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不屈的中華民族獲新生,
第二年,就爆發了朝鮮戰爭。
這場戰爭對新中國的威脅特別大,
我國派出志愿軍赴朝作戰展雄風。
出兵朝鮮保家衛國,
各行各業的熱血青年踴躍參軍來報名。
有工人,有農民,有干部,有學生,
大家全都同仇敵愾一股勁,
不打敗美帝決不收兵!
這時候,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他正在工廠來做工。
看到周圍許多青年都報了名,
他也是熱血沸騰心難平。
心暗想,報效祖國的時刻已來到,
我作為主席的兒子更應該奮不顧身往前沖!
積極報名參軍決不能落到別人后邊去,
國家危難時,我可不能貪生怕死當逃兵。
他看到身邊的工友同事全都接到通知領了軍裝,
可左等右等卻沒人通知他毛岸英。
岸英他越想越納悶,
也不知,有什么原因在其中。
是不是當兵嫌我的年齡大?
是不是戰場上打仗不需要我這大學生?
是不是我這特殊的身份已暴露?
是不是有人知道我的父親是毛澤東?
毛岸英他苦苦地思苦苦地想,
這一天,他心情煩悶地回到家中。
他把心中的煩惱一五一十對父親講,
希望父親能全力支持他的行動。
他要報名去當兵,
他要參加戰爭打沖鋒,
他要到戰火中去經受考驗,
他要把自己鍛造成偉大時代的一個英雄!
毛澤東聽了兒子的這些想法,
不住地點頭露笑容,
“岸英,你這些想法都挺好,
我堅決支持你去當兵!
年輕人就要笑迎風和雨,
要搏擊長空當雄鷹!
要學習歷史上的那些民族英雄,
為保衛祖國不惜流血和犧牲。
你想當兵我說了可不算,
我得向彭大將軍給你去求情;
你想上朝鮮前線我說了更不算,
我還得給你再求情,因為彭德懷是志愿軍的總司令。
今天晚上我請彭大將軍來吃飯,
你作陪,說說你當兵的這個事情。
只要他點頭,你就能當兵,
只要他同意,你去朝鮮準能行。
吃飯時,你陪彭總好好喝幾杯,
讓他喝高興,我看這事就能成!”
不大會兒,彭總來見毛主席,
主席為他送行,飯菜擺得很豐盛。
幾杯酒下肚后,
毛主席為岸英的事特向彭總來求情。
“彭總啊,我這兒子今天回家來磨我,
讓我給他來說情,
他要跟你上前線,
他要當你手下的兵,
他要當兵,我毛澤東說了不管用,
得你這個總司令說了才能行呀!”
主席說完了這番話,
彭總他沉思了半晌沒開聲,
盡管主席說得很輕松,
可這番話彭總聽得卻很沉重。
主席的情況他了解,
主席的家事他最清。
他不光和主席都是湖南湘潭人,
更因為,幾十年并肩戰斗情意濃!
“主席,你們毛家已為中國革命失去了多個親人,
家里可不能再有人犧牲。
岸英、岸青從小吃盡了苦中苦,
岸青他,至今的病情還挺嚴重。
岸英他才華橫溢前程無量,
在他人生的路上可不能再出什么事情!
主席,前線的危險你知道,
戰場上隨時都會有流血犧牲,
槍炮子彈可不長眼,
他可不管你是彭德懷還是毛岸英,
你是司令還是士兵!”
“難道就因為他是我兒子,
難道就因為他的父親是毛澤東?
毛澤東的兒子就不能上前線,
毛澤東的兒子遇著危險就可以當逃兵!
彭總,毛澤東的兒子更要不怕死,
毛澤東的兒子更應該去打沖鋒!
共產黨人,為了革命可以犧牲一切,
共產黨的主席應該怎么做,
我想大將軍一定比我看得更清。
岸英當兵能帶動一大批年輕人,
他這個樣板當得光榮!”
主席越說越激動,
彭總聽得眼圈紅,
彭總無奈,把岸英帶到朝鮮去,
岸英也決心要在前線干一番大事情。
他決心要在戰場上得到鍛練,
他要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厚重。
決心要給父親臉上來爭光,
父親是主席自己也要當英雄。
父親是主席人民愛戴,
我毛岸英也要為祖國和人民獻出忠誠!
戰場上的殘酷難預料,
戰場上處處藏險兇,
戰場如同豺狼的口,
戰場如同殺人的機器轟隆隆。
這一天,一場重要的戰役已打響,
美軍的飛機它是狂轟濫炸來勢洶。
它們一會兒低空來偵察,
一會兒掃射又俯沖。
炸彈扔下了無其數,
有多少山頭都被炸平。
毛岸英堅守在作戰室,
他肩負重任,沒有躲進防空洞。
美國強盜投下了燃燒的汽油彈,
這惡魔,頃刻間就吞噬了毛岸英!
彭總看著岸英燒焦的尸體,
他無比悲痛,淚珠滾滾灑前胸。
“岸英啊!你為什么走得這么快,
到現在,我還仿佛在夢中,
你走了,讓我怎么和你的老父去,去交待,
從今往后,我還有什么臉面再見你的父親毛澤東!
老天爺啊,你可真是瞎了眼,
你天妒英才,這樣做就不怕我彭德懷把天捅一個大窟窿!
美國佬,我,我,我絕不會輕饒你們,
要用你們的血,來祭奠我年輕的部下優秀的兵。如果這場戰爭打不贏,
我就血灑疆場,在朝鮮永遠陪伴毛岸英!”
沒幾天,彭總把這噩耗報告給毛主席,
他是滿腹愧疚心難平。
“主席啊主席,我,我,我對不起你呀!
是我沒有保護好岸英,
我不該,在岸英面前當老好人,
我不該,對主席的求情那么順從。
我不該帶岸英上前線,
我更不該,批準岸英來當兵!
這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
欠主席的情,我是今生今世難還清!”
“彭總啊,這事怎么能怪你?
要怪只能怪,美帝國主義挑起這場罪惡的戰爭!
這筆賬要記在美國鬼子的頭上去,
這筆賬我們早晚要跟他們算清!
革命戰爭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岸英只是一位年輕的戰士很普通,
他盡了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
為國際共產主義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不能因為他是我的兒子,
就不應該去參加戰爭。
不能因為他是我的兒子,
就不應該為中朝兩國人民共同的事業去犧牲。
在這殘酷的戰爭時期,
只有讓毛澤東的兒子去犧牲!”
主席說罷一扭臉,
滾燙的淚水往外涌。
老年喪子,這是人間的大不幸,
主席他把巨大的悲痛全都埋藏在心中。
他要描繪祖國宏偉的新藍圖,
他要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長征!
看今朝,中華民族在復興,
早日實現中國夢,
祖國明天更燦爛,
我們懷念主席毛澤東!
點評:
作者是在曲藝舞臺默默耕耘了40多年的一名鐵路工人,他勤奮創作筆耕不輟,是全國鐵路系統和山西省頗有影響的“工人曲藝家”。這個作品的創作過程以及立在舞臺上的演出效果我都較為熟悉,下面談幾點真實的感受。
一、作品之“情”
愛國情:當美帝將戰火燃燒到鴨綠江邊時,面對主動請戰的長子毛岸英,毛澤東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支持他上前線,并告訴他要學習歷史上的愛國英雄,為報效祖國不惜獻出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而毛岸英在工廠工作,本可以安逸地待在后方,同樣為保衛建設祖國出力,可他仍然不惜動用自己的“特殊關系”,堅決要求上前線直面生死存亡的考驗。父子二人都展示出了崇高的愛國情懷。
戰友情:彭德懷是毛澤東的同鄉,也是與他共同經歷無數考驗的戰友,他明白毛澤東為了革命的勝利付出了多大代價——他的夫人楊開慧,妹妹毛澤建,弟弟毛澤覃、毛澤民,侄子毛楚雄先后犧牲。出于對戰友、同志的關心,彭德懷不想再讓毛澤東唯一健全的兒子擔風險,但這種關心最終仍然沒有拗過毛澤東對祖國的大愛。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犧牲后,彭總無比悲痛之余更深深自責,毛澤東則強忍喪子之痛,勸解開導彭德懷。這兩位老戰友,一位是共和國領袖,一位是志愿軍總司令,兩人互相開導,互相勸說,互相理解,互相安慰的情景,就是革命年代共產黨人互相扶持的縮影。
二、作品之“正”
當今娛樂狂潮之下,這樣的故事似乎很難“討好”某些受眾——畢竟戰火和硝煙似乎已經是很遙遠的話題了。我在與作者交談時,他也說過周圍一些朋友的顧慮,“這樣的作品能有經濟效益嗎?能有劇場效果嗎?現如今還有多少人愛聽愛看這樣的節目呢?”可作者認為,精神總要有人傳,故事總要有人講。
很難說一段小小的快板能起到多大作用,或許只能產生一些小小的影響。但不論何時,我們曲藝人都應當堅持用小小的作品傳遞不朽的精神,用小小的影響引導磅礴的正能量,這就是我們“說書唱戲勸人方”的堅持。
三、作品之改進
崇高的精神追求要精練的作品來承載,該作整體體現出了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曲藝底蘊,個別地方還有可以改進的空間。快板書的創作大多是一轍到底,要求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單句的尾字必須是仄聲字,雙句的尾字是平聲字,但作品中單雙句翹平仄的地方不少,望作者在今后的演出中不斷地加工錘煉。
快板書的經典作品,句式的變化是很豐富的,如“三字頭”“四字聯”“五字垛”的頻繁出現,使作品立在舞臺上演唱起來更流暢,更上口,更有味,更好聽,更有藝術感染力,從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更愛曲藝。望作者在今后的創作中要多吸收傳統作品的技巧手法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