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至
摘 要:電廠集控運行保證電廠運行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但就當前具體情況來看,電廠集控運行技術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就對其主要問題做出了探討分析,并基于此對其有效控制策略進行了明確,旨在更好的保障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有效運行。
關鍵詞:發電廠;集控運行;存在問題;控制策略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5.147
1 電廠集控運行的核心技術
在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過程中,電力集控運行系統在其運用期間,也隨之加大了對各種新型控制技術的運用,而其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則主要是經由DSC控制系統過來實現的。通過在電廠集控運行中運用DSC控制系統,可使其在運行和發展期間,能夠達到較好的數字化和自動化功能,同時能夠結合總體生產情況來給予相應的內部規劃[1]。
在電力生產過程中,其管控技術可以說是整個集控運行系統的核心,該項技術的發展與運用可經由計算機中央處理器來實現對整個計算機及相關互聯網技術的遠程控制,基于此來實現對電廠生產電力的自動化控制,從而更好的實現對電力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在管控技術生產期間,還能夠結合其存在的主要故障,及時安排檢修人員來對其實施維修和檢查處理。另在設備出現故障之后,管控技術還能夠及時結合其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自動控制和處理。通過對4C技術,整個電廠在進行生產期間,能夠實現相關數的有效整理和分析,以此完成良好、高效的設計規劃,以免出現安全事故隱患。
2 電廠集控運行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1 再熱氣溫系統控制
在電廠集控運行系統運行期間,再熱氣溫系統的各項操作流程將越來越復雜多樣。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各種小型電廠均采用的是溫水來實現對發電溫度的管理以及控制,這種控制方式盡管可促使溫度保持在標準化的范圍內,但其實際的運行效果并不明顯,且應用性價比也相對較低,從而致使電廠發電成本隨之增加,使得電廠經濟效益無法因此發展和提升。這就需要通過亞臨界機組的運用,向其中增加一定的減溫水,從而實現對發電煤含量的控制。還可通過對煤氣循環法和燃燒器擺動等方式來實現對氣溫的調節處理。
2.2 過熱氣溫系統控制
在電廠進行集控運行期間,過熱氣溫系統可以說是其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細調和微調兩種非常關鍵的調節方式。常規情況下,需要借助減溫水的方式來調節過熱氣溫,但在實際調節期間,因火焰高度、給水溫度、燃水比例等各方面因素做好更加準確的控制,由此就能夠為整個過熱氣溫系統進行更好的干擾[2]。與此同時,在控制過熱氣溫系統的過程中,還記憶因系統參數或者其他方面的外部因素而受到相應的影響,從而使得整個氣溫控制系統在運行期間出現問題,嚴重影響集控運行,使得電廠的發展和運行因此受到制約。
2.3 主汽壓力系統控制
在采用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過程中,主汽壓力方面還有著諸多的問題,近幾年來,在科學技術迅速提升和發展的影響下,主汽壓力方面盡管已經形成了新型的平衡公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實際情況而言,這些平衡公式卻很難實現對系統的協調控制,極不利于其管理和控制,更加無法精確的實現對具體參數數值的有效估算。為此,對主汽壓力系統的控制效果進行提升與優化處理,可促使出煤含量無法得到更好的精確。
3 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優化措施
3.1 調整運行方式,適應集控運行的發展
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較快,各類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火電廠生產過程中得到有效應用,這大幅度提高了集控系統與電廠監視系統的穩定性。監控管理工作所傳輸的監控信號更加符合集控理念,并且逐步變得更人性化、易操作化,極大地拓展了電廠運行信號在集控理念下的發展空間,在確保電廠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了人工作業量,同時減少了設備的檢修次數,在未來發展時期,標準化無人值守的電站運行模式必將在發電行業大規模推行。
目前我國的無人值守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尚且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集控運行的整體效率以及電廠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的工作效率等。當前火電廠集控運行過程中的重點問題就是提高火電廠裝機容量,目前已經獲得較大范圍提高,但是許多電廠設備目前仍在使用傳統運行模式,使得工作界面無法實現信息傳輸,實際數據分享性也較差,加上變電站實際總量在不斷擴大以及配電傳輸總規模的增加,過于傳統化的管理模式中各個弊端會不斷顯現,最終限制火電廠集控運行方式的應用。
3.2 加強集控運行系統的管理工作
在電廠集控運行系統管理期間,常規情況下應當從下面幾點來實現對技術管理的強化。一是充分認識集控運行系統過程中,中央微處理器的控制管理效果,以便能夠更好的實現對軟件和硬件設置的檢查與維修處理。二是在集控運行管理過程中,對整個系統整體性能的維護進行強化提升,以此更好的實現對集控運行系統的保障,并能夠在操作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和發展[3]。三是加強集控運行系統的保護,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通過對其進行定期的維修和檢查,來實現對故障的控制,以免熱機保護系統停止運行。為此,在整個集控運行系統工作期間,需要始終的將熱機保護系統的工作數值始終保持在安全范圍中,這就能夠更好的實現對安全事故發生概率的控制,進而確保所有的熱機保護系統均能夠更好的運行,促使集控運行技術的應用效果因此提升。
四是制造廠為了保證集控運行中機組和人身的安全,所以設置了熱機保護系統,可以在機組運行異常及故障的時及時進行停機及保護設備免受損壞。而熱機保護系統中其安全保護值及極限保護值都是制造廠與運行單位對設備設定的安全保護,所以不得擅自進行更改,臨時變動時需經過批準后才可進行。這樣一旦機組出現異常,熱機保護系統則會進行停機保護,從而避免事故的擴大,使機組和人員的安全得以保障,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所以除了在特殊性下以外,操作人員不可隨意更改甚至取消設備保護值。
3.3 對外部環境進行完善
結合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當前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首先應當從外部環境方面來加強對電廠集控運行的控制,從而使得其能夠實現有效提升和優化,由此來實現對電廠集控運行系統運行期間抗干擾能力的提升。對此,能夠在電廠集控運行系統實施期間,全面優化提升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電源續航功能,促使其使用時間因此增加。與此同時,還應當結合電子控制室外部相關操作標準以及火電控制室內部環境情況,以及相關要求來加強管理、提升、控制,促使集控運行技術因此不斷提升和更好的發展。
3.4 開發統籌管理系統
在電廠集控運行系統運行過程中,其數據越來越復雜和增加,這就需要借助系統應用來做好相應的設計和開發,通過智能化處理和分析來實現對獲取的各項數據進行處理。通過本研究發現,在使用集控運行系統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其具備可拓展性和靈活性,加快其創新力度。其中靈活性主要是指系統在運用期間,其操作應當更加的簡單明快,盡量減少其復雜性,并且在電廠持續發展中,系統功能能夠結合發展要求來持續不斷的提升,為此,隨之提出了系統的可拓展性要求。但伴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產品生產中,創新成為了產品發展非常重要的生存根本,而對系統應用進行設計也不排除。而就電廠集控運行而言,通過有效的后期發展和維護,能夠促使其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人該項要求也是系統進行開發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大前提。為此,本文結合上述要求提出了系統模塊設計,系統模塊能夠被劃分為操作票管理模塊、運行日志管理模塊以及用戶管理模塊等多種功能,這就使得其在集控運行期間,能夠對各個操作步驟做好相應的決策指導和歸納總結[4]。
與此同時,在模塊設計的基礎上,建立起數據庫,落實相關統計學數據,例如:定期對電廠的工作內容進行處理,這就需要數據庫能夠完成以下工作類型,做好相關部門、日期記錄、工作結果等相關內容,通過對這些數據實施計算與評價,即可促使該項工作的效果和效果得以明確,以及明確電廠生產的具體影響。在完成了系統設計處理之后,還需要做好相應的管理員登陸設置。就以定期電氣工作為例,管理人員可通過賬戶和密碼進入系統,選擇定期模塊來調動運行,跳轉到電氣定期工作中,系統能夠自動生成一張明細表,其中必須對電氣工作的各項內容進行明確,再通過管理人員的具體工作情況來做好相應的數據添加,促使系統應用功能越來越豐富,使其能夠更加的客觀化。
4 結論
總而言之,電廠集控運行技術能夠促使電廠發電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更好的發揮其應用價值。為此,相關人員必須根據當前電廠集控運行技術存在的相關問題做出深入的探討,明確問題的有效解決措施,以便能夠更好的實現對電廠集控運行技術運行的有效保障,確保其電廠安全事故問題和效率得到更好的預防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劍.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在運行期間的常見問題及改進措施淺談[J].中國高新區,2017(19):79.
[2]肖純.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在運行期間的常見問題及改進措施分析[J].民營科技,2016(09):267,271.
[3]魏光.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相關問題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
2016(04):142.
[4]羅俊然.淺談火電廠集控運行技術的相關問題[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3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