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浩穎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
我國電視發展近十年以來,經歷了標清、高清以及超高清的發展,其畫質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4K超高清節目在分辨率、色域以及動態范圍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突破,為觀眾帶來更加高質量的觀看體驗。4K超高清節目制播中包含的技術水平以及技術難度也較高,因此需要相關人員重點研究。
4K技術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分為以下兩點:
第一,拍攝設備,拍攝設備是4K超高清節目制作的基礎,目前我國芯片技術得到了良好發展,超高清攝像機的數量也逐漸增多,在此過程中電影與電視技術相互融合,為觀眾帶來了更好的視覺體驗。
例如,在實際攝影的過程中使用35mm攝影機進行拍攝,超高清攝影機將更加清晰和高質量的畫面呈現在電視中,其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鏡頭具備回淺景深畫面,第二,畫幅更大,第三,具備更寬的寬容度,和更加豐富的畫面細節。第四,具備較強的色彩還原度,能夠將人物更加細膩真實地進行還原,第五,具備更高的清晰度,能夠觀察到拍攝對象的具體細節。另外,許多數碼公司針對4K技術也生產了相應的產品,例如索尼公司、Panasonic、JVC、BMD、AJA等公司,使4K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更加多元化。
第二,4K超高清節目的后期制作技術,在對4K超高清節目進行編輯的過程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以及存儲信息,因此整個處理系統的工作量大大提升。通常情況下,4K超高清節目的編輯方式主要包括兩種,第一種為源碼率編輯,第二種為代理碼率編輯。源碼率編輯能夠利用4K超高清節目的原始格式進行直接編輯,進而實現非編時間真4K,剪輯真4K等流程。而代理碼率編輯則需要將前期攝像機拍攝的內容導入系統中,對其進行內部轉碼,這種方式能夠提升代理碼率,能夠方便進行非編剪輯以及新媒體碼率的發布。
要想保證4K超高清節目的制作效果,就需要對4K超高清節目的整個制作流程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這種方式能夠為4K超高清節目制播提供良好環境。4K超高清節目的代碼信息,欄目信息以及節目信息中,都增加了相應的超高清信息項目,同時在節目代碼中還增加了色域以及GAMMA等技術參數。在制作資源預約的過程中,4K超高清節目的代碼只能利用4K超高清技術進行制作,不能預約使用高清技術制作資源。在4K超高清節目流程管理中,4K超高清節目需要經歷技術審查、內部審查、入庫任務以及4K超高清信息項等,同時加入了色域以及伽瑪曲線的設計參數。在原有技術審查任務接口的基礎上,增加了4K超高清在線接口技術,針對4K超高清節目發送相應的審計任務。
4K超高清節目中的媒體資產管理主要針對入庫功能以及備播功能,針對4K超高清成品節目進行規范,并對其中的素材進行檢索和下載。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上流程都具備相應的技術說明,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技術說明進行。
內容審查管理需要根據上游節目的生產管理群,針對4K超高清節目內容進行審查和反饋,這種方式能夠保證4K超高清節目內容的規范性。在審查過程中,采用的內容審查格式為640×360 25p 1.5Mbps。在第二階段,需要對審片碼率進行調整,同時修改4K超高清節目審查技術的相應要求。
在4K超高清節目質量檢測的過程中,檢測對象包括入庫備播節目文件,例如MXF文件封裝,壓縮編碼、視頻內容以及音頻內容等。同時還需要對轉碼平臺,以及送審內容等進行確定。以上為4K超高清節目制播的相應流程,在4K超高清節目制作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上內容對其進行審查管理,最終達到提升4K超高清節目制作質量的目的。
視頻拍攝是4K超高清節目制播中的重點內容,以上過程需要展開全面有效的分析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4K超高清節目制播質量。目前,在實際攝錄中,采用的技術為4K超高清一體及拍攝技術,該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將設備參數設置為三種,分別為線性伽瑪、數字伽瑪以及寬色域拍攝圖像等,保證能夠滿足HDR的制作要求。針對需要進行4K超高清錄制的畫面,可以采用線性伽瑪Linear,色域BT2020技術,并將記錄編碼調整到RAW12bit以上。針對只需要進行常態處理的節目,則可以使用對數伽瑪的方式,例如LOFG,HLG,PQ,S-Gamut,V-Gamut,BT2020等技術。
在質量控制的過程中,針對攝影過程中的畫面焦點,可以使用紅線、放大以及方格等方式幫助聚焦。這種方式能夠避免在實際攝影中出現焦點不實等情況,同時保證圖像拍攝的清晰程度和曝光程度,保證整個畫面的層次性和柔和性。在使用對數伽馬的過程中,主要使用HDR監視器,并在顯示屏中加載LUT,對圖像的真實色彩進行有效還原,監控過程能夠觀察到整個畫面的對比度以及層次性。
4K超高清現場制作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視頻系統,在此過程中,針對4K超高清節目的演播室,需要采用4KHDR直播的方式,錄制的格式可以選擇3840x2160/50p,或者HLG/1000nit,色域選擇BT.2020。在4K超高清節目直播的過程中,現場制作系統會將直播信號直接傳送到總控制系統中,演播室利用外來信號提供相應的HDR格式。4K超高清節目演播廳,信號錄制格式可以是3840x2160/50p,在此過程中可以根據相機的實際情況確定內部設置。現場控制系統中的超高清攝像機能夠對高清信號進行輸出,主要針對高清直播或者是高清錄制進行。信號格式可以選擇為1920x1808/50i,色域為BT.709。在直播過程中,現場控制系統中的直播信號總控制系統對信號進行傳輸和播出。
第二,4K超高清節目視頻的記錄格式,4K超高清節目中音頻服務系統可以對伽瑪HLG/PQ/LOG、色域BT.2020等視頻文件進行記錄。其中壓縮編碼以及封裝格式可以使用XAVC-I Class 300/480/MXF、10bit、碼率為500Mbps/800Mbps;或Pro Res 422/MOV、10bit、碼率為983Mbps;或DNx HR/MXF、12bit、碼率為1.475Gbps。
4K超高清節目的后期制作質量直接決定著最終節目的播出效果,因此需要對后期制作技術進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在后期制作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超高清壓縮文件制作,或者使用4KRAW格式文件套片進行制作。例如,在針對體育類節目、文藝類節目進行后期處理的過程中,可以使用4K超高清演播廳收錄的方式進行,將其虛擬合成4KPGM,選擇1920x1080的分辨率進行代理編碼。將素材導入到系統中,進行編輯制作,并對其4K超高清節目視頻進行調色和合成,最終審核修改,形成相應的成品,以上過程是普通4K超高清節目后期制作的流程。而針對后期制作要求較高的節目,例如精品紀錄片、短篇等,可以使用代理文件編輯,制作成套片,再制作和輸出。在前期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利用雙碼率對其進行記錄,將RAW文件轉換成低碼率的代理文件。在完成4K超高清視頻編輯之后,將處理完畢的成品利用XML以及AAF等方式傳輸,將數據信息展開處理,并設置相應的文件名稱,這種方式能夠保證最終文件信息處理的有效性以及穩定性,為接下來的工作提供條件。圖1為4K超高清壓縮格式文件流程。
在后期調色的過程中,需要先確定節目中的色彩空間,并根據實際要求,對節目的色彩進行調整。但是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色彩調整的準確程度,避免出現原始節目素材受損的情況。例如,電視節目色彩管理方法,通過對電視色域以及色彩空間進行處理的方式,能夠保證最終電視節目色彩呈現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為觀眾提供高質量的節目效果。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4K超高清節目色彩與節目的整體風格需要保持一致,進而給予觀眾高質量的觀看感受。

圖1 4K超高清壓縮格式文件流程
在4K超高清節目音頻制作的過程中,采用5.1環繞聲的方式播出,并對其中音頻的技術參數、節目電平響度、監聽分布情況、音頻源數據等進行管理分配,進而保證4K超高清節目音頻的制作質量。例如,在利用5.1環繞聲播出的過程中,需要攜帶相應的音頻源數據,保證其能夠采用多聲道格式輸出。錄音師在實際錄音的過程中,能夠對立體聲進行有效控制。其中音頻元數據主要由聲道配置、對白歸一、動態范圍控制以及下混參數等內容組成,能夠將其安裝在家庭終端機頂盒中,對4K超高清節目中的音頻進行解析處理。4K超高清節目中,音頻制作過程通常情況下要保證動態性,并利用控制系統對其進行編碼處理,根據音頻的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數據信息,保證二者之間的一致性。如果4K超高清節目中具備動態元數據,則視頻編碼器可以直接使用,如果節目并不具備動態元數據,則需要在視頻編碼器中加入相應的靜態元數據,進而保證整個4K超高清節目音頻的正常播放。
目前,4K超高清節目已經應用在實際電視播放中,例如,《最強大腦》的宣傳片,就是采用RED EPIC拍攝的方式,利用ADOBE PREMIERE CC進行后期剪輯,聲場R3D格式的文件,該文件能夠直接進行導入,采用代理碼流進行剪輯。在對其進行調色的過程中,利用PR生成XML,在PR中的單個慢鏡頭DPX序列進行合成和輸出,進而保證著整個節目播出的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在研究4K超高清節目制播的過程中,需要對4K超高清節目中涉及的各個流程以及各項技術進行整理分析,保證每項流程實施的有效性以及穩定性。尤其是其中的技術處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技術,進而達到保證4K超高清節目制作質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人們對電視節目的要求逐漸提升,保證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是促進我國電視制作行業良好發展的主要途徑。本文通過研究4K超高清節目制播實踐方法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大大提升4K超高清節目制作質量,為今后4K超高清節目的良好發展提供條件。