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學生求知、求參與的心理需要,符合兒童好玩、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促進認知發展的需要;更是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探索創新精神,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需要。小學數學教育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呢?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
教師的“課”要上得有趣,要能激發學生的“情緒區”,并啊喲球學生在學習中運用知識時有所發現,力求使學生親自去發現事物的本質和事物的種種關系,使他們在這種發現中感到自己有所進步,這就是產生興趣的一個最重要的源泉。鑒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這個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積極思維創造條件,時時引起學生的驚奇、興趣、疑問、新鮮、親近等情緒,使教學過程始終對學生有一種吸引力,吸引他們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規律。
二、遵循認知規律,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
教師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就必須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教學,使他們能夠參與學習,有效地學到知識,這樣學生才會吸引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參與度就會高。學生的思維發展是一個由動作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過程,根據這一認知規律,我們的教學要盡可能地運用直觀教具、學具,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引導他們在活動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動,使其從感覺表象過渡到抽象思維,同時掌握“雙基”,領悟到學習方法。
三、留有思維空間,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由于數學知識聯系緊密,學生學習新知識主要是采取同化的方式進行,在舊知識的參與下,通過積極思維,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要在知識的遷移上鋪路搭橋,在新舊知識的連結點上點撥學生思路。要盡量調動學生的眼、口、手、耳、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留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實驗、計算、推理、想象等去發現規律,學會知識。
四、營造和諧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是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當然在不民主的環境下,創造力也有表現,那僅僅是限于少數,而且不能充分發揮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開發人礦中之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只有民主和諧的環境,才能使學生的創造精神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使學生的思維最大限度的活躍起來,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五、優化練習設計,讓學生體驗參與的樂趣
學習活動最大的樂趣莫過于看到學習活動的成果。教師要努力優化練習設計,做到難度適中,體現多樣性、層次性、趣味性等特點。使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認識到所學知識的用途,體會到數學知識本身的無窮魅力,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特別是對于比較平淡的、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要善于化平淡為神奇。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和概括力。
因此,我們要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認識學生的主動參與,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才能使學生的素質不斷提高。
作者簡介
詹文利(1963.12—),男,漢族,籍貫:四川資陽;單位: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堪嘉鎮祠堂小學,數學一級教師,參加市區級普教科研資助金課題《揚長抑短大課堂育人之多元化評價體系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