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兩會”上,陳潤兒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列為2018年民生重點工作,強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強化公租房保障,將符合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公立醫院、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青年人才,以及其他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納入保障范圍”,這不僅是對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構建租購并舉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的有效落實,也是順應轉型發展大勢推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立足省情提升河南省城鎮化發展質量的必然選擇。
當前,我國和河南省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了轉型發展新階段,由過去總量供給短缺的矛盾轉化為結構供需錯配的矛盾。從需求側看,隨著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人口結構、收入層次、住房需求更加多元,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住房制度,滿足居民多層次、多元化居住需求提出了新訴求。其中,以農村轉移人口、高校畢業生為主體的大量城市新增人口和住房剛需群體,或收入水平較低,或入職不久積蓄不多,購買動輒百十萬的商品房能力有限,對租賃房甚至保障房需求大。還有一部分城市轉型發展引進和集聚的創新型人才,由于具有流動性較強的特點,也是階段性、高品質租賃住房的主要需求者。從供給側看,我國住房制度改革以來,商品住宅市場快速發展,城市原有居民家庭戶均住房已超過一套,住房短缺問題基本解決,不少居民甚至將房子作為投資品買賣炒作,這推高了房地產泡沫。與此同時,針對城市新增人口快速上升的租賃房需求供給嚴重不足,特別是公租房不僅數量少、標準低、環境差,而且現有公租房制度還限制著上述城市新居民進入。這一結構錯配矛盾在人口不斷積聚的大中城市尤為突出。
河南省城鎮化率剛越過50%,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城市不僅要吸納大量農村轉移人口,持續分享人口發展紅利,而且需要引進和集聚更多的高知高技等創新創業人才,促進城市由數量增長向質量發展轉型。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城鎮化發展階段和住房需求結構的新變化新要求,把握城市流動人群和房地產分化走勢,結合城市定位及功能升級,加快房地產供給結構調整。因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特別是作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鄭州,要在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試點基礎上,把完善公租房為主的保障房制度作為區域發展軟環境的重要方面,將住房保障覆蓋面從戶籍人口擴大到有穩定工作的城市常住人口,把大專以上學歷居住困難的青年人納入公租房保障對象,建立分層次多檔級、合理銜接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滿足城市各類人群尤其是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的住房需要,增強城市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發展的質量和競爭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