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十九大報告為鄉村振興擘畫了新藍圖, 提出要建設山青水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涉牧民生實事關系到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農村能源革命,繼2017年首次被列為“十件重點民生實事”后,今年再次被《政府工作報告》列為讓群眾受益的民生實事,那么下一步將如何繼續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畜牧業的綠色發展,讓百姓過上環境美、田園美、村莊美、庭院美的幸福生活?本刊記者“兩會”期間專訪了省政協委員,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省畜牧局局長王承啟。
《決策探索》:作為新任政協委員,您怎樣看待這一身份,將如何履職?
王承啟:政協委員有兩方面的職責:一方面是廣集民意,廣集民智,發揚民主,不斷地掌握和了解人民群眾的呼聲和心愿,并將這種呼聲和心愿向黨和政府反映。另一方面是增加和諧,爭取將方方面面的力量團結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為中原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
做好政協委員很不容易,第一,要勇于擔當,正確履職,要敢于替老百姓說話,要向政府和各級黨委反映人民的訴求和愿望。這是做好政協委員的基本要求。
第二,要切實提高自己參政議政的本領和能力。雖然以前我也在政府部門工作,可是政協委員要求不太一樣,視角要更寬,所以還要不斷地向老委員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力爭匹配政協委員這一身份。
第三,要積極地建言獻策,積極地提案,讓人民群眾感到給政協委員反映事情就像是給家人反映事情,有人聽,有人管,有人議,有人呼吁,讓老百姓感到有話有處說,有心愿有處訴,切實履好職,擔好責。
第四,要嚴格紀律約束自己,維護政協委員的良好形象。按照政協委員的各種規范要求約束自己,切實擔當起政協委員的神圣職責和稱號。
《決策探索》:今年“兩會”您有什么樣的提案?
王承啟:今年我的提案是關于將秸草產品列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
秸稈是重要的生物質資源,用則利,棄則害。河南省是糧食生產大省,作物秸稈年產量9000萬噸左右。為禁止秸稈焚燒污染大氣,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堪其擾。利用秸稈養畜是促進秸稈資源化利用、減少焚燒污染的重要手段。
據測算,河南省6500萬噸左右可飼用秸稈全部用于優質草畜養殖,可為4000萬頭肉牛提供粗飼料;養殖場每收購1噸秸稈,可為農民增收150~250元,每收購1噸全株青貯玉米,農民可獲利300~350元。2017年秋收期間我省一些地區長期降雨,機械不能下地收貯青貯玉米,部分奶牛場、肉牛場不得不從山東、山西等地調運,每噸價格400元以上,給草畜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優質草畜的發展,將其列入“四優四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推進,出臺了促進奶牛、肉牛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充分利用我省秸稈資源,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青貯玉米等飼料作物,種植苜蓿等優質牧草,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促進優質草畜持續健康發展。養殖企業、秸草生產企業的專業化分工和區域化布局,使得跨地區長途運輸優質飼草料,成為現代草牧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秸草產品體積大,單位價值低,每1立方米全株青貯玉米只有700公斤、花生秧300公斤、苜蓿干草350公斤,長途運輸同等數量秸草的過路、過橋費成本,要比運輸其他貨物高出1倍乃至數倍,而每噸秸草的價格也不過數百元到一千多元。運輸費用過高,“豆腐盤成肉價錢”,已經成為制約秸草種植利用,進而影響優質草畜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優質草畜發展的比較優勢,內蒙、甘肅等省區已將秸草產品運輸列入了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
為此,我建議有關部門,將秸草產品,包括苜蓿、燕麥、羊草等優質牧草,花生秧等農作物秸稈,青貯玉米等優質青貯飼料,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范圍之內,降低秸草產品流通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為優質草畜發展提供保障。
《決策探索》: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后,有怎樣的感受?重點關注哪些方面的內容?
王承啟:《政府工作報告》總攬全局,體現了旗幟鮮明的政治立場、高點站位的廣闊視野、求真務實的進取精神、不忘初心的為民情懷。
作為畜牧部門,我們更加關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結合時代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對“三農”工作做出的一個新的戰略部署,為新時代我省畜牧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我們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豬禽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深入推進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銷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做優綠色鏈,積極助力鄉村振興。
《決策探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將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列為改善民生的實事,下一步將如何繼續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畜牧業的綠色發展?
王承啟:下一步,我們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以肉牛奶牛等優質草畜為重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通過調優種養結構、調長產業鏈條、調大經營規模、調強加工能力,推動河南省畜牧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之路,全面開啟新時代河南現代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調優種養結構。在空間結構上,鞏固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搬遷成果,積極引導畜牧業新增產能向自然條件好、環境容量大的區域布局,認真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試點項目,大力推進種養結合、循環利用、清潔生產。在種植結構上,實施好國家糧改飼試點項目,擴大青貯玉米種植面積,推進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調整,為優質草畜發展提供優質飼草保障。在畜禽生產結構上,加快推進優質草畜轉型升級。在產品結構上,大力發展特色畜產品,滿足中高端畜產品市場需求,推進肉制品和乳制品產業轉型升級。
調長產業鏈條。以種養業為基礎,大力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業、商貿物流服務業,推進龍頭企業前拉后伸,延伸產業鏈,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奶業新業態,大力推廣休閑觀光、文化旅游、科普宣傳、創意體驗、現制現售等特色牧場發展模式。依托互聯網等新技術,大力發展眾品集團鮮易網、神州牧易、六畜興網等一批畜牧業電子商務新產業新業態。實現種養加銷全產鏈條企業的有機融合。
調大經營規模。積極支持十大肉牛、十大奶業、十四大生豬、十二大家禽、十大肉羊畜牧產業化集群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合作經營、上市融資等方式,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打造一批產值超百億、超千億的大型集團化公司。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地方政府支持,大力培育畜牧專業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提高畜牧產業組織化程度。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通過多種途徑引進一批全國知名畜牧龍頭企業落戶河南。
調強加工能力。以重大項目為抓手,積極推進以雙匯、眾品等為代表的生豬屠宰加工企業,以伊賽、恒都等為代表的肉牛屠宰加工企業,以華英、大用等為代表的肉禽屠宰加工企業,以花花牛、科迪等為代表的乳品加工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增強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帶動河南省畜產品加工業不斷發展壯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