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省人民會堂隆重開幕,省長陳潤兒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河南取得的成就,并部署了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
《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有:
綜合實力方面:2017年全省生產總值達4.5萬億元;財政收入達到5238.3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突破6萬億元和4萬億元;二三產業比重達到90.4%,服務業占比提高9個百分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50%;全國重要經濟增長板塊地位更加突出。河南省經濟發展開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發展動能:制造業五大主導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近10個百分點,裝備制造、食品制造成為萬億級產業,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17.3個百分點;進出口總值5233億元,居中西部首位;國家級研發中心數量、發明專利授權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規模分別增長61.4%、149.8%、42.6%;新業態技術新模式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提升。
基礎能力: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一批國家戰略規劃和平臺獲批實施;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形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成通水;全國十大通信網絡交換樞紐地位確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能力明顯提高。產業結構是影響經濟走勢的重大因素,調整產業結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鄭洛新“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城市群等。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縱深推進和航空港綜合實驗區、河南自貿區等開放戰略平臺的功能釋放,“空中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網上絲綢之路”加快推進,共同奏響河南省開放發展的交響樂,把河南省從原有的開放腹地推向了開放的前沿,改變了河南省開放發展長期以來所處的劣勢地位,極大地拓展了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集聚發展要素、開展區域合作的發展空間和發展張力,促使河南省開放水平提升到新層次、開放發展進入新時期。
環境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優良天數明顯增多,超額完成大氣質量國家大考目標,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穩定達標,綠色發展理念和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人民生活:財政民生支出累計2.6萬億元;新增城鎮就業721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69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3萬元提高到2萬元;577.7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學前三年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社會保險實現法定人群制度全覆蓋;累計分配保障房90.2萬套,改造農村危房85.9萬戶。
《報告》繪就未來美好生活。今后五年的發展目標: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左右;現代化經濟體系初步建立;大氣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省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未來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方向,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著力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