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墨東
摘 要:山區二級公路長大下坡路段在交通方面經常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一旦失控,便會直接引發追尾事故,嚴重時還會沖出長下坡。文章主要對山區二級公路長大下坡路段安全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山區;二級公路;長大下坡路段;防護欄;警安全示標語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5.097
0 前言
目前,對于公路長達下坡路段,我國尚未形成明確定義,相關行業標準未明確要求依標執行,但若從車輛運營特性上來分析,該路段主要是在線形設計的基礎上出現,且極易出現車輛空擋滑行及長時間制動的大坡度、長距離路段。西盟公路分局負責養護管理的S230瀾芒線(K0+00至K53+600)就屬山區二級公路,基于此,應執行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免出現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1 安全警示
正常情況下,安全警示可設置在車輛進入長大下坡路段之前經過的最后一個服務區中,并選擇顯眼的位置設置警示牌,以此引起司機人員注意,基本內容一般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告知駕駛人員前方不遠處存在長大下坡路段,需引起注意。第二,關于該路段的駕駛操作具體包括:進入之前應減速減擋慢行;更換檔位,使用低速檔行駛,禁止進入長大下坡路段后再換擋;禁止空擋滑行,借助發動機的牽引力量減緩車輛的滑行速度;進入前司機人員應檢查制動性能,并排除所有故障,慎用制動;禁止猛打方向盤,由于慣性較大,故一旦速度較快則極易發生翻車危險;要與前車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以免出現連環追尾事故;禁止疲勞駕駛,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
2 山區二級公路長大下坡路段幾何線形
(1)直線路段。如路段過長,則極易使司機產生疲勞感和厭倦感,在遭遇緊急情況時,若司機人員未能及時反應便會發生安全事故。另外,長時間保持直線行駛,司機經常會在不自覺中加速快行,在突遇彎道時便會措手不及,釀成嚴重的交通事故。
(2)平曲線和豎曲線路段。平曲線路段與交通安全具有緊密關系,若曲線半徑過小,當司機人員駛入彎道時,便會由于相對初速較高而出現交通事故。對于豎曲線而言,若其半徑過小,便會使司機人員的視野變窄,如此同樣會導致交通事故。
(3)縱坡坡度。在國外,很多研究學者都普遍認為,該路段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在坡度較大時,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也會明顯增加。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坡度大于4%時,事故率也會急劇猛增。
(4)線形組合。線形組合的協調與否與交通的安全性具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縱、平線性組合,會對人的視覺產生一定的誘導作用,如此也極易導致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基于此,一定要注重線形組合的合理設置[1]。
3 山區二級公路長大下坡路段安全措施
(1)避險車道的設置。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某山區內一條公路的緊急避讓車道,從2009年正式投入應用到2010年,一共有26輛車進入該通道,挽救45條生命。而另外一山區內公路建設的避險車道,僅一年時間就避免車禍90余起,避免經濟損失400萬元左右。結合上述,可見車道設置對于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根據以往經驗,在設置緊急避險車道的過程中,通常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完整的避險車道應由服務車道、避險車道以及避險車道引道等共同構成;進入避險車道的車輛一般都為失控車,故在設置時應確保車道的平縱線形均為直線;盡可能的減小駛出角,以此確保車輛能夠順利進入避險車道;避險車道的長度是一個重要因素,其長度越長,失控車輛停下的概率越高,正常情況下,受地形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響,當車輛因為避險車道坡度和長度不足而無法停止時,通常可在車道末端設置防撞設施。例如S230瀾芒線(K0+00至K53+600)段,就結合實際情況在K4+500、K7+800、K41+100、K47+00使用碎石堆結合防撞桶設置了避險車道。
(2)限速。設置限速標識的目的是為了引起駕駛人員的注意,從而使其意識到前方路線的危險性;通過減速慢行可防止車輛出現失控問題,同時也可為駕駛員預留足夠的反應時間,并作出相應操作;由于速度較慢,故通常可避免車輛追尾事件的發生。
(3)設置信號誘導系統。首先,應強化小半徑平曲線路段的誘導功能。在連續性下坡的后半階段中,小半徑的曲線通常也會比較集中,車輛在以較高速度向下沖時,極易出現翻車事故,為了緩解該問題,并強化視覺誘導效果,通常需結合實地情況,因地制宜的設置誘導標志。
其次,系統性標志標線。在設置標志標線的過程中,要確保前后的一致性,同時還要與其他設施共同匹配,相互協調,以此提供及時、精準的信息,確保行駛路段的安全性。在道路的下坡段,也應設置一系列標語,具體內容如“減速慢行”、“前方急彎”、“禁止空擋滑行”等等。
最后,對緊急避險車道位置的信號設施加以完善。如可在避險車道前1000m左右的距離設置引導語,以此引起駕駛人員注意。如此對于引導失控車輛順利進入避險車道具有著很關鍵的意義[2]。
(4)積極應用新材料。提升路段的抗滑性,車輛在下坡路行駛的過程中,若車速較快,在緊急剎車的過程中,一旦路面較滑,便極易出現交通事故,若能在此使用一些防滑材料,提升路面的抗滑性,則可有效緩解上述問題。近年來,我國開始從歐洲引進彩塑防滑路面,個別區域的山區公路已開始投入應用,效果顯著,制動性能良好,且具有較強的警示性,大幅度降低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
另外,還可設置減速護欄,以此實現沿線防護,目前,其已逐漸成為公路安全防護的主要措施之一。在長大下坡路段中,通常可選擇具備消能減速功能的護欄,從而為車輛行駛建立一到安全屏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山區二級公路長大下坡路段的車輛安全事故發生幾率較高,隨著近年來私家車輛的不斷增加,交通安全逐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基于上述情況,在公路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以此降低事故發生概率,為駕駛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彭敏,郭沛,趙晨.山區高速公路長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研究[J].交通標準化,2014(13):157-160.
[2]賴世桂.山區公路長大下坡路段避險車道設置的分析與評價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15(0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