家將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加快修訂發布農產品初加工目錄,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施,支持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針對加工產能與主產區、加工與上下游脫節等突出問題,創建100個產值超5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打造一批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2018年被確定為 “農業質量年”,我國農業將加快由以量為主向以質為主轉變。今年,農業部門將制修訂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獸藥殘留標準100項、其他行業標準近200項。開展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將品牌建設與綠色食品等產品認證緊密結合,遴選推介一批叫得響的農業品牌。加大國家追溯平臺推廣應用,率先將綠色、有機、品牌農產品納入追溯管理。建立農業生產信用檔案,將新型經營主體全部納入監管名錄,用“二維碼”追溯防止品牌假冒。榕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軍說:“現代農業建大棚、買農機,投資動不動幾十萬元,靠農民自己投不現實?!焙孟⑹牵?018年,保險部門將健全完善農民風險分擔機制,實施農業大災保險試點,推動在糧食主產省開展3大糧食作物價格保險、收入保險試點。此外,金融部門將創新金融支農政策,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鄉村振興投資基金。
要富裕農民就要提高農民。農業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說,國家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2018年起,每年將培育100萬新型職業農民,制定完善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人才培訓政策措施,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示范培訓力度,引導激勵各類人才到農村大顯身手。
湖南:
53萬人爭當“新農民”
務農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職業。湖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信息庫的入庫總人數達53萬人,全部是自愿報名參加。
根據自愿申報原則,湖南省農委選擇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農村經紀人、農業專業合作組織主要成員等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對象,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信息庫。隨著合作社、種田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壯大,參加職業培訓的農民越來越多。省政府規劃,至2020年,全省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萬人。
湖南省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農民要求培訓的積極性上來了,各地要落實職業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加快工作進程,確保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迫切需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在農村創業興業。近3年,我省已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4.4萬人,其中已認定和發證的新型職業農民37862人,包括高級職業農民808人、中級職業農民2065人、初級職業農民34989人。
據湖南省農委調查,新型職業農民獲得的政策扶持逐年加大。在隆回、藍山、冷水灘等縣(區),持證的新型職業農民,絕大多數優先獲得了項目和補貼;在湘鄉、衡南等縣(市),逾八成的新型職業農民,獲得了當地農技專家結對幫扶和新技術服務。
2018年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引導更多生產要素流向農村,加快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看病、上學、住房、養老……一筆筆開銷曾讓農民增收的步履沉重。歲末年初,有關部門新政策新舉措密集出臺:讓農民早日住上放心房,中央財政提前下達2018年農村危房補助資金185億元;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相關部委出臺意見,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針對涉農資金多頭管理、交叉重復問題,多個部門探索建立統籌整合長效機制。
“農村改革40年,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改革為動力,讓農村資源要素活起來, 讓廣大農民創造性迸發出來, 讓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的力量匯聚起來?!敝醒朦h校教授曾業松說,2018 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要統籌謀劃城鄉改革,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 引導更多城市生產要素流向農村,加快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麥壟風來,改革活水源源奔涌;春種秋收,廣袤田野希望無限。河南省鄧州市孟樓鎮黨委書記李爽連日來參加了多場鄉村振興戰略的宣講。“鄉村振興,好政策接連不斷,農民可以大有作為, 農村會大有發展?!泵蠘擎偡e極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 改革, 推進承包地確權頒證。目前,全國土地確權面積占二輪家庭承包面積的84%,有12 個省份已基本完成確權工作?!?018 年是收官之年,除少數民族邊疆地區外,其他省份均應基本完成確權工作?!睆埣t宇說。涉及農民群眾福祉的另一項改革是集體產權制度改革。2018 年, 國家將繼續擴大此項改革,試點總數擴大到300 個,選擇有代表性的50個地市開展整市試點。
鄉村振興戰略為億萬農民描繪了一幅美麗鄉村的現代圖景,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氣, 讓農民世代居住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有了新希望,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不再是回憶。隨著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廣大農民的獲得感會越來越飽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